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在第3個(gè)字的詩句
披在第三個(gè)字的詩句
- 金門披玉館,因此識(shí)皇圖。 -- 出自唐·李顯·登驪山高頂寓目
- 碧樓披玉額,丹仗導(dǎo)金輿。 -- 出自唐·李乂·奉和幸大薦福寺(幸即中宗舊宅)
-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煙渚。 -- 出自唐·于濆·山村曉思
- 昨朝披雪來,面色赤靴靴。 -- 出自唐·盧仝·寄贈(zèng)含曦上人
- 不為披圖來侍寢,非因主第奉身迎。 -- 出自唐·楊師道·闕題
- 翠發(fā)披肩長,金蓋凌風(fēng)輕。 -- 出自唐·楊衡·贈(zèng)羅浮易煉師
- 薙草披沙石竇開,生金曜日明金井。 -- 出自唐·劉商·金井歌
- 上序披林館,中京視物華。 -- 出自唐·王勔·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華字
- 稍覺披香歌吹近,龍驂日暮下城闉。 -- 出自唐·李適適·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 綴葉披天藻,吹花散御筵。 -- 出自明·王景·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
- 縹囊披錦繡,翠軸卷瓊琚。 -- 出自唐·常袞·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 陸海披晴雪,千旗獵早陽。 -- 出自唐·韋濟(jì)·奉和圣制次瓊岳應(yīng)制
- 公自披榛上筑城,以公題榜壯圖經(jīng)。 -- 出自宋·強(qiáng)至·題余公亭
- 芍藥披晴晝。 -- 出自宋·陳濟(jì)翁·驀山溪·薰風(fēng)時(shí)候
- 靜夜披蕊笈,清晨漱瑤泉。 -- 出自宋·范祖禹·希夷陳先生祠堂
- 快遣披云一笑來。 -- 出自宋·吳則禮·減字木蘭花·星星素發(fā)
- 熹起披衣,瞻碧漢,露華清。 -- 出自宋·張栻·水調(diào)歌頭·雪月兩相映
- 主張披拂是,大塊司予奪。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
- 徑欲披衣還舊隱,二天寧久溷蘇章。 -- 出自宋·陳造·再用前韻贈(zèng)高司理共八首
- 老子披圖揩病眼,為公重炷石爐香。 -- 出自宋·陳造·題畢直合翻經(jīng)圖三首
- 滿懷披霧慰生平,到日音容隔暮城。 -- 出自宋·陳造·次韻程帥二首
- 夜半披衣草樹間,玉露團(tuán)清影。 -- 出自宋·韓淲·卜算子·一雨已秋深
- 故今披剝信老手,如與造化俱無私。 -- 出自宋·李新·打剝牡丹
- 弛擔(dān)披襟岸幘斜,庭陰雅稱酌流霞,三槐只許三公面,作記名堂有幾家。 -- 出自宋·洪皓·詠槐
- 誰為披層霄,快哉心技療。 -- 出自宋·馮時(shí)行·建炎庚戌中秋夜與同官相期於月下既為頑云障
- 是時(shí)披襟揖灝氣,蠲滌肺肝洗塵骨。 -- 出自宋·馮時(shí)行·江月亭
- 半夜披衣還打坐,耳邊聽盡兩山鐘。 -- 出自宋·曹勛·天臺(tái)書事十三首
- 浴罷披襟竹影斜,客中殘暑散空花。 -- 出自宋·曹勛·浴罷
- 六月披圖方執(zhí)熱,風(fēng)隨玉麈不勝寒。 -- 出自宋·曹勛·題譙干釣雪圖
- 便欲披鶴氅,豈思飲銀鐺。 -- 出自宋·胡寅·人日驚蟄前數(shù)日大雪寄孫奇父韓叔夏
- 自昔披榛扶社稷,幾人衣錦向邱園。 -- 出自宋·仲并·四老堂詩
- 蜀相披荒壘,唐人拓密林。 -- 出自宋·李石·沉黎四首
- 藻荇披秋光,水與天嫵媚。 -- 出自宋·李石·魚相忘
- 微風(fēng)披拂之,有聲來肅肅。 -- 出自宋·王之望·山居
- 疏簾披繡。 -- 出自宋·洪適·減字木蘭花·藩車容裔
- 一蓑披著歸來也。 -- 出自宋·洪適·漁家傲引/漁家傲
- 待醉披鶴氅,高吟冰柱,剡溪何妨,乘興空還。 -- 出自宋·王千秋·風(fēng)流子·同云垂六幕
- 藝香披翠,灌紅疏綠,趁取清明雨。 -- 出自宋·王千秋·青玉案·雪堂不遠(yuǎn)臨皋路
- 東風(fēng)披拂香滿路,君不即人人豈忘。 -- 出自宋·吳儆·送王國器歸宣城
- 枕上披衣。 -- 出自宋·沈瀛·野庵曲
- 偃松披數(shù)畝,立竹漱三谿。 -- 出自宋·樓鑰·題林氏香嚴(yán)庵
- 城荒披綠莎,青青透槹閒。 -- 出自宋·樓鑰·趙資政當(dāng)山堂
- 來歲披香侍華宴,也應(yīng)猶記此低徊。 -- 出自宋·廖行之·無題
- 金甌披姓字,芝詔下天垣。 -- 出自宋·廖行之·為老人壽蘇鹽
- 著我披蓑上釣船。 -- 出自宋·陳三聘·減字木蘭花·凝云不動(dòng)
- 近岫披晴霧,遙山縱雨云。 -- 出自宋·趙蕃·澗舖嶺道中四首
- 春風(fēng)披拂之,芳?xì)夂螞_融。 -- 出自宋·趙蕃·雜興四首
- 風(fēng)色披披手欲龜,日光颭颭鬢成絲。 -- 出自宋·趙蕃·漁父詩四首
- 不忘披敗帙,何暇問朝炊。 -- 出自宋·趙蕃·三日風(fēng)果止早行
- 散發(fā)披襟,都忘身世,真在仙鄉(xiāng)。 -- 出自宋·趙師俠·柳梢青·水滿方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