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或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州縣徙勞雖已厭,置郵傳命或非真。 -- 出自宋·孔武仲·詩答李時發見賀書省除命渠云嘗言矣
- 秋水暮天長一色,渚鷗沙雁或雙飛。 -- 出自宋·孔武仲·題介之小閣
- 極憐撐住即從古,正恐崩頹或自今。 -- 出自明·王守仁·蟂磯次草泉心劉石門韻
- 江昏潭火何從起,歲旱豪牛或可沉。 -- 出自宋·蔡肇·游浮玉三首
- 自憐涉世每多艱,事一縈心或厭煩。 -- 出自宋·陳文蔚·和徐子融韻
- 欲問先生游歷處,庭前老樹或能言。 -- 出自宋·方公權·城山拜林艾軒
- 飽禁夜雨元非惡,暗受春風或未知。 -- 出自宋·方回·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
- 煎膏軟玉定虛語,猘犬所傷或可痊。 -- 出自宋·郭印·食蝦蟆詩
- 自然形質異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 出自宋·胡某·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承德壽宮命捕金銀魚
- 長年行役雖勞事,勝日登蝌或相補。 -- 出自宋·黃彥平·驟雨宿香步
- 蛩身弓起如蟹踞,不拘五色或麻頭。 -- 出自宋·賈似道·論蟹踞形
- 更遠不過三埂里,或有攻圍或鏖擊。 -- 出自宋·李復·兵餽行
- 在家孤苦恨竛竮,軍前死生或同處。 -- 出自宋·李復·兵餽行
- 紹興辛巳淮楚功,紛紛予奪或異同。 -- 出自宋·林亦之·邑大夫范丈寵示廣陵余事泠然誦之歷歷慘惻如
- 銜尾洋洋石上鐫,或依于藻或依蓮。 -- 出自宋·劉叔子·觀石魚嗣劉忠順韻
- 舊來論議多遺落,新出傳聞或異同。 -- 出自宋·呂祖謙·蘇仁仲計議挽章二首
- 胡雛何知蓄狂謀,天其啟我或在此。 -- 出自宋·沈繼祖·上章帥侍郎
- 等閑莫露鞭笞手,準擬羝羊或敗群。 -- 出自宋·釋寶曇·寄張欽夫知嚴州
- 坡仙未死人安在,處士歸來或有盟。 -- 出自宋·釋寶曇·武林病中作
- 且等且等,等到彌勒下生時,或然等得也不定。 -- 出自宋·釋了惠·又布袋贊
- 野水舟橫芳草渡,人來舞棹或呈橈。 -- 出自宋·釋師一·頌古十八首
- 散落湘吳無定所,或寄平川或洲渚。 -- 出自宋·釋文珦·鳴雁行
- 此日中原全拱北,異時深谷或為陵。 -- 出自宋·釋文珦·觀禹貢九州歷代帝王國都地理圖
- 飯為韻清常倍食,酒因味爽或添巡。 -- 出自宋·釋文珦·食苦筍
- 在彼在此兮初無朕跡,或舒或卷兮水赴他溟,遐想高躅兮實我法在。 -- 出自宋·釋智遇·雪竇顯禪師贊
- 當時臨際辭黃蘗,或指河南或河北。 -- 出自宋·釋重顯·歌寄留英禪德
- 曹山透見滲漏,被見聞覺知或殺。 -- 出自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 以道泛觀未切著,得時而行或曲卷。 -- 出自宋·蘇頌·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 若天造而神設兮,豈民力之或煩。 -- 出自宋·孫因·越問·良牧
- 寸壤不容隙,僅能充歲糧,間或容墮孏,曷能備兇癢。 -- 出自宋·田況·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八日太慈寺前區市
- 信哉山澤通一氣,激而行之或可使。 -- 出自宋·王阮·洞庭題詠十一首·小湖寺
- 九原寂寞不可作,一水縈回或在茲。 -- 出自宋·王阮·蘭亭一首
- 紅紫紛紛難共席,芝蘭冉冉或同舟,洛陽花譜今存否,借問誰居第一流。 -- 出自宋·王洋·以前韻再繼五絕
- 縱有是師無是士,聞者一笑或掩耳。 -- 出自宋·王洋·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 一朝百室困干戈,在十于今或去五。 -- 出自宋·王洋·謝人寄茶
- 支杖緩行真野逸,擁爐端坐或禪逃。 -- 出自宋·蕭之敏·天池圣燈
- 人稀境盡絕塵埃,野客尋源或到來。 -- 出自宋·邢仙老·詩贈晚學李君
- 最宜春風與秋月,忽作冬雷或夏霜。 -- 出自宋·徐僑·和邵康節蒼蒼吟
- 惜哉法書垂世久,妙貼堂堂或見遺。 -- 出自宋·薛紹彭·和米芾李公炤家二王以前貼宜傾囊購取寄詩
- 屈指何止數十人,知及仁守或可保。 -- 出自宋·楊簡·偶書
- 嘗罰於斯庸未當,終然擊柱或爭功。 -- 出自宋·于石·讀史七首
- 扳條采榮遠莫致,夢中往往或見之。 -- 出自宋·于石·答吳子真
- 提壺相勸仍沽酒,扶杖來觀或荷鋤。 -- 出自宋·喻良能·侍太夫人拜掃先塋季直弟有詩因次其韻
- 觸機直前靡顧后,壬人資從或嫌猜。 -- 出自宋·元勛·題白帝廟詩并序
- 善畫無根樹,能抽朦{左月或董}山。 -- 出自宋·翟耆年·題米元暉山水
- 如何夫子欲無言,此理疑其或未然。 -- 出自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
- 筼筜千個不受暑,巖桂一枝或自妍。 -- 出自宋·鄭丙·碧玉軒
- 儻令舐鼎隨雞犬,凡骨從今或可仙。 -- 出自宋·鄒登龍·寄呈后村劉編修
- 官樹鶯啼初系馬,講堂雀下或銜鳣。 -- 出自元·陳基·簡鄭山人
- 或上危梯或倚樓,或轉悲傷或喜笑。 -- 出自明·等慈潤公·長干寶塔放光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