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在第2個字的詩句
披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急披龍具壺山麓,來會牛眠蘇嶺頭。 -- 出自宋·陳宓·往桐城會傅侍郎葬次蘇教思恭韻
- 手披詩卷荷情真,聊以斯言報諄復。 -- 出自宋·陳文蔚·薛玠兩投詩以古風謝之
- 歲披草棘訪槎牙,為愛凌霜傲雪花。 -- 出自宋·陳文蔚·十二月廿三日舉故事訪黃岡梅
- 我披此傳重踟躕,豈獨田卿貪若新。 -- 出自宋·丁易東·田母拒金圖
- 離披一破傘,{杠右上加臼}杌兩敗屐。 -- 出自宋·方回·泊赤岸微曉
- 昔披朝霞尋洞天,五峰矗漢高巑屼。 -- 出自宋·高斯得·劉友鶴以詩贈別次韻送之
- 手披目覽不自勤,俯視仰觀如有得。 -- 出自宋·郭印·和程文彧九日詩
- 花披黃金豈復知,酒送白衣元未識。 -- 出自宋·郭印·和程文彧九日詩
- 稍披風力快,俄聽雨聲雄。 -- 出自宋·郭印·夏夜喜雨詩
- 襟披殊覺快,掌運莫辭頻。 -- 出自宋·郭印·紙扇
- 自披榛逕結茅屋,不剪霜華散蓬首。 -- 出自宋·何耕·普通山距府東十數里青州禪師洪果道場也自龍
- 朝披赤城霞,憑崖望南極。 -- 出自宋·胡融·書堂
- 常披詔書意,苦念生財竭。 -- 出自宋·李覯·和蘇著作麻姑十詠·秦人峰
- 不披三兩卷,永日度應難。 -- 出自宋·李至·至性靈迂僻學術空虛幸逢好古之君獲在藏書之
- 今披碧澗記,華罔訂訛舛。 -- 出自宋·林夢英·碧澗書堂
- 身披云衲瘦伶俜,一刺新添得寺名。 -- 出自宋·林尚仁·喜友人為僧
- 手披康樂草廬賦,知是蘭庭佳子孫。 -- 出自宋·陸文圭·題分宜謝草廬行卷
- 手披荊棘訶虎兕,拄杖直叩山頭皮。 -- 出自宋·莫濟·次韻梁尉秦碑
- 身披粗布伽梨,手把大木槵子。 -- 出自宋·釋慧空·頌古
- 山披錦云而爛成春意,水含碧月而淡存秋容。 -- 出自宋·釋如凈·偈頌十六首
- 紛披佩玉,仆委苔痕。 -- 出自宋·釋紹曇·題秋堂四蘭
- 肩披藕絲,不必瓔珞之垂垂。 -- 出自宋·釋心月·藕絲觀音贊
- 豹披霧而變文,龍乘雷而換骨。 -- 出自宋·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 離披披破骨董,補一孔了又一孔。 -- 出自宋·釋祖欽·朝陽贊二首
- 身披御賜衣,名在江湖上。 -- 出自宋·釋祖欽·如初禪人請
- 欲披紫綺過江去,月冷滄洲待鶴來。 -- 出自宋·吳龍翰·春夜隔江望揚州城
- 君披貂毛裘,我著犢鼻褌。 -- 出自宋·五邁·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為韻得詩五
- 早披鶴氅看云山,晚踏漁舟趁月明。 -- 出自宋·謝伋·藥寮候洪景伯
- 閑披鶴氅紫藤冠,帶得林泉骨相寒。 -- 出自宋·徐集孫·贈黃羽士
- 獨披月色連宵看,更結秋風來歲盟。 -- 出自宋·徐集孫·官舍雙桂
- 外披翠羽中懷玉,嚼出清泉上滿池。 -- 出自宋·楊長孺·梨
- 幸披云霧睹青天,盡道山人有宿緣。 -- 出自宋·楊公遠·詩謁按察疏齋賜賤號二大字賦詩以謝
- 倒披綺裘草裹巾,酒醒玉山來映人。 -- 出自宋·喻良能·題太白祠堂
- 離披委叢萃,萬物困幽獨。 -- 出自宋·員興宗·遺任子淵省元六首
- 循披下山脊,翠石滿原膴。 -- 出自宋·袁說友·過雨頂山
- 朝披爽氣山圍坐,夜發清吟月滿樓。 -- 出自宋·張九成·題大庾新樓呈鄭仲遠年契
- 行披坐閱無暫停,肯綮皆將飽胸臆。 -- 出自明·張掞·題趙原臨高尚書山水小幀
- 牢披蓑衣緊擊笠,渾身水流兩股栗。 -- 出自宋·趙汝績·題黃存之春莊雨急圖
- 試披瑞牒占休應,看取皇家萬葉榮。 -- 出自宋·周麟之·太廟觀之草
- 清披太始風,寒應太虛月。 -- 出自宋·周師成·梅
- 起披楞伽雪,忽見茶磨脊。 -- 出自明·蔡羽·雪后南泛宿潘氏
- 手披茂草開,思逐浮云飄。 -- 出自明·儲巏·靈山
- 紛披盈廣陌,離蕤被平沙。 -- 出自明·歸有光·淮陰舟中晚坐寫懷二十四韻
- 木披本先蠹,堤壞川如沛。 -- 出自明·胡翰·臥龍岡觀賈秋壑故第
- 行披薜荔尋云入,重搴芙容向水來。 -- 出自明·皇甫涍·秋日過莊居
- 初披御府黃門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 出自明·劉繪·春夜省內寓直
- 旋披榛莽度巉巖,細窺陰洞瑯玕長。 -- 出自明·陸粲·游大酉洞天
- 手披演雅篇,架列山海圖。 -- 出自明·夢觀法師·螺山隱士歌
- 偶披群公詩,如葉大人卜。 -- 出自明·南洲法師·次韻香爐峰為思上人
- 身披一品麟衣坐,手捧三公象簡朝。 -- 出自明·王稚登·寄張心湛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