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在第8個字的詩句
或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巖邊坐盤石。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幽僧時相偶,仙子或與晤。 -- 出自唐·皎然·別山詩
- 誰知未滿三十載,或有異人來間生。 -- 出自唐·歐陽炯·題景煥畫應天寺壁天王歌
- 國士誰知我,鄰家或侮予。 -- 出自宋·楊億·愛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
- 畢竟豈如村野老,或爾富民城郭居。 -- 出自宋·張舜民·送薛昌朝赴太原幕府
- 淙淙三十六,枝分或櫛比。 -- 出自宋·張舜民·溫泉
- 邇來相傳貴不玉,或侈金屏夸繡縟。 -- 出自宋·陳郁·得琴硯古雅堂
- 霜鱸尚頃針,土負或黏塊。 -- 出自宋·葛立方·余居吳興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拿小舟載魚鱉蝦
- 驚疑或依蒲,喜躍或生喝。 -- 出自宋·葛立方·余居吳興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拿小舟載魚鱉蝦
- 雖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 -- 出自宋·洪邁·贈覺師
- 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處非一途。 -- 出自宋·李呂·遣興
- 要當險易隨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 -- 出自宋·李呂·次韻令裕言詩
- 平生所厚人,過門或電制,嘗聞貴易交,一命已變節。 -- 出自宋·李呂·酬令裕見寄之什
- 高吟時舉白,戲語或題紅。 -- 出自宋·劉子翚·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
- 會須酌此同翱翔,或凌剛風九天上,或泛弱水三山傍。 -- 出自宋·劉子翚·寄茶與二劉
- 客至徑設醴,詩來或操觚。 -- 出自宋·張元干·奉酬陳端中明府長韻
- 繡輿從以斑斕裾,或拜或立或步趨。 -- 出自元·楊維楨·蔡君俊五世家慶圖詩
- 丹山五色鳳,千歲或一鳴。 -- 出自元·楊維楨·丹山鳳
- 埋沒胡塵二百年,或落農家舂作臼。 -- 出自明·王叔承·石鼓歌
- 或登云門探禹穴,或上雁巖聞天雞。 -- 出自明·楊基·送李琴川謫臨海
- 翻思他人意,與我或不殊。 -- 出自唐·劉駕·出門
- 放懷還把杖,憩石或支頤。 -- 出自唐·齊己·赴鄭谷郎中招游龍興觀讀題詩板謁七真儀像因
- 觸石終無跡,從風或有聞。 -- 出自唐·齊己·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閑云
- 云門應近寺,石路或穿松。 -- 出自唐·齊己·送乾康禪師入山過夏
- 好鶴曾為客,真龍或作蛇。 -- 出自唐·齊己·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 隨波應到海,沾雨或依塵。 -- 出自唐·薛能·詠柳花
- 役牽方遠別,道在或先迷。 -- 出自唐·獨孤及·江寧酬鄭縣劉少府兄贈別作
- 調高時慷慨,曲變或凄清。 -- 出自唐·劉孝孫·詠笛
- 九派期方越,千鈞或所輕。 -- 出自唐·裴耀卿·敬酬張九齡當涂界留贈之作
- 喧呼谿鳥驚,沙上或騫翥。 -- 出自唐·沈頌·早發西山
- 坐愛時褰幌,行藏或駐車。 -- 出自唐·梁锽·聞百舌鳥
- 劃然放縱驚云濤,或時頓挫縈毫發。 -- 出自唐·魯收·懷素上人草書歌
- 清風時偃草,久旱或為霖。 -- 出自唐·竇常·奉使西還早發小澗館寄盧滁州邁
- 明朝無一事,脫屣或登仙。 -- 出自宋·鄭獬·挽仁宗皇帝辭五首
- 又無小吏操筆揮,或可寫留慰朝饑,二者不遂其齎咨。 -- 出自宋·鄭獬·還汪正夫山陽小集
- 喜見漢衣冠,叩首或欷噓。 -- 出自宋·鄭獬·奉使過居庸關
- 短效時令獻,微躬或見哀。 -- 出自宋·強至·上運使工部
- 從此遺形骸,留饌或脫粟。 -- 出自宋·強至·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
- 家人畏山氣,一日或數飯。 -- 出自宋·強至·別筠陽
- 春風動花雨,枝上或涓滴。 -- 出自宋·強至·入山謁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書即時事
- 其間萬事亦頗僻,或過不及誰與繩。 -- 出自宋·強至·通判國博中齋詩
- 交親每問訊,愛者或見憂。 -- 出自宋·強至·予初春被病中夏少間勉入省局偶成二十二韻
- 世好元難合,便甘或棄辛。 -- 出自宋·強至·仲靈禪師以詩見邀輒走筆依韻附還使奉和
- 學官程諸生,題品或義卓。 -- 出自宋·強至·走筆成一篇答徐君先輩見寄
- 海宇屬無虞,天工或曠職。 -- 出自宋·強至·賀陳右司生辰
- 山云出為洞口雨,或時散作巖下陰。 -- 出自宋·強至·棲云閣
- 氣寒期念黍,聲在或知桐。 -- 出自宋·強至·上知府少卿
- 黃埃朽壤間,所得或片瓦。 -- 出自宋·強至·石亢之出銅雀臺硯相示信筆題其后
- 縱酒時遺幘,逢人或懶鞋。 -- 出自宋·強至·依韻答公節
- 幸而并世生,千里或相去。 -- 出自宋·強至·依韻答吳殿丞應之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