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戈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戈戟云橫。 -- 出自宋·葉夢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 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 出自唐·李白·發白馬
- 王庭旅百寶,大貝隨弓戈。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陜州
- 將軍別換馬,夜出擁雕戈。 -- 出自唐·杜甫·日暮
-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 出自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 胡星墜燕地,漢將仍橫戈。 -- 出自唐·杜甫·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賈至)
- 漂梗無安地,銜枚有荷戈。 -- 出自唐·杜甫·征夫
- 久客宜旋旆,興王未息戈。 -- 出自唐·杜甫·散愁二首
- 妖氛擁白馬,元帥待雕戈。 -- 出自唐·杜甫·觀兵
- 難分太倉粟,競棄魯陽戈。 -- 出自唐·杜甫·傷春五首(巴閬僻遠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
- 南國方譴謫,中原正兵戈。 -- 出自唐·白居易·春晚寄微之
- 無勞問蝸角,蠻觸正橫戈。 -- 出自宋·陸游·自詠
- 山中有異夢,重鎧奮雕戈。 -- 出自宋·陸游·異夢
- 秋毫不能忍,平地尋干戈,唾面聽自乾,彼忿自消磨。 -- 出自宋·陸游·聞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
- 吳王好射虎,但射不操戈。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三吳王獵場
- 尤勇攻佛老,奮筆如揮戈。 -- 出自宋·歐陽修·讀徂徠集
- 瑤圖新嗣圣,玉寒久包戈。 -- 出自宋·歐陽修·東合雨中
- 芒動長星帚,親揮卻日戈。 -- 出自宋·楊萬里·高宗圣神武文憲孝皇帝挽詩二首
- 所喜如椽筆,能揮卻日戈。 -- 出自宋·楊萬里·送羅永年歸永豊
- 寶刀留贈長相憶,當取戈船萬戶侯。 -- 出自唐·王昌齡·別陶副使歸南海
-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鏗戈甲聲勞嘈。 -- 出自唐·元稹·相和歌辭·董逃行
- 先生淮海俊,踏地嘗兵戈。 -- 出自宋·范成大·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
- 戀舊爭趨府,臨危欲負戈。 -- 出自唐·劉長卿·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辭前蘇州韋使
- 樓臺俯舟楫,城郭滿干戈。 -- 出自宋·文天祥·平江府
- 歌清管咽歡未極,越師戈甲浮江來。 -- 出自唐·李紳·姑蘇臺雜句
- 朝廷猶禮樂,郡邑忍干戈。 -- 出自唐·羅隱·遁跡
- 魏絳方和戎,先零正投戈,秦人釋重負,道路聞行歌。 -- 出自宋·蘇轍·送陳侗同年知陜府
- 故城埋白骨,遺俗喜長戈。 -- 出自宋·蘇轍·次韻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 去年投虎頭,叩門用干戈。 -- 出自宋·蘇轍·春旱
- 單于拜玉璽,天子按雕戈。 -- 出自唐·盧照鄰·樂府雜曲·鼓吹曲辭·上之回
- 從橫負才略,緩急任干戈。 -- 出自宋·戴復古·廣東漕李實夫四首
- 千山通道路,一雨洗干戈。 -- 出自宋·戴復古·喜聞平峒寇
- 相辭因避世,相見尚兵戈。 -- 出自唐·韋莊·贈薛秀才
- 眼前馀政在,不似有干戈。 -- 出自唐·杜荀鶴·和吳太守罷郡山村偶題二首
- 太白明無象,皇威未戢戈。 -- 出自唐·錢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
- 幾時經霹靂,異代見干戈。 -- 出自宋·梅堯臣·丫頭石
- 大將中流矢,殘兵空負戈。 -- 出自宋·梅堯臣·故原戰
- 囷廩見余積,息戍靡負戈。 -- 出自宋·梅堯臣·和民樂
- 孫氏有吳國,四海未息戈。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吳王獵場
- 到處聞流杵,何時報止戈。 -- 出自宋·陳著·山居避難六首
- 慷慨長興伯,曾揮落日戈。 -- 出自近代·柳亞子·巢南書來,謂將刊長興伯吳公遺集,先期
- 老儒宿學不敢較,左右戈戟縱橫排。 -- 出自宋·張耒·送畢公叔奉詔赴陜西
- 我欲勸公起,拂塵揮舊戈。 -- 出自宋·張耒·劉伯壽秘校
- 禪心如可學,不藉魯陽戈。 -- 出自唐·許渾·晨自竹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
- 萬古河山應有主,頻年戈甲苦相尋。 -- 出自清·顧炎武·白下
- 此時無一盞,何以陷前戈。 -- 出自宋·王令·何處難忘酒十首
- 君顏未回笑,賊首已稱戈。 -- 出自宋·王令·九曲池悼古
- 備物以養己,更用干與戈。 -- 出自宋·陳與義·小閣晚望
- 君上戮力殄分虜,六月戈甲飛冰霜。 -- 出自宋·劉過·呈陳總領五首
- 楚國君臣草莽間,吳王戈甲未東還。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秦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