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在第6個字的詩句
披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卷簾雙燕入,披幌百花驚。 -- 出自唐·崔湜·同李員外春閨
- 聞有沖天客,披云下帝畿。 -- 出自唐·崔融·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 巾箱遺墨在,披閱一潸然。 -- 出自宋·王珪·挽胡信芳上舍二首
- 開樽屏絲竹,披襟向簫籟。 -- 出自宋·王珪·白鷺亭
- 尋真謁紫府,披霧覿青天。 -- 出自唐·劉孝孫·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仙字
- 解襟游勝地,披云促宴筵。 -- 出自唐·劉孝孫·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鮮
- 長樂喜春歸,披香瑞雪霏。 -- 出自唐·李適適·游禁苑幸臨渭亭遇雪應制
- 弱齡好經籍,披卷即怡然。 -- 出自唐·崔日知·冬日述懷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臺名賢
- 薰蘭敦久要,披霧轉相親。 -- 出自唐·王熊·奉別張岳州說二首(一作答張燕公岳州宴別)
- 作瑞旌君德,披文協帝謨。 -- 出自唐·丁澤·龜負圖(東都試)
- 筑居喜物外,披逕窮木末。 -- 出自宋·謝絳·雙松亭
- 正復開人意,披襟百尺樓。 -- 出自宋·劉敞·北風
- 天涯朋歡少披豁,還如穴鰋跳泥沙。 -- 出自宋·鄭獬·酬余補之見寄
- 妖氛殺翳,旋披攮。 -- 出自宋·崔敦禮·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為震雷薄矣·震雷薄
- 我家小於菟,披霧欲窺天。 -- 出自宋·陳造·再用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韻贈周教授
- 旗亭風月小披襟,慰我東歸聽足音。 -- 出自宋·陳造·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
- 卷書揩目小披襟,睡起初便茗碗深。 -- 出自宋·陳造·村居二首
- 新文博不繁,披誦已清魂。 -- 出自宋·張繼先·元規道人覽予心說作頌見寄次韻奉答
- 綠厓涉清泚,披草得幽徑。 -- 出自宋·李祁·同孫彥能游山卷
- 照水金蓮小,披風寶麝浮。 -- 出自宋·權無染·南歌子·照水金蓮小
- 誰言學佛須披衲,頗笑求仙唯造樓。 -- 出自宋·鄭剛中·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
- 或云仙人醉,披披綠羅裳。 -- 出自宋·鄭剛中·小飲木樨花下
- 弄影試新月,披襟招好風。 -- 出自宋·鄭剛中·闌暑
- 徑山天尺五,披光出蒙翳。 -- 出自宋·王灼·送譯上人出蜀
- 拂石愛少蘚,披林怯多風。 -- 出自宋·王灼·次馮申之游靈泉韻
- 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風疏葦強扶持。 -- 出自宋·李彌遜·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
- 青青谷口自披榛,斷取它方寶界新。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林仲和筠莊
- 帶露摘山芎,披榛覓仙酎。 -- 出自宋·李彌遜·承天寺
- 浩歌出長林,披榛攜子侄。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甫西山之詠
- 散策尋遺跡,披塵識舊題。 -- 出自宋·林季仲·陪樞密諸丈游赤松迫於還城阻為寶峰之集情見
- 或飲東入海,披發謝冠巾。 -- 出自宋·馮時行·再和
- 公如有余暇,披衣繞風林。 -- 出自宋·馮時行·和何子應記所見
- 松蘿翳窗戶,披拂大塊噫。 -- 出自宋·曹勛·次蔡瞻明題南園
- 玩味徒三嘆,披尋欲百回。 -- 出自宋·吳芾·再和前韻贈江朝宗
- 我生亦可幸,披味如擊鮮。 -- 出自宋·史浩·次韻程泰之尚書
- 我作招仙詩,披風上巢樓。 -- 出自宋·李石·仙巢
- 落日行庭前,披衣自捫腹。 -- 出自宋·王之望·山居
- 山擁黃堂,煙披畫戟,雙巖瑞氣長浮。 -- 出自宋·洪適·望海潮·重溟倒影
- 眩銀海,待斜披鶴氅,騎鯨尋李。 -- 出自宋·王千秋·喜遷鶯·玉龍垂尾
- 燈窗仍有卷披黃,此地重來似故鄉。 -- 出自宋·李流謙·再次才夫韻二絕
- 臥裌驚宵冷,披紗怯曉清。 -- 出自宋·姜特立·歌豐年
- 如今千樹離披后,卻愛遲開三兩花。 -- 出自宋·姜特立·二月道傍梅花
- 倦雨休征旆,披襟納晚涼。 -- 出自宋·李洪·黃大聲見和再用韻
- 竺老氏之猖披兮,浸淫渝而益非。 -- 出自宋·黃銖·送朱元晦游湘中
- 悠然忽見,臥披橫軸。 -- 出自宋·沈端節·憶秦娥·憑闌獨
- 不用開襟強披拂,自然涼意滿人間。 -- 出自宋·樓鑰·小雨
- 動地風初作,披空雪遽鋪。 -- 出自宋·趙蕃·雪
- 屢沐雖蒙賜,披心每盡忠。 -- 出自宋·趙蕃·筆答
- 啟戶猶飛雪,披衣忽報晴。 -- 出自宋·趙蕃·雪晴
- 先賢遺傳時披讀,頗怪山王在竹林。 -- 出自宋·趙蕃·雨陰未解成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