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在第11個字的詩句
拔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 出自唐·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楊墨斥已殫,釋老猶縱橫,拔本塞其源,力盡志未平。 -- 出自宋·陸游·書感
- 上天豈憐之,寸步使屢蹶,拔其利欲根,還之山水窟。 -- 出自宋·陸游·有客
- 馬鞍掛狐兔,燔炙百步香,拔劍切大肉,哆然如餓狼。 -- 出自宋·陸游·鵝湖夜坐書懷
- ②臥聞漁浦口,橈聲暗相拔。 -- 出自唐·孟浩然·早發漁浦潭①
- 銀屏宛轉復宛轉,意根難拔如薤本。 -- 出自宋·黃庭堅·戲答陳元輿
- 積凍慢封寒溜細,暮云高拔遠峰尖。 -- 出自唐·韋莊·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
- 復能濡墨作石塊,天然峭拔古且怪。 -- 出自宋·白玉蟾·贈趙太虛畫竹石
- 老奴行遲報我晚,怒氣欲拔庭中槐。 -- 出自宋·梅堯臣·呂山人同荊供奉見過
- 好木留存竟見實,惡草鋤拔無容茨。 -- 出自宋·王令·題滿氏申申亭
-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 出自明·宋濂·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 山豗谷洶豺虎嗥,萬木盡拔乘波濤。 -- 出自明·李東陽·風雨嘆(吳江舟中作)
- 善身背生色,濟世腓無{拔左換月}。 -- 出自宋·陳普·壽龍津余此溪
- 云竅旁通吞日月,煙蘿倒拔掛虹蜺。 -- 出自宋·曾豐·題貴州南山巖
- 中置金城外玉池,池荷挺拔效芳菲。 -- 出自宋·曾豐·德慶府城繞以荷池葉楙花繁時環望之紅綠無間
- 小斷于獨大叫閽,一呼痛拔百蠹根。 -- 出自宋·曾豐·送廣西經略應寺丞被命改除歸朝奏對
- 騰身已往化為龍,未化先拔濟物功。 -- 出自宋·曾豐·道邊竹
- 賓屨今滿河陽門,意其所拔石若溫。 -- 出自宋·曾豐·送馬少卿自廣東漕易江西憲
- 皦日方中寧有蔽,佞山一拔了無難。 -- 出自宋·劉克莊·耄志十首
- 莫厭春泥沒膝深,公卿皆拔自詞林。 -- 出自宋·劉克莊·答赴補同人
- 西岳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 出自唐·歐陽炯·貫休應夢羅漢畫歌(一作禪月大師歌)
- 長鑱斸掘動云壤,婉婉盡拔生龍須。 -- 出自宋·劉子翚·鵝峰居士以地黃遺病翁因為作引
- 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須眉峰。 -- 出自元·楊維楨·簫杖歌
- 少年匹馬隨噪呼,從渠生拔白額須。 -- 出自元·楊維楨·射羆行
- 君不見當年項王之力能拔山,驅除天下猶轉圜。 -- 出自宋·曹勛·前有一樽酒
- 萬生紛綸墮迷綱,誰能自拔起情想。 -- 出自宋·胡寅·示高臺足庵紹印
- 陰磴仍遺前臘雪,陽崖競拔千年樹。 -- 出自宋·高似孫·萬年山
- 早晚青山便埋地,一抔從拔六塵根。 -- 出自近代·陳三立·曉起寓興用前韻
- 有時清風明月對景,霹靂拔卻大樹不回頭。 -- 出自宋·黃庶·送劉孟卿游天臺雁蕩二山
- 渺小墻陰數尺栽,兒童欲拔幾徘徊。 -- 出自宋·孔武仲·曹家巷稅居三詠·小椿
- 白日叫虎豹,腥風啼狗犴,拔劍四顧使我摧心肝。 -- 出自元·張憲·行路難·行路難
- 人杰須知本地靈,鵝峰挺拔湛溪清。 -- 出自宋·陳文蔚·賀趙及卿黃定甫主賓聯名登第
- 人道西南三數峰,雖云峭拔欠雍容。 -- 出自宋·方蒙仲·采芹亭
- 莫君江南佳公子,才華秀拔春蘭馥。 -- 出自宋·郭印·送莫少虛赴省試
- 群稚猶埋糞壤中,挺然劍拔參天起。 -- 出自宋·錢時·杰侄所居之前舊無竹二月中忽出筀筍一根特立
- 杈下要分生死路,霍山直拔透重關。 -- 出自宋·釋梵思·頌古九首
- 文殊眼裹抽筋,金剛腦后拔楔。 -- 出自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
- 畢竟如何,月中丹桂和根拔,水底泥牛驀角牽。 -- 出自宋·釋了演·偈頌十一首
- 舒光辨賢哲,問答利生心,拔卻眼中楔。 -- 出自宋·釋善昭·第二訣
- 攪草耆婆也大癡,胡言亂拔莖莖是。 -- 出自宋·釋印肅·頌十玄談·演教
- 風煙清遠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近歲顓門不讀書,右文搜拔廣該儒。 -- 出自宋·蘇籀·試闈即事三絕
- 馳名逐勢死不畏,赤手生拔鯨魚牙。 -- 出自元·郭翼·行路難(七首)
- 嗚呼七歌兮歌且住,春來拔劍還山去。 -- 出自明·豐坊·余羈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懷伏枕增
- 剛風吹地九土裂,仙李根拔孫枝折。 -- 出自明·林弼·題錢氏鐵券卷
- 杞子方通北門管,漢家已拔趙軍旗。 -- 出自明·劉三吾·追挽海清臣全子仁兩尚書
- 彭城沛邑漢帝宮,山川峭拔風土雄。 -- 出自明·屠隆·沛縣登歌風臺吊漢高祖
- 金華之永康有山曰云巖,拔起天半。 -- 出自明·徐尊生·佩刀行(并序)
-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 出自唐·李商隱·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