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在第9個字的詩句
振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西南有重屯,百萬方振臂。 -- 出自宋·李石·憂旱
- 側耳無弦音,策策風振葉。 -- 出自宋·李流謙·彥博見和暑中之作殊有新功復用韻謝
- 官擁與民繇,豐儉煩振糴。 -- 出自宋·樓鑰·送鄭惠叔司封江西提舉
- 君今綽有前風烈,愿振家聲稔舊聞。 -- 出自宋·廖行之·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 嘉名雅合泗濱浮,玉振金聲第一流。 -- 出自宋·趙善括·題長沙倅廳磬沼
- 今世無茲轍,夫君欲振裾。 -- 出自宋·趙蕃·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 看功勛繡袞,家聲再振,數千齡壽。 -- 出自宋·高觀國·水龍吟·夜來曾跨青虬
- 國疑誰為嗣,公子爭振振。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韻李參政見寄三首
- 善類無依兮,若空乎振鷺之行。 -- 出自宋·王邁·春月白鶴吟寄魏鶴山
- 片□□□□□□,□振□□□下流。 -- 出自宋·張榘·鷓鴣天·飽挹臺城白露秋
- 斯人德無瑕,有子道振玉。 -- 出自宋·趙汝騰·徐朝奉誥命下走介賁納徑坂賦成
- 長以文鳴道,聲金而振玉。 -- 出自宋·趙孟堅·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早來留得氣清明,吏振軍書課日程。 -- 出自宋·王同祖·夏日金陵制幕即事
- 歌闌牛角天還曉,鐸振鱣堂道又春。 -- 出自宋·王奕·和疊山到山陽郡學四詩
- 與君共茲圖,濯濯如振鷺。 -- 出自宋·蒲壽宬·題瀑布圖后
- 上有千歲鶴,羽儀何振振。 -- 出自宋·蒲壽宬·投后村先生劉尚書
- 直節豸獻角,低枝鸞振羽。 -- 出自宋·仇遠·題趙希賢所藏墨竹
- 流水初銷凍,潛魚欲振鱗。 -- 出自唐·冷朝陽·立春
- 盛唐圣主解青萍,欲振新封濟順名。 -- 出自唐·王鐸·謁梓潼張惡子廟
- 對欹雪頂思尋水,更振霜翎恐染塵。 -- 出自唐·許棠·親仁里雙鷺
- 今為北朝客,通籍齊振纓。 -- 出自唐·徐鉉·送容州程員外端州吳員外
- 六輔昔推名,二江今振響。 -- 出自唐·陳政·贈竇蔡二記室入蜀
- 藥妙初痊病,詩高舊振名。 -- 出自宋·趙湘·送李先輩罷官之四明
- 辟土雖未遠,規模亦振振。 -- 出自唐·吳筠·建業懷古
- 金臺早集荊山鳳,聲振一庭?鷺。 -- 出自元·程文海·摸魚兒 次韻謝張古愚(原作謝張思古據景元
- 望久人收釣,吟馀鶴振翎。 -- 出自宋·釋惠崇·訪楊云卿淮上別墅
- 一聲橫玉靜穿云,響振疏林葉空委。 -- 出自宋·程俱·夜半聞橫管
- 今朝親見梅花樹,重振家聲得此秋。 -- 出自宋·張镃·漁父詞
- 胸蟠經綸業,與氣共振拔。 -- 出自宋·張镃·吳疾愈約客游湖上園
- 已冒垂堂戒,崗頭一振衣。 -- 出自明·方大治·百丈潭
- 逆旅頻爭度,郊原一振衣。 -- 出自宋·董天吉·主簿年家丈游敬亭
- 猾吏虎插翼,疲民葉振槁。 -- 出自宋·郭印·送張安國赴天彭司錄
- 自從寂絕牛頭夢,力振家聲合在茲。 -- 出自宋·蔣堂·過葛墟讀蔣冽大宗碑
- 明年八翮乘風起,一振鵬程九萬開。 -- 出自宋·李復·用周作韻送范忱舉歸
- 士恥無名字,吾兒早振聲。 -- 出自宋·李良臣·句
- 直東接溟海,云霧時振翮。 -- 出自宋·林憲·臺州郡治十二詩太守尤延之命賦·樂山堂
- 無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天臺道人何苦汲汲圖象寄涪翁。 -- 出自宋·劉倓·次韻胡少瀹題梁王山蟠松詩
- 魚龍頭角崢嶸,露柱振腮擺尾。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五峰翠挼藍,雙澗聲振錫。 -- 出自宋·釋慧遠·國清振錫橋
- 秦時何必驅山鐸,大振金鈴總脫空。 -- 出自宋·釋印肅·洪鐘歌
- 舊交不識初相見,曾振滄溟奪夜光。 -- 出自宋·釋重顯·送僧
- 周行獨立如便休,誰振宏綱照千古。 -- 出自宋·釋重顯·送勝因長老
- 解拈天下任橫行,高振風規有何極。 -- 出自宋·釋重顯·兔角拄杖
- 當時盛文物,在廷充振鷺。 -- 出自宋·蘇頌·送鄭無忌南歸
- 客曰異哉斯事兮,誠振古之怪奇。 -- 出自宋·孫因·越問·竹箭
- 猿鶴應催我,塵埃好振衣。 -- 出自宋·孫應時·和仲氏除夕書懷
- 捐廩雖蒙澤,安貧亦振網。 -- 出自宋·唐士恥·送許寺丞五十韻
- 長笑排翠謁,圍棋驚振鷺。 -- 出自宋·趙善堅·化成巖
- 回風過林莽,草木皆振蕩。 -- 出自元·周砥·登西岡望龍池諸峰贈馬二山人
- 圍侔月暈全無隙,捷振天威大有聲。 -- 出自元·丁鶴年·過安慶追悼余文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