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在第12個字的詩句
戍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出自·陸游·十一月四日
-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 出自唐·許渾·金陵懷古
-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 -- 出自宋·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 但有一愁消未得,大兒白發戍邊頭。 -- 出自宋·陸游·秋晚
-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鴉戍堞空。 -- 出自宋·陸游·晚泊
- 一聯輕甲流塵積,不為君王戍玉關。 -- 出自宋·陸游·看鏡
- 大兒新作鶴林游,仲子經年戍吉州。 -- 出自宋·陸游·寄二子
- 束帶敢言趨玉陛,橫戈猶憶戍天山。 -- 出自宋·陸游·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風師歸道中作
- 日暮獨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樓高。 -- 出自唐·朱慶馀·自蕭關望臨洮
- 鳳林關外皆唐土,何日陳兵戍不毛。 -- 出自唐·秦韜玉·塞下
- 鶴伴鳴琴公事晚,鳥驚調角戍城秋。 -- 出自宋·錢惟演·句
- 秋有桑麻生事足,夜無烽火戍樓閑。 -- 出自明·李東陽·送唐都憲出鎮薊州諸關
- 戎門旌節擁高臺,軍士南邊戍未回。 -- 出自明·李東陽·長沙竹枝歌(十首)
- 燕云海闊歸鴻杳,蜀漢城荒戍馬閒。 -- 出自宋·諶祜·句
- 高檻連天望武威,窮陰拂地戍金微。 -- 出自唐·柳中庸·涼州曲二首
- 盟締慈恩十四年,匆匆話別戍梅仙。 -- 出自宋·徐元杰·送陳國珍之官鄱陽
- 莫遣窮歸不知處,秋山重疊戍旗多。 -- 出自唐·趙嘏·歙州道中仆逃
- 織成素雪裁稱身,夫為吳王戍柏舉。 -- 出自宋·謝翱·白紵歌
- 夫君求昏多禮度,三日昏成戍邊去。 -- 出自元·楊維楨·貧婦謠
- 路繞居庸烽火暗,城高山海戍樓寒。 -- 出自明·何景明·武昌聞邊報
-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于戍卒宜。 -- 出自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文翁勸學人應戀,魏絳和戎戍自休。 -- 出自唐·薛能·送崔學士赴東川
- 日暮長亭正愁絕,哀笳一曲戍煙中。 -- 出自唐·吳融·金橋感事
- 鳥在林梢腳底看,夕陽無際戍煙殘。 -- 出自唐·吳融·登鸛雀樓
- 欲下闌干一回首,烏歸帆沒戍煙明。 -- 出自唐·吳融·登漢州城樓
- 沙闊獨行尋馬跡,路迷遙指戍樓煙。 -- 出自唐·楊凝·送客往夏州
- 曾有金樽開兔苑,況無鐵甲戍桑乾。 -- 出自宋·強至·再和
- 君去定應兼二美,軍書暇日戍樓時。 -- 出自宋·強至·送劉嗣復都官赴辟秦州幕府四首
- 后輩但知尊字畫,當年不得戍邊垂。 -- 出自宋·張栻·讀李邕碑
- 天戈何日戮蚩尤,省得營屯戍卒驕。 -- 出自宋·吳泳·和張憲登烏尤山
- 聚落近于邊境接,村墟亦有戍樓橫。 -- 出自宋·趙蕃·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 不見龍蛇飛素壁,只科狐兔戍離宮。 -- 出自宋·杜東·平山堂
- 為細數艱難,滿頭雪白,無奈戍邊苦。 -- 出自宋·李曾伯·摸魚兒·趁西風
- 不原銜枚蔡州去,鐵衣早撤戍邊兵。 -- 出自宋·李曾伯·久雨之余隔窗聞雪簡書院諸丈二首
- 流移更講關防策,預結強丁戍列營。 -- 出自宋·王同祖·秋日金陵制幕書事
- 愁殺閨中年少婦,朝朝空望戍夫還。 -- 出自宋·王同祖·時事感慨
- 喜逐秋風馬后歸,及君猶未戍瓜時。 -- 出自宋·姚勉·和劉山居見惠之什
- 天子未嘗過細柳,將軍尋已戍敦煌。 -- 出自唐·徐鉉·宣威苗將軍貶官后重經故宅
- 夜照路岐山店火,曉通消息戍瓶煙。 -- 出自唐·韓昭·從幸秦川過白衛獻詩
- 獨倚畫屏人不會,夢魂才別戍樓邊。 -- 出自宋·劉兼·春怨
- 鶴伴鳴琴公事晚,烏驚調角戍城秋。 -- 出自宋·劉筠·句
- 旅突倦供樵客桂,官符貪及戍時瓜。 -- 出自宋·宋庠·送貴溪尉周懿文
- 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 -- 出自宋·孔平仲·霽夜
- 山色不隨人事改,水聲長近戍城流。 -- 出自宋·呂定·登彭城樓
- 不如吹入霜天角,尚為君王戍北邊。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 誰送寒聲入夢中,遙知人在戍樓東。 -- 出自宋·黃庚·聞角
- 民風近古藩房肅,邊候無塵戍役休。 -- 出自宋·蘇頌·送薛宗孺通理并州
- 萬里秋風海上生,驅車今復戍檀城。 -- 出自明·陳第·后出塞(以下塞上作)
- 黃沙萬里塞云閑,臘盡交河戍未還。 -- 出自明·陳鶴·詠梅
- 夢入梁園樵采路,覺來身在戍樓中。 -- 出自明·高叔嗣·陽曲灣作二首
“戍”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