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抱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飽雪筠林野之姿,癯猶高節;抱松石歲寒之骨,老更蒼棱。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花落花開獨望時,記取白云抱幽石。 -- 出自宋·釋重顯·送僧之石梁
- 四郭青山連市合,一江寒水抱城斜。 -- 出自宋·舒坦·寄臺州使君五首
- 四顧風煙入懷裹,一灣溪水抱沙汀。 -- 出自宋·司馬伋·點易亭
- 新蟬咽咽如人意,學我年來抱膝吟。 -- 出自宋·宋伯仁·倦吟
- 臺評公雅銛鋒鍔,杖齒袁遺抱筆觚。 -- 出自宋·蘇籀·祝舜俞少卿示曩歲葺蒙園陪游風什一編不度枵
- 平日舊游今復到,蒼崖邃谷抱長松。 -- 出自宋·王化基·送僧歸護國寺
- 春風一卷出山去,萬里青秧抱馬閑。 -- 出自宋·王阮·瀑布二首
- 下馬杉松石徑幽,暗泉一帶抱山流。 -- 出自宋·王阮·宿祖印寺一首
- 固知不爭論奇字,惡客可須抱酒歸。 -- 出自宋·王洋·近陋室以斗升釀家婦謂予未飲不以見告昨夜偷
- 想見山中明月夜,有人長嘯抱昆侖。 -- 出自宋·吳昌裔·九吟詩·天柱
- 我聞蒙山之巔多秀嶺,煙巖抱合五峰頂。 -- 出自宋·吳中復·謝惠茶
- 如許清虛塵世隔,明朝再約抱琴來。 -- 出自宋·楊公遠·張道士山房次程南仲韻
- 不向根基上乘尋,個個急后抱佛腳。 -- 出自宋·元在庵主·石堂歌
- 當年老檜肆欺謾,忠武哀哉抱寸丹。 -- 出自宋·袁甫·岳忠弄祠三首
- 翠雨連云流玉洞,丹霞護日抱瑤臺。 -- 出自宋·張翠屏·憶秦人洞
- 或沿草徑逐群去,或傍茅檐抱犢眠。 -- 出自宋·趙汝績·陳老畫牛
- 靈泉透海流香細,雪液澄虛抱影圓。 -- 出自宋·趙澤祖·甘泉洞
- 文辭未便改秦館,敲樸徒能抱御衣。 -- 出自宋·周銓·答曾進士
- 燕山昭代玉輿臨,處處園林抱碧岑。 -- 出自明·蔡汝楠·癸亥暮秋遣祀山陵恭覽七陵御寢二首
- 書生卜館面西山,十里青溪抱東戶。 -- 出自明·蔡羽·花村草堂為李子原承歌
- 門徑斜斜一半荒,鐘山終日抱茅堂。 -- 出自明·蔡羽·新春旅懷報東橋中丞
- 清光盡貯軒庭內,獨榻拋書抱石眠。 -- 出自明·陳衎·題邵大行薰亭
- 鶯捎飛蝶穿花去,水學驚蛇抱石流。 -- 出自明·陳完·和徐德彰春日雜詠(八首)
- 前推后挽賴炤師,擐肘牽裾抱腰襋。 -- 出自明·程嘉燧·題畫雪景送炤師歸黃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師
- 相逢園客忘機事,轉洽年來抱甕情。 -- 出自明·多炡·同劉問之啟明弟郁儀元長德操渫之侄轂兩兒伯
- 海門日出上無閭,疑是驪龍抱夜珠。 -- 出自明·谷繼宗·同楊都督登醫無閭
- 有鶴日閑眠古石,無人時到抱清琴。 -- 出自明·胡宗仁·春晚喜晴
- 十畮芳園傍水涯,藥闌莎徑抱山斜。 -- 出自明·居節·姚山人攜酒同過陸園看梅花
- 望鄉今日幸歸來,憂國何年抱始開。 -- 出自明·李士允·聞雁篇
- 九疊晴巒好掩扉,泉聲處處抱斜暉。 -- 出自明·廖孔說·懷匡廬二首
- 幕下太官供玉饌,邊頭羸卒抱霜戈。 -- 出自明·彭年·庚戌秋書事八首
- 仕路無媒雪鬢寒,枝頭黃菊抱香干。 -- 出自明·秦夔·和司馬通伯夜坐有感韻
- 顧家一女膚如玉,炯炯靈臺抱貞淑。 -- 出自明·湯胤勣·義婦行(有引)
- 曉日平郊遠色分,皇家千障抱諸墳。 -- 出自明·王維楨·沙河道中用王太史韻
- 藏名在卜肆,朝取撲滿錢,夕抱鴟夷醉,朱門招之謝弗往,西寺東鄰留且住。 -- 出自明·王稚登·袁生行贈袁孟逸
- 雨足新蒲長碧芽,野塘十里抱村斜。 -- 出自明·文徵明·郭西閑泛
- 仙馭乘鸞去不停,青山依舊抱荒城。 -- 出自明·徐舫·桐君山
- 地卷豹湖埋帝輦,山橫雉堞抱人家。 -- 出自明·姚旅·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 小結衡茅避市喧,寒流觿觿抱孤村。 -- 出自明·張正蒙·溪上居
- 宜男草綠沉犀浦,織女星寒抱珥河。 -- 出自明·趙貞吉·黃壩驛次壁間余方池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