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在第7個字的詩句
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弟當繼華門,不愧古箕裘。 -- 出自宋·孔武仲·葉師迎娶還吳省親遂之官達州以詩見意
- 平生慣相遇,轉愧坐禪翁。 -- 出自宋·孔武仲·讀經父所作高承制銘因寄之
- 微躬托所厚,慚愧異新知。 -- 出自宋·蔡高·謁館閣??睔W陽公
- 十年三艤棹,永愧北山文。 -- 出自宋·查簽·訪功黃遺墨
- 平生于此辭無愧,不減東京有道碑。 -- 出自宋·晁公溯·費子范以予銘其父墓持錦物相餉盡歸之姑留洮
- 官慚司馬功,學愧齊人詐。 -- 出自宋·晁公溯·聞范道卿將赴試成都作此勉之
- 深懷裹飯去,終愧往來難。 -- 出自宋·陳必復·積潦簡友人
- 尚遲一飯報,又愧五漿先。 -- 出自宋·陳杰·還家父老見迓境上
- 空留文字在,不愧說兼伊。 -- 出自宋·陳杰·孔明
- 只覺衰容增老愧,空煩妙語為噓吹。 -- 出自宋·陳宓·和贊府趙師洪韻
- 每拜名章唯自愧,思慳莫和短篇長。 -- 出自宋·陳宓·謝傅監倉
- 吾曹能辦此,不愧晉林賢。 -- 出自宋·陳宓·納涼
- 我來退食知懷愧,敢對波心蓮子花。 -- 出自宋·陳宓·南唐郡圃
- 我少不努力,常愧夜諷子。 -- 出自宋·陳宓·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棋亭
- 我一見君先自愧,題詩歸擬揭庭隅。 -- 出自宋·陳宓·贈林教諭
- 公馀對此長懷愧,檢點胸中未洗塵。 -- 出自宋·陳宓·題野亭
- 嗟我費耘治,尚愧窗前草。 -- 出自宋·陳文蔚·觀物二首
- 望見云山心已愧,夢登釣石眼為開。 -- 出自宋·陳元晉·甲甲乙酉丙戌四過釣臺有感
- 欣然一會意,所愧非吾丘。 -- 出自宋·戴表元·丙午二月十五日以府檄出宿了巖
- 潔諧竹買鄰,丑愧櫟生生癭。 -- 出自宋·戴栩·賞梅游中塘分韻得影字呈水心
- 封侯未卜常滋愧,一寸程途一寸心。 -- 出自宋·董蘿·寄內
- 雙鳧乘雁常深愧,野馬黃牛亦過憂。 -- 出自宋·杜衍·林下書懷
- 吐出五色絲,無愧三百篇。 -- 出自宋·度正·八月中浣同官會于塵外亭分韻得煙字
- 人窮怕老吾何愧,夏淺勝春古有詩。 -- 出自宋·方回·初夏
- 尚堪紬古玩,只愧乏珍烹。 -- 出自宋·方回·至后承元煇見和復次韻書病中近況十首
- 是身朽腐心無愧,他日誰能踵后塵。 -- 出自宋·方回·別秀亭五首
- 壽登釣渭真慚愧,不學空令有四兒。 -- 出自宋·方回·思家五首
- 俯仰此心了無愧,冷看舉世售梔鞭。 -- 出自宋·方回·次韻酬郝潤甫二首
- 仙忝真應宗,詩愧玄英屬。 -- 出自宋·方回·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 靡滅山林心不愧,豈無窮者勝于通。 -- 出自宋·方回·州學遇劉元煇胡子游二首
- 非人類則已,心愧當自捫。 -- 出自宋·方回·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 晦傳可是終無愧,遁筮誰知晚□佳。 -- 出自宋·方回·送工泰發晦庵書院小學教諭
- 平生事可心無愧,我輩人常氣有余。 -- 出自宋·方回·送金漢臣明府徐蜚英贊府還婺源
- 萬古木綿庵,不愧趙韓王。 -- 出自宋·方回·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 俯仰欲求無所愧,舉頭惟對月華明。 -- 出自宋·高遁翁·自詠遁翁
- 荏苒去函丈,有愧弟子行。 -- 出自宋·鞏豐·哀呂東萊
- 斐章露肝膽,猶愧多言失。 -- 出自宋·郭印·上李西美制置
- 邦榮身亦榮,無愧古明哲。 -- 出自宋·郭印·送雷公達觀赴召
- 定交酌壽雖所愧,相望蘭桂長清芬。 -- 出自宋·金君卿·留題張氏頤文閣
- 不欺幽獨境,無愧兩儀間。 -- 出自宋·金朋說·閑居吟
- 卵翼與哺育,不愧烏鳥慈。 -- 出自宋·李處權·紀鶴
- 野人不知薄,但愧心美芹。 -- 出自宋·李復·放魚
- 卓爾自名家,無愧城南杜。 -- 出自宋·李衡·贈學者
- 夫子乃名堂,無愧橫案坐。 -- 出自宋·李若水·獄平堂
- 草玄吾不解,空愧子云廬。 -- 出自宋·林昉·遷居
- 見君詩,舌如黐,愧我為人師。 -- 出自宋·林光朝·癡頑不識字歌許歌節來詩有此句因以名篇
- 而我抗塵良自愧,來游只得片時閒。 -- 出自宋·林桷·題太白五松書堂
- 此身歸未去,猶愧暮林鴉。 -- 出自宋·林尚仁·過友人幽居
- 姑今病且死,頗愧婦恩深。 -- 出自宋·林同·婦女之孝二十首·唐氏婦
- 無人同荷鋤,長愧林下景。 -- 出自宋·林亦之·和李監倉欲游臥山以海風大作不果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