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折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不知賓客成何事,枉向樓頭折美人。 -- 出自清·吳綃·詠古
- 富貴位高無暇出,生人空看折來花。 -- 出自宋·穆修·城南五題其三·貴侯園
- 分科本色歸上戶,細民勿使折納遲。 -- 出自宋·劉宰·雅去鵲來篇
- 路出簫臺多巷祭,幾人和淚折寒梅。 -- 出自宋·劉黻·挽趙少卿
- 獨有垂楊伴幽怨,豈堪臨水折長枝。 -- 出自宋·陳起·梅花怨為汪耘業賦
- 凌晨未盥三兩卮,旋酌連斟折欄菊。 -- 出自·寺公大師·醉義歌
- 似因漱石磨成磷,幸免投梭折得疏。 -- 出自宋·艾性夫·中齒忽折
- 地僻誰知藏好景,庭前花數折金錢。 -- 出自宋·孔武仲·新安鋪三首
- 雄心尚記蒼崖石,戰血今消折戟痕。 -- 出自宋·蔡肇·登城見古陵墓
- 仙李蟠根連月窟,桂枝平步折天津。 -- 出自宋·陳宓·安溪鹿鳴呈諸先輩
- 最喜綠陰成子早,卻嫌紅蕊折枝頻。 -- 出自宋·陳宓·吉溪見桃花
- 白云深處一軒開,鳳去也空折野梅。 -- 出自宋·陳襄·和程大卿游鳳池院
- 隨身只有過頭杖,飽覆唯憑折腳鐺。 -- 出自宋·淳藏王·山居十二首
- 為報拖金鳴玉者,如君多是折腰人。 -- 出自宋·方回·秋日古蘭花十首
- 曉來晚覺聽人語,一夜西風折桂花。 -- 出自宋·葛紹體·病中
- 西風金掌吹清淚,落日銅駝折寸心。 -- 出自宋·黃居仁·題汪水云詩卷
- 九日溪頭攜酒去,萬安橋上折花歸。 -- 出自宋·黃維之·句
- 老妻汲泉向江口,稚子攀條折楊柳。 -- 出自宋·姜德明·秋江漁樂圖為邑人宗正純撰
- 山家梅樹出疏籬,好客殷勤折一枝。 -- 出自宋·李處權·道中題梅
- 劉郎氣豪酒豪詩更豪,乃肯折節作賦遺恨無纖毫。 -- 出自宋·李大力·改之下第賦贈
- 芳草芊芊行欲遍,垂楊嫋嫋折來疏,到頭別卜連園地,悔學齊嬰近市居。 -- 出自宋·李至·春色漸濃物華相惱又依前韻更得惡詩既導鄙懷
- 兒童日報竹平安,新筍如何折一痕。 -- 出自宋·林錫翁·接筍巖
- 為怕玉容禁不得,數枝和注折將來。 -- 出自宋·陸文圭·十月下旬驟寒小雪
- 曾看月下掛疏影,更婁雪后折橫枝。 -- 出自宋·陸文圭·王隱齋墨海
- 吾道非耶真可恥,此君豈是折腰人。 -- 出自宋·羅之紀·句
- 一枝縞色分明好,自是行人折贈稀。 -- 出自宋·釋紹嵩·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 淅淅西風肅殺時,枯荷余得折殘枝。 -- 出自宋·釋紹曇·為友題水禽
- 豈不見南泉道夜來好風,吹折門前一枝松。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佛祖見之攢眉,魔外聞之膽折。 -- 出自宋·釋咸杰·送玲首座住定水
- 餕餡餅皮紗布絹,豬羊犬馬折經金。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 若還來到西峰,未免一棒打折你驢脊。 -- 出自宋·釋原妙·偈頌六十七首
- 投機曾弄無須鎖,出手相扶折腳鐺。 -- 出自宋·釋正覺·與因典座
- 人猜我住尖頭屋,爾去誰扶折腳鐺。 -- 出自宋·釋正覺·送平禪人歸鄂渚
- 杖頭縱有通宵路,且共扶持折腳鐺。 -- 出自宋·釋祖欽·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江天短景莫相催,三度逢花折早梅。 -- 出自宋·四錫·郡齋書事
- 今日江邊兩行淚,更地馕緒折垂楊。 -- 出自宋·王阮·送晦翁十首
- 幽事相關略未衰,蚤乘芳露折解枝。 -- 出自宋·王洋·德茂晨起折花葉中眼上橫沖痛楚因詩戲之
- 身如韋素居常泰,官被聲名折得遲。 -- 出自宋·薛嵎·趙東閣倅越
- 有約看花傾竹葉,欲談揮麈折松枝。 -- 出自宋·閻彥昭·云穴山居
- 情知是雪疑非雪,忽聽前村折竹聲。 -- 出自宋·楊公遠·雪十首
- 廣寒宮桂花空發,近世無人折一枝。 -- 出自宋·楊公遠·癸未中秋
- 道旁聽得人爭指,半是當年折桂仙。 -- 出自宋·張釜·游山七絕·水月洞
- 平生不作朦朧事,立待明時折贈君。 -- 出自宋·趙時韶·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十四
- 小艇穿魚醉夕陽,柔條猶可折殘楊。 -- 出自宋·鄭得彝·龍游八景·漁村夕照
- 祈靈漢使乘槎到,傳法梁僧折葦來。 -- 出自元·丁鶴年·題昌國普陀寺(二首。寺在寧波府東南海島間
- 君不見草木榮復凋,青青摧折風霜朝。 -- 出自元·郭翼·行路難(七首)
- 他時戴花歸故鄉,莫忘江頭折楊柳。 -- 出自元·顧瑛·分題送周仕宣南臺典吏 分得芙容堂
- 黃金穗短人爭挽,更被東風折一枝。 -- 出自明·成氏·楊柳詞(二首)
- 每憶故人王逸少,滄洲拾翠折疏麻。 -- 出自明·郭奎·答王克讓
- 小樓思婦見愁別,南陌征人折恨離。 -- 出自明·黃世康·新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