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承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夫人通籍宮中宴,兒子承恩內(nèi)里行。 -- 出自明·張羽·趙魏公竹枝歌
- 扶床稚女聞歡笑,依約承平舊夢痕。 -- 出自·陳寅恪·甲申除夕病榻作時目疾頗劇離香港又三年矣
- 曾聞兵革話承平,幾見承平話戰(zhàn)爭? -- 出自清·魏源·寰海后十首
- 安排著洋兵到,干爹奉承,奴才本性。 -- 出自·陳獨(dú)秀·憤時俗也
- 諸司百職聽使令,臺諫承顏言路塞。 -- 出自元·張憲·咸淳師相
- 常時疏棄自悲啼,一旦承恩多妒忌。 -- 出自宋·陳潤道·吳民女
- 百神受職來鴻祉,多士承休肅駿奔。 -- 出自宋·程無鳳·明堂大禮慶成詩
- 頭顧雪白心情在,聽說承平一惘然。 -- 出自宋·戴表元·辛卯除夜
- 收淚且舉爵,行行付交承。 -- 出自宋·杜范·奉祀禮畢飲福有感偶成
- 朝趨建禮霞烘日,夜直承明月印天。 -- 出自宋·范質(zhì)·賀李昉
- 雖然此是尋常物,一是承平見不能。 -- 出自宋·方回·雖然吟五首
- 漸驚老舊遺民盡,欲問承平往事難。 -- 出自宋·方回·有感三首
- 朝廷遮事備成康,郡邑承風(fēng)底事忙。 -- 出自宋·傅察·方量牧地次韻工曹王亞叟
- 嗟予粗不愧守官,系有承君鐫志完。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王深道見寄
- 詩書教子心尤切,孝友承家德自豐。 -- 出自宋·郭印·宋正紀(jì)挽詞二首
- 朝廷睿澤浸華夷,良牧承流上所知。 -- 出自宋·郭印·和晁子西鈴屬勸農(nóng)長篇
- 太守牧民如牧馬,宣化承流王澤下。 -- 出自宋·郭印·和詩守豐年行
- 中興次輔巧玲瓏,尚帶承平艮岳風(fēng)。 -- 出自宋·黃文雷·錢氏故園
- 十里溪橋梵宇新,那知承上漲紅塵。 -- 出自宋·晃公休·夏日過莊嚴(yán)寺寺僧索詩為留三絕拉舍弟同賦
- 篆寫千文邁古今,感陶承旨撰碑陰。 -- 出自宋·賈玭·寄贈宣義大師
- 炎涼只在君王手,莫擬承恩到白頭。 -- 出自明·蔣山卿·宮詞(八首)
- 篤義幾虛辱,溫顏豈謬承。 -- 出自宋·李處權(quán)·謁翁丈四十韻
- 授受唐虞盛,羹墻極繼承。 -- 出自宋·李祥·孝宗皇帝挽詞
- 父猶足乎此,我顧莫之承。 -- 出自宋·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韓滉
- 英雄角力多相值,嬖倖承恩思自媚。 -- 出自宋·陸文圭·唐人洗馬圖
- 長相思外加餐飯,計取承君舊話頭。 -- 出自宋·羅茂良·送胡季昭二首
- 雖后百余載,玄機(jī)若親承。 -- 出自宋·丘葵·送熊退齋歸武夷
- 趙州滋味最為親,覿面承擔(dān)有幾人。 -- 出自宋·釋慧方·頌古三十八首
- 南山人所仰,松柏人所承。 -- 出自宋·釋文珦·南山松柏章
- 廬陵米價沒高低,直下承當(dāng)已是遲。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明明此物非他物,脫體承當(dāng)不廝當(dāng)。 -- 出自宋·釋允韶·偈七首
- 言前薦得猶封殼,喝下承當(dāng)又觸途。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從來佛祖真宗,只麼克承家世。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當(dāng)頭觸著彌天過,退步承當(dāng)特地新。 -- 出自宋·釋正覺·偈十首
- 熙熙然如登春臺,且道承誰恩力。 -- 出自宋·釋智遇·偈頌二十四首
- 言前薦得已天涯,句后承當(dāng)路轉(zhuǎn)賒。 -- 出自宋·釋宗杲·趙提宮請升堂偈
- 菜園羅帛燈千眼,說著承平暗斷魂。 -- 出自宋·舒岳祥·元夕龜藏夜坐
- 文華瑞世呈儀鳳,顧問承恩直禁鼇。 -- 出自宋·宋度宗·恭和御制賜牟子才韻
- 先皇教善敞東闈,菲德承宗賴慶暉。 -- 出自宋·宋仁宗·幸資善堂
- 俗嫌盡史才情少,不作承平舞馬圖。 -- 出自宋·宋無·騾網(wǎng)圖
- 臺閣三朝舊,絲綸載世承。 -- 出自宋·蘇頌·國史龍圖侍郎宋次道挽辭五首
- 君王崇儉化邦家,禁掖承恩絕泰奢。 -- 出自宋·蘇頌·夫人合春帖子四首
- 追尋故事圖形在,喜遇承平笑語頻。 -- 出自宋·蘇頌·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
- 歸休謝事樂時閑,衣缽承傳宰輔冠。 -- 出自宋·蘇頌·睢陽五老圖
- 方來負(fù)米還為養(yǎng),未遂承顏數(shù)問安。 -- 出自宋·孫應(yīng)求·季弟黃巖任滿大人率家眾先歸作詩見示恭次元
- 幾年靜鎮(zhèn)絕喧囂,百吏承風(fēng)服教條。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送別袁公四詩
- 終身在困庸非命,遺腹承家尚繁天。 -- 出自宋·汪炎昶·哭俞伯初
- 九霄是路榮雖極,三接承恩出每遲。 -- 出自宋·王溥·詩一首
- 若謀富貴說榮親,養(yǎng)志承顏有幾人。 -- 出自宋·王慶升·入道詩十九首
- 禮行肆類又稱禋,喜見承平景鑠信。 -- 出自·王庭·明堂侍祠十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