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在第5個字的詩句
掌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如霞散仙掌,似燒上峨嵋。 -- 出自唐·段成式·觀山燈獻徐尚書
- 宮花一朵掌中開,緩急翻為敵國媒。 -- 出自唐·崔道融·楚懷王
- 小輿升殿掌鈞臺,不免無憀卻憶回。 -- 出自唐·孫元晏·梁·謝朏小輿
- 玉皇前殿掌書仙,一染塵心下九天。 -- 出自宋·任生·投曹文姬詩(文姬,長安中娼女,工翰墨,時
- 玉皇殿前掌書仙,一染塵心謫九天。 -- 出自宋·任生·詩一首
- 從辭鳳閣掌絲綸,便向青云領貢賓。 -- 出自唐·廣宣·賀王起(一作賀王侍郎典貢放榜)
- 先生笑撫掌,此事從古然。 -- 出自宋·李兼·奉陪攖寧侍郎游柏山寺謁梅公墓小憩行軒勉酌
- 劇談更抵掌,展席成促膝。 -- 出自·袁華·壽寧庵夜宿
- 飛燕曾為掌上舞,崔徽不及卷中真。 -- 出自元·張遜·無題
- 宇宙都歸掌握中。 -- 出自元·王吉昌·采桑子·志樞動靜勤朝暮
- 故園平似掌。 -- 出自元·劉因·玉漏遲 泛舟東溪
- 認得刀圭,掌內冥冥杳。 -- 出自元·潛真子·蘇幕遮 當時自飲刀圭,又誰信、無中養就兒
- 灰里不見掌,深林抱枯枝。 -- 出自元·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 揚瀾平一掌,中有黿鼉行。 -- 出自明·汪廣洋·壯游奉簡諸閣老
- 絲綸百尺掌握中,放蕩滄波走赴舶。 -- 出自宋·趙希逢·和釣鰲行
- 憑軾一抵掌,解紛談笑間。 -- 出自明·徐禎卿·游俠篇(以下迪功集)
- 行人皆撫掌,仰視落飛翰。 -- 出自明·徐禎卿·鷂雀行
- 露失仙人掌,春驚驛使花。 -- 出自宋·宋庠·郡齋對雪
- 論事明于掌,披圖粲若棋。 -- 出自宋·項安世·黃尚書挽詩二首
- 蘭薰玉膩掌中雛,霅凈苕深鏡里居。 -- 出自宋·項安世·用韻哭葉運干
- 地勢膽仙掌,河源識帝心。 -- 出自宋·宗澤·雨晴渡關二首
- 波上輕云掌上身,有來比肩皆塵俗。 -- 出自宋·王铚·山中梅花盛開戲作
- 吳兒咸抵掌,噲等欲差肩。 -- 出自宋·陳傅良·上閩帥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韻
- 且今司刑掌邦賦,羔羊化行無詐狙。 -- 出自宋·張镃·次韻曾侍郎
- 粉靨嬌春掌上輕,玉琴聲里見深情。 -- 出自宋·武衍·阮客
- 片石鄰空掌樣平,吳兒曾此御瑤琴。 -- 出自宋·葉茵·琴堂
- 剖陳如指掌。 -- 出自宋·劉黻·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 蕉葉露臺掌,水光天影圖。 -- 出自宋·艾性夫·日永
- 大千如在掌,安坐受供養。 -- 出自·馬一浮·晚鐘
- 中書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鴻寶。 -- 出自元·張憲·陳橋行
- 中書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鴻寶》。 -- 出自元·張憲·陳橋行
- 其葉大如掌,其陰勻若攤。 -- 出自宋·杜柬之·云安玉虛觀南軒感事二首
- 誰歟載筆掌絲綸,霧雨何傷隱豹文。 -- 出自宋·方回·次韻賓旸齋中獨坐五首
- 其先重黎掌天地,此佐尹氏征伐者。 -- 出自宋·方回·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
- 興衰頻返掌,寒燠互循環。 -- 出自宋·方回·過句容縣
- □曾甘鞅掌,由此困沉綿。 -- 出自宋·方回·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
- 顆顆圓珠掌上珍,更如玉樹皎無塵。 -- 出自宋·方回·贈管氏三昆仲羅漢保大閭官孫
- 或喜而拊掌,或駭而色變。 -- 出自宋·傅察·次七兄韻
- 憑欄試撫掌,碧甃波紋生。 -- 出自宋·韓松·游洞霄宮
- 昔人愛仙掌,歸時倒騎驢。 -- 出自宋·李處權·溪橋
- 福唐城郭掌中窺,旭日登臨到落暉。 -- 出自宋·李覯·野意亭
- 妙語勝熊掌,疎才愧鹖冠。 -- 出自宋·林亦之·瑞峰院夜語奉酬鄭簿
- 驛路新發掌面平,揚塵從此去朝京。 -- 出自宋·駱羅憲·與謬栓法同行口占分水嶺詩
- 胥濤平似掌,禹穴儼如朝。 -- 出自宋·倪思·高宗皇帝挽詞二首
- 婀娜才勝掌,參差莫夢云。 -- 出自宋·潘檉·麗春花
- 詩成因抵掌,飛起欲棲雅。 -- 出自宋·盛松坡·烏石山僧舍
- 十門綱要掌中施,機會來時自有為。 -- 出自宋·釋居靜·頌示學者
- 金剛神合掌,歸依佛法僧。 -- 出自宋·釋如珙·偈頌三十六首
- 都在南山掌握中。 -- 出自宋·釋如凈·偈頌十八首
- 伸手不見掌,趙州東院西。 -- 出自宋·釋師范·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