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5個字的詩句
承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幾時卻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晉陽。 -- 出自元·元好問·過晉陽故城書事
- 濟弱水而承鴻。 -- 出自南北·庾信·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二
- 臣子宜奉承,天威不違咫。 -- 出自明·劉基·北上感懷
- 鴛鴦翡翠承宴私,南山一笑君無辭。 -- 出自唐·陳陶·獨搖手
-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 出自唐·宋之問·競題壁,慨然成詠
- 好將花下承金粉,堪送天邊詠碧云。 -- 出自唐·陸龜蒙·襲美以魚箋見寄,因謝成篇
- 丕圖寶緒承繁祉,率土仰隆平。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穹旻錫祐
- 明君欽翼承鴻陰,億載御中區。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紫霄金闕
- 子孫千載承丕緒,景福介無疆。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九虞初畢
- 熉黃珠幄承靈德,錫羨永升平。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新宮翼翼
- 寶楹黼帳承神貺,萬壽永無期。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九清云杳
- 百神社祀承天貺,萬里調元誤用定尊。 -- 出自宋·無名氏·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 朝來自詫承恩最,笑倩傍人認繡球。 -- 出自宋·無名氏·拋球詩(一作李謹言詩)
- 清似玉壺承沆瀣,游人掬飲凜生風。 -- 出自宋·無名氏·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冷泉
- 宮中才人承圣顏,捧觴稱壽呼南山。 -- 出自宋·梅堯臣·十二月十三日喜雪
- 初為委吏承命書,是夜旱雨深一尺。 -- 出自宋·梅堯臣·三月二十五日喜雨
- 禁中更直承明廬,深喜蒹葭依玉樹。 -- 出自宋·王禹偁·酬贈田舍人
- 數刻漏中承密旨,幾重湖外奉皇華。 -- 出自宋·王禹偁·送羅著作奉使湖湘
- 長春殿里承丹詔,乙夜書邊別翠華。 -- 出自宋·王禹偁·送巡撫侍讀呂司諫
- 老為郎吏承縗絰,假作諸侯哭幾筵。 -- 出自宋·王禹偁·先帝登遐圣君嗣位追惟恩顧涕泣成章
- 何期膝下承顏日,卻是山中謫宦時。 -- 出自宋·王禹偁·送舍弟赴舉因寄兩制諸太僚
- 寰中自有承平日。 -- 出自宋·邵雍·梅花詩
- 四朝遺列承平日,兩世觀風樹大桓。 -- 出自宋·邵雍·睢陽五老圖
- 花愛半開承露看,奈何花上露沾衣。 -- 出自宋·邵雍·答李希淳屯田
- 況當季父承恩日,廉問南州政已成。 -- 出自唐·朱慶馀·送羅先輩書記歸后卻還閩中留別
- 一自鳳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 出自唐·朱慶馀·上翰林李舍人
- 云容容而承楣兮,日澹澹兮階戺。 -- 出自宋·晁補之·樂哉侯之邦兮樂哉侯之堂兮
- 盡輸精白承休德,政用詩書造太平。 -- 出自宋·朱翌·蔡倅羔羊齋
- 再拈誰肯承當,付花梢月。 -- 出自元·姬翼·江神子慢
- 多少故人承宴賞,五云堆里聽簫韶。 -- 出自唐·殷堯藩·冬至酬劉使君
- 素彩低浮承露掌,清香不散曝衣樓。 -- 出自宋·宋祁·七夕
- 驅童晨摘承露花,薦以玉盤濡井華。 -- 出自宋·張耒·醉郡圃二首
- 坐看溝壑承余澤,付與春田次第耕。 -- 出自宋·張耒·望女幾雪
- 寒暑自相承。 -- 出自魏晉·陸機·梁甫吟
- 丘墓互相承。 -- 出自魏晉·陸機·駕言出北闕行
- 武皇齋戒承華殿,端拱須臾王母見。 -- 出自唐·李頎·王母歌
- 滿宮多少承恩者,似有容華妾也無。 -- 出自唐·高駢·句
- 靈雞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 -- 出自唐·李益·大禮畢皇帝御丹鳳門改元建中大赦
- 罽茵飾地承雕履,花燭分階移錦帳。 -- 出自唐·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
- 幸得歡娛承湛露,心同草樹樂春天。 -- 出自唐·張說·奉和三日祓禊渭濱應制
- 十年花底承朝露。 -- 出自宋·陳與義·虞美人·十年花底承潮露
- 遭亂始知承平樂,居夷更覺中原好。 -- 出自宋·陳與義·居夷行
- 千春萬歲承明主,長聽云韶歌管聲。 -- 出自宋·毛滂·春詞
- 為曾盤里承青眼,一見溪頭道勝常。 -- 出自宋·劉辰翁·鷓鴣天·自入孤山分外香
- 一自騎箕承帝賚,千載君臣魚水。 -- 出自宋·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綾衾大入承明直,卻把一麾江上來。 -- 出自宋·劉過·役誠齋
- 至今花草,承恩猶帶風雨。 -- 出自元·薩都剌·酹江月 游鐘山紫微贈謝道士,其地乃文宗駐
- 夜久月當承露盤,內人吹笙舞鳳鸞。 -- 出自唐·鮑溶·漢宮詞二首
- 和風醉里承恩客,芳草歸時失意人。 -- 出自唐·耿湋·同李端春望
- 垂衣日月承嘉慶,真祖飚游正在天。 -- 出自宋·夏竦·御閣端午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