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在第3個(gè)字的詩句
才在第三個(gè)字的詩句
- 殘暑才屬爾,新春還及茲。 -- 出自宋·陸游·題藥囊
- 玉帳才容足,金樽暫解顏。 -- 出自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xiàn)居守
-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門欄不覺深。 -- 出自唐·杜牧·送杜顗赴潤州幕
- 小樓才受一床橫,終日看山酒滿傾。 -- 出自唐·杜牧·宣州開元寺南樓
-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 -- 出自唐·杜牧·偶呈鄭先輩
- 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 出自宋·柳永·其三
- 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 出自先秦·屈原·離騷
- 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轉(zhuǎn)疾於飛。 -- 出自宋·王安石·懷元度四首
- 問舍才能定,呼舟已復(fù)操。 -- 出自宋·王安石·江南
- 圣淑才難擬,休明運(yùn)繼遭。 -- 出自宋·王安石·慈圣光獻(xiàn)皇后挽辭二首
- 非君才高力方剛,豈得跨有此一方,無為聽客欲沾裳。 -- 出自宋·王安石·送程公辟守洪州
- 才堪比瓦礫,當(dāng)粟孰肯捐斗升。 -- 出自宋·王安石·同王浚賢良賦龜?shù)蒙?/a>
- 前日才能始誰播,一口驚張萬夸和。 -- 出自宋·王安石·寄慎伯筠
- 揮毫才足記姓字,竊學(xué)又恥從師宜。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酬微之贈池紙并詩
- 卓犖才名今日事,蕭條門巷古人風(fēng)。 -- 出自宋·王安石·示四妹
- 君豪才有余,我老憊先止。 -- 出自宋·王安石·送董伯懿歸吉州
- 謝安才業(yè)自超群,誤長清談助世紛。 -- 出自宋·王安石·謝安
- 大歷才臣有此州,昆云今駕鹿轓游。 -- 出自宋·王安石·送明州王大卿
- 共說才高世所珍,諸賢誰敢望光塵。 -- 出自宋·王安石·上西垣舍人
- 兩生才器亦超群,黑白何勞強(qiáng)自分。 -- 出自宋·王安石·兩生
- 經(jīng)世才難就,田園路欲迷。 -- 出自宋·王安石·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 賈誼才空逸,安仁鬢欲絲。 -- 出自唐·孟浩然·晚春臥疾寄張八子容①
- 文叨才子會,官喜故人連。 -- 出自唐·孟浩然·臨渙裴明府席遇張十一房六
- 湘中才子是劉郎,望在長沙住桂陽。 -- 出自唐·劉禹錫·贈劉景擢第
- 相門才子稱華簪,持節(jié)東行捧德音。 -- 出自唐·劉禹錫·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
- 相門才子高陽族,學(xué)省清資五品官。 -- 出自唐·劉禹錫·送國子令狐博士赴興元覲省
- 古來才杰士,所嗟遭時(shí)難。 -- 出自唐·劉禹錫·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
-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詩合掌看。 -- 出自唐·劉禹錫·重送鴻舉師赴江陵謁馬逢侍御
- 位是才能取,時(shí)因際會遭。 -- 出自唐·劉禹錫·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
- 洛陽才子能幾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 出自唐·岑參·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
- 故人才見便開眉。 -- 出自宋·歐陽修·浣溪沙
- 四紀(jì)才名天下重。 -- 出自宋·歐陽修·漁家傲·四紀(jì)才名天下重
- 郎多才俊兼年少。 -- 出自宋·歐陽修·漁家傲·妾解清歌并巧笑
- 美人才子傳芳信。 -- 出自宋·歐陽修·玉樓春
- 青春才子有新詞,紅粉佳人重勸酒。 -- 出自宋·歐陽修·玉樓春
- 始摘才三四,金奩獻(xiàn)凝旒。 -- 出自宋·歐陽修·和圣俞李侯家鴨腳子
- 堤柳才黃已落梅,尋芳弭蓋共徘徊。 -- 出自宋·歐陽修·與謝三學(xué)士唱和八首·昨日偶陪後騎同適近郊
- 蘭香才馥徑,柳暗欲翻溝。 -- 出自宋·歐陽修·早夏鄭工部園池
- 不來才幾時(shí),人事已非昔。 -- 出自宋·歐陽修·留題鎮(zhèn)陽潭園
- 次公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 出自宋·歐陽修·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 別離才幾時(shí),舊學(xué)廢百十。 -- 出自宋·歐陽修·別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
- 從臣才力薄,無以頌休明。 -- 出自宋·歐陽修·明堂慶成
- 百年才幾時(shí),一笑得亦艱。 -- 出自宋·歐陽修·與子華原父小飲坐中寄同州江十學(xué)士休復(fù)
- 翰苑才人,貴家公子,都要看花去。 -- 出自宋·秦觀·醉蓬萊·見揚(yáng)州獨(dú)有
- 倪郎才韻照冰壼,北向開軒頗自娛。 -- 出自宋·秦觀·寄題倪敦復(fù)北軒
- 令尹才高寺為空,歲時(shí)行樂與民同。 -- 出自宋·秦觀·寄新息王令藏春塢
- 廣微才華殆天付,十歲孤山有佳句。 -- 出自宋·秦觀·答朱廣微
- 鄰里才三徙,云霄已九遷。 -- 出自唐·溫庭筠·感舊陳情五十韻獻(xiàn)淮南李仆射
- 彥國才如謝安石,他時(shí)即此是東山。 -- 出自宋·范仲淹·石子澗二首
- 宿酒才醒厭玉卮水沉香冷懶熏衣早梅先綻日邊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風(fēng)悠揚(yáng)欲來時(shí)小屏閑放畫簾垂 -- 出自宋·晏殊·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