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承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結(jié)客多青眼,承家最白眉。 -- 出自宋·李處權(quán)·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
- 預(yù)期節(jié)物移承露,自驗(yàn)方書采合昏。 -- 出自宋·李復(fù)·和夏日園中即事
- 清賞新奎壁,承華舊典章。 -- 出自宋·林光朝·東宮生日六首·乙未
- 映樹珠含影,承牙玉溜津。 -- 出自宋·梅摯·昭潭十愛
- 挹挼柳汗初承渥,稱泛霞觴共拜恩。 -- 出自宋·牟巘五·趙君寶宣慰別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張倩仲實(shí)
- 朝士不能薦,承明空有廬。 -- 出自宋·潘亥·寄趙紫芝
- 擊鼓陞堂,子承父業(yè)。 -- 出自宋·釋法薰·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 同中異,直下承當(dāng)休擬議。 -- 出自宋·釋法智·偈六首
- 義斷情忘,親承付囑。 -- 出自宋·釋慧遠(yuǎn)·典午和尚贊
- 滿前骨肉俱承蔭,一個(gè)無聊乞養(yǎng)兒。 -- 出自宋·釋普濟(jì)·頌古十一首
- 一花拈起便承當(dāng),正眼傳來不覆藏。 -- 出自宋·釋如本·頌古三十一首
- 能賞能禪,纘承伏犧。 -- 出自宋·釋文珦·堯任舜禹行
- 除非自己肯承當(dāng),方信境緣無限丑。 -- 出自宋·釋印肅·加頌蜀僧雪頌
- 聊聞舉著便承當(dāng),好肉無端已剜瘡。 -- 出自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 賢行顏叔,親承尼父。 -- 出自宋·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 儒雅名公子,承平輔相孫。 -- 出自宋·蘇頌·翰林侍讀學(xué)士尚書右丞李公挽辭三首
- 嘉與士民,均承福祚。 -- 出自宋·蘇頌·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右賜赦宣德門
- 夜績燈誰續(xù),承承錫祚隆。 -- 出自宋·蘇籀·陳翁妻何氏挽詞
- 相逢既諾交承約,少待何妨信義明。 -- 出自宋·孫介·乙巳冬十月隨幼男赴海陵丞中途遇交代有開正
- 肯構(gòu)詩名著,承家將略明。 -- 出自宋·田瑜·送鈐轄館使王公
- 明詔再三下,承歡八十年。 -- 出自宋·王休·過董叔達(dá)故居
-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來空中無定性。 -- 出自宋·王洋·憫旱
- 道傍若問五承福,應(yīng)嘆人間萬事休。 -- 出自宋·王洋·故市
- 群后在位,奉承玉音。 -- 出自宋·王子俊·淳熙內(nèi)禪頌
- 風(fēng)流建水翁承贊,樽酒論文千載同。 -- 出自宋·許月卿六·呈翁司理名方子擢婺邑
- 顧諟惟粗,靈承惟恭。 -- 出自宋·學(xué)士院·寧宗郊祀二十九首
- 顧諟思明,靈承思?xì)J。 -- 出自宋·學(xué)士院·寧宗郊祀二十九首
- 爭如取水陶承旨,茗碗清新與味高。 -- 出自宋·張玉孃·詠史·黨奴
- 億萬斯年,以承家邦。 -- 出自宋·真宗·高宗郊祀前廟朝享太廟三十首
- 集于沖人,丕承列圣。 -- 出自宋·真宗·高宗郊祀前廟朝享太廟三十首
- 孔容翼翼,保承丕緒。 -- 出自宋·真宗·高宗郊前朝獻(xiàn)景靈宮二十一首
- {上夕下寅}承軍祀,用武昭明。 -- 出自宋·真宗·寧宗郊前朝獻(xiàn)景靈宮二十四首
- 帝假于宮,紗承清祀。 -- 出自宋·真宗·寧宗郊前朝獻(xiàn)景靈宮二十四首
- 有獨(dú)有言,順承天則。 -- 出自宋·真宗·上冊寶十三首
- 曲令市井復(fù)承平,莫遣湖山廢游豫。 -- 出自元·陳基·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
- 愿以薄暮景,承君清夜暉。 -- 出自明·戴良·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 侍寵曾羞日,承宣不避暄。 -- 出自明·蔡羽·扇
- 滿身雨露非承寵,只合宜春斗草來。 -- 出自明·陳薦夫·宮詞三首
- 烏紗云錦新承賜,侍宴明光醉歸去。 -- 出自明·陳紹先·挾彈圖(二首)
- 欲生安養(yǎng)國,承事鼓音王。 -- 出自明·楚石梵琦·懷凈土百韻詩
- 水精宮中趙承旨,有元獨(dú)步由天姿。 -- 出自明·杜瓊·贈(zèng)劉草窗三十韻
- 濃妝未必能承寵,何事幽禽喚畫眉。 -- 出自明·范言·畫眉
- 有兒握兵符,承乏萬戶侯。 -- 出自明·顧德輝·金粟冢中秋日燕集
- 掖庭諸伴盡承私,猶是長門奉帚時(shí)。 -- 出自明·皇甫汸·麗春宮人詞次韻二首
- 太平元老偏承寵,召聽鈞天廣樂聲。 -- 出自明·李蓘·嘉靖宮詞八首
- 仇恥誰嘗膽,承平祗控拳。 -- 出自明·梁有譽(yù)·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 走馬出東署,承明漏向殘。 -- 出自明·林春澤·九月二十四日早朝
- 巍碣訝天成,承霤雨欲滴。 -- 出自明·陸師道·玉女潭題贈(zèng)吏史部恭甫
- 漢宮飛燕近承恩,零落班姬不如故。 -- 出自明·錢宰·梧桐樹·梧桐樹
-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 出自明·盛時(shí)泰·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