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我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窮途我猶客。 -- 出自元·成廷珪·長江送別圖送周平叔之通州丞
- 天地無情時屢改,江山有待我重來。 -- 出自元·丁鶴年·兵后還武昌(二首)
-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 出自元·方行·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
- 別來十載看圖畫,山自青青我白頭。 -- 出自明·鮑恂·題趙彥徵畫
- 他人哭我我無知,我哭他人我則悲。 -- 出自明·薄少君·哭夫詩百首(錄十首)
- 嵐翠霏霏濕澗蘿,青山應喜我來過。 -- 出自明·陳繼·偶成(三首)
- 好友相邀不用催,況聞君到我須陪。 -- 出自明·程嘉燧·聽曲贈趙五老四首(太倉人。名淮,字長源,
- 故鄉別早話歸遲,何待君言我自知。 -- 出自明·楚石梵琦·懷凈土詩(八首。原一百十首)
-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飛來知我心。 -- 出自明·顧德輝·白云樓歌三疊
- 雙顴豁磊衣衫古,爾雅安閑我不如。 -- 出自明·康海·涇西村見野老邀食
- 天工一夜推送三人音弄入我手,使我一彈一飲自廢蓬蒿中。 -- 出自明·來復·聽斗谷宗侯琵琶歌
- 開門大笑話今昔,君也腰金我黃綬。 -- 出自明·李蓘·京邸會陸道函太守命為長句
- 赤子為龍蛇,蔓于漢以淮,割我城邑圖不祥。 -- 出自明·劉炳·漢之季哀故御史余公闕守舒城死節而作
- 同官十載住京師,一片高情我獨知。 -- 出自明·劉玨·挽夏太常仲昭(二首)
- 伯也從容性非懶,仲也謙恭我東坦。 -- 出自明·劉溥·題鄭迪畫
- 憶在兵曹三四年,君留東署我西偏。 -- 出自明·劉崧·寄萊州太守趙圭玉
- 青春載酒尋君處,君病春殘我亦回。 -- 出自明·盧柟·春晚將還舊業諸公送遠獨方水云以病不至作此
- 十年不見此花開,寶地芬芳我獨來。 -- 出自明·魯山泰公·牡丹
- 弟率男若女,長跪親捧壺:“愿我姑姊百千壽,花前看舞紅氍毹。 -- 出自明·陸之裘·陸義姑姊歌
- 春游吳苑君常慣,雪詠鐘山我自憐。 -- 出自明·馬治·孝常西齋守歲讀王臨川除夜寄舍弟詩愛其詞致
- 少不如人老合休,讀書談道我何憂。 -- 出自明·錢謙貞·懷古堂夏日漫興八首(錄四)
- 曾住鐘山安石里,旁人猶恐我爭墩。 -- 出自明·饒介·病中對梅花一株欣然有作錄似西塾孟載季迪兩
- 懶賦新詩記所經,誰歟能為我歌聽。 -- 出自明·邵寶·次魏士華韻岳州道中
- 他年老作博望槎,往問支機我與子。 -- 出自明·沈春澤·受之貽我盆中古檜報以短歌
- 昨暮日入我當出,今朝日出我當入。 -- 出自明·沈一貫·日出入金門行
- 春風簾幕駐晴云,社酒杯深我對君。 -- 出自明·石珝·社日
- 遙明燈火忽驚疑,一望旌旗我心惻。 -- 出自明·萬表·閔黎吟三首(有引)
- 燕山臺殿雖然好,宣府元來我是家。 -- 出自明·王鏊·十一絕句
- 款關不用通事語,三十年前我漢人。 -- 出自明·王鏊·胡人歸朝歌
- 如何與君生別離,君馬東行我馬西。 -- 出自·王偁·君馬黃
- 此泉如此人不齊,道士弗愛我愛之。 -- 出自明·王履·玉泉院(二首)
- 南峰之上天可捫,清都有無我未聞。 -- 出自明·王履·曾尋落雁峰不知所在疑即南峰異名至此見峰因
- 校書舊物許薦我,君縱殷勤我不□。 -- 出自明·王稚登·昔者行贈別姜祭酒先生(以下青雀集,隆
- 一枕黃粱俱莫問,君依遷客我依僧。 -- 出自明·王稚登·贈長洲蔡明府
- 翠羽每銜花入夢,好風特為我關門。 -- 出自明·西吾衡上·山居雜詩(三首)
- 雁聲客里誰先聽,愁絕惟應我共君。 -- 出自明·徐賁·九月十七日聞雁寄董莊
- 千里西吳一騎輕,君行應是我歸程。 -- 出自明·徐勃·再送伯孺
- 今宵不聞婦人語,明日看花我復來。 -- 出自明·徐學謨·醉中題醉人圖
- 青山若與斯文契,白日寧于我輩延。 -- 出自明·易恒·清明約友游昆山(二十四韻)
- 瀛海丹山君宴坐,劫灰雙徑我徒行。 -- 出自明·愚庵智及·次韻答夢堂法兄
- 嗚呼一歌兮思傍徨,高天為我零寒霜。 -- 出自明·虞淳熙·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 東風消息誰先得,客子光陰我自知。 -- 出自明·張含·除夕次用修韻
- 同是投荒君且住,可能生別我無悲。 -- 出自明·張九一·留別殷仁夫
- 我去兄來住此間,兄今已死我方還。 -- 出自明·止庵法師·悼明徹庵(二首)
- 放歌一曲壯心悲,天涯漂泊我何為! -- 出自明·周是修·一壺酒歌
-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誰。 -- 出自清·愛新覺羅·福臨·順治歸山詩
- 尊主庇民君有道,樂天知命我無憂。 -- 出自宋·蘇軾·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
- 不記相逢曾解佩,甚多情、為我香成陣。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 賦水仙
-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 出自唐·白居易·初貶官過望秦嶺 自此后詩江州路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