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在第1個(gè)字的詩句
捉在第一個(gè)字的詩句
- 捉衿見肘貧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 -- 出自宋·陸游·衰疾
- 捉魚淺水中,投置最深處。 -- 出自宋·王安石·放魚
- 捉手共笑語,顧瞻中河舟。 -- 出自宋·王安石·送張拱微出都
- 捉著根源盡掃除,周郎神毉天下無。 -- 出自宋·楊萬里·丙寅人日送藥者周叔亮歸吉水縣
- 捉捕復(fù)捉捕,莫捉狐與兔。 -- 出自唐·元稹·捉捕歌
- 捉住風(fēng)輪,跨神熬、遍超 -- 出自宋·無名氏·望梅花·死生于身最大
- 捉住玉山赤鳳,神舟同泛,激浪漂浮。 -- 出自宋·無名氏·玉胡蝶
- 捉鞍舉雙足,閉目忘窮途。 -- 出自宋·梅堯臣·詠王右丞所畫阮步兵醉圖
- 捉馳有有職,勿使心悲涼。 -- 出自宋·梅堯臣·擬陶體三首其三目釋
- 捉來離位制陰精,配合調(diào)和有時(shí)節(jié)。 -- 出自宋·張伯端·贈(zèng)白龍洞劉道人歌
- 捉麈談方熟,持螯酒屢斟。 -- 出自宋·宋祁·答張學(xué)士西湖即席
- 捉塵知君非興淺,枉教華劇計(jì)籌催。 -- 出自宋·宋祁·監(jiān)中會(huì)兩禁諸公飲餞吳舍人梁正言富修撰葉龍
- 捉麈躬千圣,銜杯慕八仙。 -- 出自宋·韓維·和公美以諸家會(huì)集所賦詩
- 捉住天魂地魄,不與龍騰虎躍,滿鼎汞花乾。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diào)歌頭·要做神仙去
- 捉住虎龍精,自然日月。 -- 出自宋·葛長庚·珍珠簾/真珠簾
- 捉住飛烏,牢擒走兔。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捉住飛烏
- 捉住這般妙趣,便澄心遣欲,絕乎視聽。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看清靜經(jīng),因作是詞,贈(zèng)徐司判
- 捉住馬猿,易調(diào)龍虎。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贈(zèng)老程先生
- 捉住金烏三足。 -- 出自元·馬鈺·無夢令 京兆譚急腳索
- 捉住杳冥昏默處,能餐能飲更能攜。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贈(zèng)甘張二先生
- 捉住風(fēng)飚,玲瓏輝煥,默默烹金液。 -- 出自元·譚處端·酹江月
-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 出自明·宋濂·次黃侍講贈(zèng)陳性初詩韻
- 捉月仙人不到處,騎鵠凌風(fēng)高著步。 -- 出自宋·洪咨夔·三疊泉
- 捉衣?lián)砑缱钠⒑畱l慄。 -- 出自宋·鄭獬·大寒呈張?zhí)?/a>
- 捉塵坐清樾,扶藜經(jīng)短橋。 -- 出自宋·吳則禮·窺園
- 捉筆把杯吾技癢,可堪袖手過花時(shí)。 -- 出自宋·陳造·再次寄肯堂韻五首
- 捉筆一揮成,神全威不露。 -- 出自宋·樓鑰·題家藏二畫·二虎
- 捉得金晶,暗地添歡喜。 -- 出自宋·宋先生·蘇幕遮·氣隨神
- 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 -- 出自宋·戴復(fù)古妻·祝英臺(tái)近·惜多才
- 捉弄衿憂見肘,補(bǔ)肉忍剜心。 -- 出自宋·魏了翁·和李參政正旦聞邊報(bào)
-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東畔月華西。 -- 出自唐·呂巖·絕句
- 捉得金精牢閉錮,煉甲庚,要生龍虎。 -- 出自唐·呂巖·步蟾宮·坎離乾兌逢子午
- 捉麈縱談無好客,卷書獨(dú)坐有清愁。 -- 出自宋·王炎·歲莫官舍書懷二首
- 捉得清虛這回決。 -- 出自元·王哲·川撥棹·五更里
- 捉住玉山赤鳳,神舟同泛,激浪漂浮。 -- 出自元·王哲·玉蝴蝶·捉住玉山赤鳳
- 捉住風(fēng)飚影。 -- 出自元·王哲·虞美人 戰(zhàn)公索修行
- 捉得山中獨(dú)腳鬼,變作人間有尾丁。 -- 出自元·劉敏中·破陣子 梓慶齊戒入山林,見成鋸乃加削焉,
- 捉將來,封土釜。 -- 出自元·李道純·滿江紅 贈(zèng)虛庵
- 捉住這真空,猛悟。 -- 出自元·范真人·步步嬌·住在古窯墓
- 捉月浪傳何所據(jù),欲將遺恨比湘娥。 -- 出自宋·趙希逢·和采石
- 捉將官里兵良苦,放入山間枕乍安。 -- 出自宋·項(xiàng)安世·贈(zèng)韓術(shù)士
- 捉象變?nèi)淞Γ?span id="a1asy49" class="hong">捉兔亦全其力。 -- 出自宋·釋道璨·偈頌十八首
- 捉月江頭路,吟鞍幾醉歸。 -- 出自宋·方回·送太平州張府判鈔庫官還任
- 捉麈授生徒,秉鉞行軍師。 -- 出自宋·方回·為陸元德題擅謙齋
- 捉筆析所問,移時(shí)數(shù)千字。 -- 出自宋·李覯·寄祖祕丞
- 捉影或墜不可援,幻癡益多吾凜然。 -- 出自宋·馬俌·水月亭
- 捉鼻固未免,安能混真守。 -- 出自宋·潘興嗣·過濂溪
- 捉得玉麒麟,咬斷雖人手。 -- 出自宋·釋道昌·頌古五十七首
- 捉賊分明要見贜,十身調(diào)御下禪床。 -- 出自宋·釋慧勤·頌古七首·十身調(diào)御
- 捉得也,捉得也,在什么處?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偈頌一百零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