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第6個字的詩句
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味哉此語舉手謝,乘興迤邐入寶坊。 -- 出自宋·陳著·老興行慈云醉中
- 住山老子拍手喜,翠微搖曳白鳥翔。 -- 出自宋·陳著·老興行慈云醉中
- 首邱存故我,手澤付何人。 -- 出自宋·陳著·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 義氣流行親手足,笑風吹到老須眉。 -- 出自宋·陳著·次韻女淑壽兄詩
- 入山知幾約,手墨未曾乾。 -- 出自宋·陳著·次韻吳竹修發(fā)慈云
- 人生有兄弟,手足相扶持。 -- 出自宋·陳著·先兄至能遠忌丙寅十一月十七日行都謝氏家寓
- 詞章要織組,手有錦繡紋。 -- 出自宋·陳著·應吳伯秀縣尉教鄞學求詩
- 尚有先廬供手實,幸叨儒籍免身傭。 -- 出自宋·陳著·次韻趙景文見寄
- 余言不可寫,手拍闌干猛,云飛風滿山,萬動歸一靜。 -- 出自宋·陳著·游慈云似齡叟
- 史公起東粵,手揭荊、高幕。 -- 出自近代·柳亞子·有悼二首,為徐伯蓀烈士作
- 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織女嫁牽牛。 -- 出自唐·顧況·杜秀才畫立走水牛歌
- 不知何道士,手把靈書卷。 -- 出自唐·顧況·山春洞
- 山上亂云隨手變,浙東飛雨過江來。 -- 出自唐·殷堯藩·喜雨
- 不應緣事事,手自廢談圍。 -- 出自宋·宋祁·送格堯臣
- 回纖腰,出素手,髻墮鬢傾釵欲溜,為君歌舞君飲酒。 -- 出自宋·張耒·白纻詞二首效鮑照
- 誰能陟其巔,手攬湖龍鞚。 -- 出自宋·張耒·神運殿望香爐天池等峰晚宿官廳明日早發(fā)
- 遠水迢迢分手去,天邊山色待人來。 -- 出自唐·皇甫冉·舟中送李八(得回字)
- 欲回頭兮揮手,便辭家兮可否? -- 出自唐·皇甫冉·送陸潛夫往茅山賦得華陽洞
- 目不識牛桑,手不親犁鋤。 -- 出自宋·王令·夢蝗
- 安得蓋棺去,手足同一斂。 -- 出自宋·王令·夜坐
- 又聞當世大手筆,磊砢詩句相撐支。 -- 出自宋·王令·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
- 我愿參眾民,手足搖婆娑。 -- 出自宋·王令·再寄滿子權二首
- 誰棄千金出手收,足踏萬里避奔走。 -- 出自宋·王令·賦黃任道韓干馬
- 唐室無臣覆手移,坐看悍媼制庸兒。 -- 出自宋·王令·題天長縣蘇太尉廟
- 老不愛文空手出,從今煩為蓄仙方。 -- 出自宋·杜耒·題陳宗之
- 足下金鑮履,手中雙莫邪。 -- 出自魏晉·張華·輕薄篇
- 幾度試香纖手暖,一回嘗酒絳唇光。 -- 出自唐·和凝·山花子·銀字笙寒調正長
- 富貴暫饒先手,唏盡草頭秋露,掩鼻出東山。 -- 出自宋·毛滂·水調歌頭·金馬空故事
- 況是已經仙手和,點頭空使角冠斜。 -- 出自宋·魏野·三峰王耿殿丞將移陜下通理先已同袁刑部以唱
- 試尋高處,攜手躡屐上崔嵬。 -- 出自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今日俄重九
- 他年從事賢,手板空倒持。 -- 出自宋·韓元吉·遺直堂六首
- 何時巨靈引手擲汝八荒外,舉頭直見天穹窿。 -- 出自宋·韓元吉·龜峰行
- 少日河東賦手,醉里新豐對草,談笑上金臺。 -- 出自宋·劉辰翁·水調歌頭·鶴會正陽後
- 曾與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龍。 -- 出自宋·劉辰翁·西江月·曾與回翁把手
- 舊日諸賢攜手恨,匆匆。 -- 出自宋·劉辰翁·南鄉(xiāng)子·寬處略從容
- 仙子鋤云親手種。 -- 出自宋·張炎·蝶戀花·仙子鋤云親手種
- 壁上榮啟圖,手里黃石編。 -- 出自明·袁宏道·擬古樂府(有序)
- 落日平原拍手呼,畫中神俊世非無。 -- 出自清·譚嗣同·題宋徽宗畫鷹
- 應和朝云垂手語,肯嫌夜色斷刀光。 -- 出自唐·鮑溶·暮春戲贈樊宗憲
- 酷愛似看名手畫,難題卻憶古人詩。 -- 出自宋·丁謂·山
- 適用每慚龜手伎,全生真賴馬蹄篇。 -- 出自宋·韓維·答外孫楊承務
- 共說西園攜手處,小橋深竹連苔色。 -- 出自宋·呂渭老·滿江紅·笑語移時
- 枝上月,誰攜手。 -- 出自宋·呂渭老·千秋歲·寶香盈袖
- 嗚呼寶刀在手無能為,不知去后郁郁令思。 -- 出自宋·蘇泂·金錯刀行
- 秋何負,持螯手。 -- 出自宋·方岳·滿江紅·且問黃花
- 腸斷向來攜手地。 -- 出自宋·方岳·玉樓春
- 誰令哀鴻號,手足痛入髓。 -- 出自宋·方岳·答費司法
- 不奈花時兩手閒,共攜詩硯對孱顏。 -- 出自宋·方岳·次韻行甫小集平山
- 寧知鬼見拍手笑,曾不一瞬云埋阡。 -- 出自宋·方岳·山中甃墳外弟程魁有詩次韻
- 秋聲入雨聽,手攜墻下竹。 -- 出自宋·方岳·題王尉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