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在第6個字的詩句
拔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投竿鰲堪釣,拔劍鯨可膾。 -- 出自宋·劉克莊·答廬陵彭士先
- 狂飆動地起,拔木乃非一。 -- 出自唐·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 茂挺獨先覺,拔身渡京虹。 -- 出自宋·李華·寄趙七侍御
- 發忿騎奴席,拔刀徒自分。 -- 出自元·楊維楨·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
- 先皇賜名名拔突,部下材官爭蹶張。 -- 出自元·楊維楨·小萬戶射虎行
- 發忿騎奴席,拔刃徒自分。 -- 出自元·楊維楨·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
- 二十五家齊拔宅,人間已寫上升名。 -- 出自唐·王貞白·御試后進詩
- 巉巖一鼓氣,拔利五兵威。 -- 出自唐·徐九皋·戰城南
- 何人仕帝庭,拔殺指佞草。 -- 出自唐·古之奇·秦人謠
- 材力如君當拔擢,敢辭幕府獨淹留。 -- 出自宋·強至·送公度赴詔歸闕
- 馳山一騎落,拔幟萬人觀。 -- 出自宋·吳則禮·曉角
- 既雨復苦風,拔樹敗墻圍。 -- 出自宋·韓淲·八月初七日終夜大雷震雨如傾注風敗吾藩籬拔
- 壯士恥隱忍,拔劍刺潰癰。 -- 出自宋·李廌·寄楊十三虞卿
- 初聞百梁村,拔自天池井。 -- 出自宋·李廌·神松嶺即岳神為珪禪師一夕自北嶺移者
- 聞之旌陽令,拔宅脫凡世。 -- 出自宋·張繼先·湯明權挈家入道
- 肘膝伏泥涂,拔莠連茹取。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嬰城因率爾,拔劍意茫然。 -- 出自宋·曹勛·投連泉州顯學五十韻
- 澄清鴛鷺行,拔尤鋤猥茸。 -- 出自宋·仲并·送大理金少卿赴闕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為韻兼
- 緬彼古之人,拔去體法中,親喪至嘔血,悲涕固無從。 -- 出自宋·姜特立·余方悼亡適山圃牡丹芍藥盛開賦長句
- 關右放賈眼拔鏃,表留卒使癰潰肉。 -- 出自宋·樓鑰·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 父兒呼喚手拔齊,千把萬把根連泥。 -- 出自宋·劉學箕·插秧歌
- 壯士有懷時拔劍,仁人無策弛張弓。 -- 出自宋·程公許·連日得關表捷報聞敵騎無復留境上者志喜成詩
- 長揖群玉府,拔足逃阱機。 -- 出自宋·王柏·高風行懷本齋
- 狼藉徹旬雨,拔地殊飄忽。 -- 出自宋·董嗣杲·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驟發越十日漕司
- 于諸作者間,拔戟成一隊。 -- 出自唐·皇甫湜·題浯溪石
- 闔棺寧再起,拔宅謾虛傳。 -- 出自宋·王炎·病起
- 見說仙家能拔宅,何妨乘此上天津。 -- 出自宋·王炎·和壁間謝艮齋留題
- 畢使海涯能拔宅,三秦二十四畿寰。 -- 出自唐·黃滔·寄同年崔學士
- 益信用賢由拔擢,穰苴不是將家生。 -- 出自唐·周曇·六朝門前涼張軌
- 如龐許,全家拔宅,永永信瀛洲。 -- 出自元·劉處玄·滿庭芳 許真君全家拔宅升天,龐居士全家坐
- 七祖先亡,救拔升云步。 -- 出自元·王處一·行香子 贈蓬萊李一翁
- 嵯峨崇明塔,拔地一千丈。 -- 出自明·張以寧·游句容同林景和縣尹子尚規登僧伽塔賦
- 擬欲和根都拔取,有辭還恐到嚴宸。 -- 出自宋·趙希逢·和雙桂堂
- 擢科魁眾士,拔萃喜超群。 -- 出自宋·宋真宗·賜詹骙
- 安得異人起,拔劍斬妖氛。 -- 出自近代·羅學瓚·詠懷
- 龍音萬丈長,拔出重淵底。 -- 出自宋·石介·贈張績禹功
- 荊潭蜀吳,如拔腐草。 -- 出自宋·石介·宋頌九首·皇祖
- 御愛數峰非拔秀,當時駐蹕欲忘還。 -- 出自宋·石介·過飛仙嶺
- 中有一人亦拔劍,是楚是漢舞婆娑。 -- 出自宋·方鳳·鴻門宴同皋羽作
- 劃為雙門關,拔作兩城障。 -- 出自宋·孔武仲·三峽橋
- 氣壓關河力拔山,絕人武勇更無前。 -- 出自宋·陳淳·西楚霸王廟二絕
- 子羽勇無敵,拔劍起戎行。 -- 出自宋·董天吉·項王廟
- 晨行越高嶺,拔地見峭石。 -- 出自宋·杜范·天柱峰
- 門前鐵騎怒拔屋,枕上猛虎飛吼天。 -- 出自宋·方逢辰·南康遇雪
- 儒冠不能辟,拔白立赤幟。 -- 出自宋·方回·題柯德陽埽塵齋
- 朝廷重薦延,拔茅馀空勝。 -- 出自宋·傅察·廉夫有會當歸去來之句復次韻
- 巾山何亭亭,拔地蹲中城。 -- 出自宋·高斯得·游巾山得晴字
- 然臍機陷巧,拔眼計謀陰。 -- 出自宋·高斯得·存齋牟端明挽詩
- 玉柱擎天高拔地,翠蛟擁日冷涵秋。 -- 出自宋·黃敏德·太滌洞留題
- 翹翹蕭與李,拔萃而多文。 -- 出自宋·李處權·十月十日陪張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