散在第4個字的詩句
散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出自·李商隱·宿駱氏亭寄
-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 出自唐·劉禹錫·競渡曲
-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 出自唐·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 -- 出自清·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 出自清·曹雪芹·詠白海棠
- 春云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 -- 出自清·納蘭性德·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
-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 出自唐·杜牧·金谷園
- 馬嘶人散后,秋風換、故園夢里。 -- 出自宋·吳文英·丁香結·夷則商秋日海棠
- 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 出自宋·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 出自·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 -- 出自·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比姺g賞析 -- 出自··
-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寒云曉散千峰雪,暖雨晴開一徑花。”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陽和不散窮途恨,宵漢常懸捧日心”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 出自··
- 本是疏散人,屢貽褊促誚。 -- 出自唐·李白·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 遠林屋散尚啼鴉。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酒闌人散月侵廊。 -- 出自宋·蘇軾·南歌子·欲執河梁手
- 一時分散水云鄉。 -- 出自宋·蘇軾·南歌子·欲執河梁手
- 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 -- 出自宋·蘇軾·行香子·綺席才終
- 誓將閑散好,不著一行書。 -- 出自宋·蘇軾·無題
- 空方丈、散花何礙。 -- 出自宋·蘇軾·殢人嬌
- 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 -- 出自宋·蘇軾·縱筆
-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大樸初散失渾沌,六鑿相攘更勝敗。 -- 出自宋·蘇軾·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 別來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鶴飛去。 -- 出自宋·蘇軾·送劉寺丞赴余姚
- 漸臺人散長弓射,初啖鰒魚人未識。 -- 出自宋·蘇軾·鰒魚行
- 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輪囷。 -- 出自宋·蘇軾·徐元用使君與其子端常邀仆與小兒過同游東山
- 酒闌人散卻關門,寂歷斜陽掛疏木。 -- 出自宋·蘇軾·攜妓樂游張山人園
- 千金已散盡,白首空四壁。 -- 出自宋·蘇軾·聞潮陽吳子野出家?或為蘇過作?
- 霓裳蕭散羽衣空,麋鹿來游猿鶴怨。 -- 出自宋·蘇軾·驪山?此詩為李廌作?
- 此身聚散何窮已,未忍悲歌學楚囚。 -- 出自宋·蘇軾·陳州與文郎逸民飲別攜手河堤上作此詩
- 那堪黃散付子度,空羨蘇杭養樂天。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黃安中兼簡林子中
- 山棚盜散人安寢,勸買耕牛發陳廩。 -- 出自宋·蘇軾·送王伯AA28守虢
- 與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攜。 -- 出自宋·蘇軾·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燈留。 -- 出自宋·蘇軾·海上道人傳以神守氣訣
- 安知聚散同魚蝦,自纏如繭居如蝸。 -- 出自宋·蘇軾·辨道歌
- 古來聚散地,與子復言分。 -- 出自宋·蘇軾·新渡寺送任仲微
- 那知聚散舂糧外,便有悲歡過隙中。 -- 出自宋·蘇軾·王鄭州挽詞(克臣)
- 彩云易散月長虧。 -- 出自宋·李清照·失調名
- 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 出自唐·杜甫·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
- 古來聚散地,宿昔長荊棘。 -- 出自唐·杜甫·別贊上人
- 俸錢時散士子盡,府庫不為驕豪虛。 -- 出自唐·杜甫·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將劉乃仆射
- 東風吹散靈雨。 -- 出自宋·辛棄疾·河瀆神·芳草綠萋萋
- 菱風香散漫,桂露光參差。 -- 出自唐·白居易·秋池二首
- --劉禹錫散漫疏還密,空濛斷復連。 -- 出自唐·白居易·秋霖即事聯句三十韻
- 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 -- 出自唐·白居易·感秋寄遠
- 行多朝散藥,睡少夜停燈。 -- 出自唐·白居易·衰病
- 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 -- 出自唐·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