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11個字的詩句
承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歸歟益軫門闌舊,至止頻承笑語溫。 -- 出自宋·劉宰·挽太平趙倅三首
- 老師當(dāng)日啟靈篇,親手傳承豈偶然。 -- 出自宋·許月卿·香潭八首
- 南寒稍近折綿天,葵薺爭承小雨憐。 -- 出自宋·方回·用前韻改一二語自釋
- 公臺深靜兵衛(wèi)嚴(yán),部吏趨承冠履肅。 -- 出自宋·李復(fù)·戲謝漕食豆粥
- 國門一別四經(jīng)秋,新命恭承自冕旒。 -- 出自宋·李復(fù)·寄吏部王侍郎
- 陽開陰閉資指南,地弼天承賴撐拄。 -- 出自宋·林憲·天臺萬年山羅漢樹
- 玉階恭授大官賜,象簡親承御墨回。 -- 出自宋·陸九淵·挽張正應(yīng)
- 遠(yuǎn)書每勸加餐食,新學(xué)多承間起居。 -- 出自宋·陸文圭·偶題
- 夜先休息關(guān)門早,曉不趨承出戶遲。 -- 出自宋·錢舜選·閑居
- 嗟予入蜀四載久,根未得承謦欬聲。 -- 出自宋·沈繼祖·和閻帥侍郎見寄
- 紫羅帳里撒真珠,禪客相承總掠虛。 -- 出自宋·釋道顏·頌古
- 東山送人只一句,才擬欽承喝出去。 -- 出自宋·釋慧空·送僧三首
- 參學(xué)事,絕商量,急著眼,快承當(dāng),處處無非安樂鄉(xiāng)。 -- 出自宋·釋亮·偈頌五首
- 九年面壁成迂曲,三頓親承愈見賒。 -- 出自宋·釋曇華·禪人寫真請贊十二首
- 燒痕筍蕨富登春,誰解看承庵內(nèi)人。 -- 出自宋·釋正覺·送嵩上人住庵
- 地獄修羅鬼畜等,一一皆承此經(jīng)力。 -- 出自宋·釋宗杲·泉州惠安縣迎藏經(jīng)請小參偈
- 從班有子蒔陔蘭,三貴相承德齒官。 -- 出自宋·蘇籀·程待制邁父求挽詞
- 夫君真自淦川來,書種相承教有臺。 -- 出自宋·王名遂·答曾節(jié)推
- 倬彼清溪兮山高水長,上承黟歙兮下接錢唐。 -- 出自宋·王遂·青溪橋
-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xué)師承方肄此。 -- 出自宋·王洋·以校正字學(xué)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 嘉辰雞戟瑞煙高,蒼震丕承九廟祧。 -- 出自宋·衛(wèi)涇·上皇太子壽
- 子夏雖曰敢不承,實莫之承終于昏,誤認(rèn)有子為師道。 -- 出自宋·楊簡·大哉
- 三蘇專以節(jié)行聞,三李相承最工史。 -- 出自宋·葉寘·壽陳監(jiān)丞
- 又不見革華祖都尉,殿上承恩舉足耳。 -- 出自宋·鐘孝國·謹(jǐn)次功成短項翁佳篇之韻
- 三年已畢先王制,畫日將承圣主恩。 -- 出自宋·祖無擇·龍圖范給事以禫服向除修治塋域就山筑室因爾
- 征人衣上霜如雪,猶未曾承國士恩。 -- 出自明·郭奎·早發(fā)分宜縣
- 旁人見我入天閽,謂我將承帝主恩。 -- 出自明·韓邦靖·長安宮女行
- 當(dāng)時圭組盛蟬聯(lián),世澤相承五百年。 -- 出自明·劉績·放歌行
- 龍飛虎變仰光輝,九御親承制作垂。 -- 出自明·陸之裘·辛巳志喜二首
- 鐘山咫尺城東地,草木偏承雨露多。 -- 出自明·天淵禪師·上命欽和山居詩
- 近臣新冊定陵功,常侍總承開府貴。 -- 出自明·屠應(yīng)埈·送林僉憲汝雨兵備潁州
- 內(nèi)庭嘗映小娥裙,馳道曾承至尊履。 -- 出自明·王留·長安秋草篇(小引)
- 眼看陽景西馳,高張?zhí)m燭承暉。 -- 出自明·王廷陳·妾薄命
- 歸來未向人間說,天語親承燕對余。 -- 出自明·嚴(yán)嵩·無逸殿直舍和少師夏公韻
- 延英別殿倚平臺,問道恭承步輦來。 -- 出自明·于慎行·丙子二月初與經(jīng)筵進(jìn)講紀(jì)述
- 濡毫每憶攀髯望,珥筆新承賜錦回。 -- 出自明·于慎行·甲戌七月奏進(jìn)穆廟實錄賜白金文綺宴于南宮
- 南交奏凱正論功,司馬新承寵眷隆。 -- 出自明·曾棨·送兵部尚書陳公出鎮(zhèn)交阯
- 御堤新筑凈無埃,大駕親承祀事來。 -- 出自明·趙輔·奉和觀車駕祀南郊
- 白頭不厭監(jiān)門役,虛左常承公子迎。 -- 出自明·鄭崐·送族孫時敬游大梁
- 流傳只守千家缽,受用單承一指禪。 -- 出自明·止庵法師·游天龍寺
- 樓臺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舊日春。 -- 出自明·志瓊中公·深秀亭暮春述懷
- 泰山重被登封頌,梁父親承羽獵塵。 -- 出自明·朱應(yīng)登·大駕東巡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