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在第4個字的詩句
捧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紅牙雙捧旋排行。 -- 出自宋·王安中·小重山·椽燭乘珠清漏長
- 春蔥斜捧玉壺傾,真珠紅滴濃無聲。 -- 出自宋·鄧肅·遣興
- 宮妝爭捧黃金注。 -- 出自宋·曹勛·菩薩蠻·琴堂窗戶清無暑
- 岳靈朝捧劍,飆馭夜朝真。 -- 出自宋·曹勛·贈張煉師二首
- 多情客,捧香餌,潔賓筵。 -- 出自·姚述堯2·水調歌頭·三五半圓夜
- 人言易捧檄,歸奉重親歡。 -- 出自宋·樓鑰·送淳丞上虞
- 從今去,捧觴戲彩,雙綬更相宜。 -- 出自宋·廖行之·滿庭芳·五甲科名
- 倩纖纖、捧芳醥。 -- 出自宋·楊澤民·倒犯
- 兒童自捧,皚皚調蜜盈盤。 -- 出自宋·楊澤民·紅林擒近·梅信初回暖
- 侵晨淺捧蘭湯,問堂上萱花,夜來安否。 -- 出自宋·趙文·玉燭新·梅花新霽後
- 佇當親捧握,瑚璉幸齊名。 -- 出自唐·浩虛舟·賦得琢玉成器
- 紫煙橫捧大舜廟,黃河直打中條山。 -- 出自唐·李山甫·蒲關西道中作
- 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 -- 出自唐·李咸用·訪友人不遇
- 五云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壺侍玉皇。 -- 出自唐·羅虬·比紅兒詩(并序)
- 兩川花捧御衣香,萬歲山呼輦路長。 -- 出自唐·崔道融·鑾駕東回
-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里堪驚兩鬢霜。 -- 出自唐·成彥雄·元日
- 搖心長捧日,逸翰鎮生風。 -- 出自唐·濮陽瓘·出籠鶻
- 深杯自捧。 -- 出自元·許有壬·摸魚子 登洞庭湖連天樓,和劉光遠韻
- 要簪花捧硯,常挾兩飛仙。 -- 出自元·謝應芳·八聲甘州 寄無錫錢夢弼 此下丁藏付藏鈔本,
- 青童謹捧金誥。 -- 出自元·王哲·齊天樂·做修行要知捷逕
- 萬年觴捧月氐頭,虎拜稽首揚王休。 -- 出自宋·陳元晉·上姚贛州鏞壽
- 效頻輒捧心,拙句酬佳詠。 -- 出自宋·陸文圭·和陸振之見贈韻
- 平明遠捧金烏小,薄暮高擎玉兔圓。 -- 出自宋·歐陽麟·狀元峰
- 玩月與捧月,未免弄光影。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七十六首
- 紫金蓮捧千輪足,白玉毫飛萬德身。 -- 出自宋·釋重顯·三寶贊其一·佛寶
- 胡僧懶捧西乾缽,半夜乘舟過海東。 -- 出自宋·釋子淳·頌古一○一首
- 弄珠人捧江皋佩,刻玉巖開閬苑花。 -- 出自宋·王漢之·劉阮洞
- 白頭仍捧檄,奔走只堪憐。 -- 出自宋·喻良能·題雪峰寺
- 醒來忽捧堯天詔,憶在臺南第幾家。 -- 出自明·儲巏·答夏郡博
- 天王親捧瑤函拜,五色龍光生袞袍。 -- 出自明·李蓘·嘉靖宮詞八首
- 金符宵捧肅公卿,玉輦晨移望帝京。 -- 出自明·陸之裘·辛巳志喜二首
- 蒼龍愿捧軒轅馭,昆侖更接崆峒路。 -- 出自明·歐大任·燕京篇
- 大官入捧絲綸旨,女史來收館閣評。 -- 出自明·王養端·都臺紀事四首
- 叨榮乍捧銀為葉,摛藻虛慚筆有花。 -- 出自明·于慎行·戊寅正月上出內府畫冊命講官六人各題四幅分
- 詔書行捧縷金箋,樂府應歌相府蓮。 -- 出自宋·蘇軾·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于北山下作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