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在第7個字的詩句
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自傷臨郡淺,有愧在民深。 -- 出自宋·劉克莊·離郡五絕
- 不能秉彤管,羞愧作詞臣。 -- 出自宋·劉克莊·皇女周漢國端孝公主挽詩二首
- 作有道碑寧免愧,過喬公墓定何時。 -- 出自宋·劉克莊·挽丘大卿二首
- 中郎碑好猶名愧,吏部銘高未免諛。 -- 出自宋·劉克莊·仲晦昆仲求近稿戲答二首
- 繡裳蟬冕叢憂愧,得似先生折角巾。 -- 出自宋·劉克莊·癸丑記顏
- 遺書零落盡,身愧史遷孫。 -- 出自宋·劉克莊·臘月十日至外祖尚書家
- 細評投閣者,大愧墜樓人。 -- 出自宋·劉克莊·綠珠
- 力行所學斯無愧,偶發于詩亦有聲。 -- 出自宋·劉克莊·題方友民詩卷
- 邊頭方募士,自愧已衰殘。 -- 出自宋·劉克莊·腰痛
- 乃知燕刺客,有愧漢謀臣。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博浪壯士
- 諸公自負遺賢愧,此士元無謗國心。 -- 出自宋·劉克莊·題陳遂卿隱居
- 遂令移鼎賊,知愧飾巾人。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龔勝
- 莫年款段馬,有愧少游多。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馬援
- 無端兩丞相,有愧一山翁。 -- 出自宋·劉克莊·題四賢像·魏處士
- 自憐嬰世網,仰愧鴻冥冥。 -- 出自宋·曾幾·初至天臺
- 不同花逞艷,多愧竹垂陰。 -- 出自宋·曾幾·太湖石
- 聞之不敢詰,但愧有祿位。 -- 出自宋·文同·宿東山村舍
- 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 出自漢·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 幾家燃豆泣,知愧脊令無。 -- 出自宋·洪咨夔·方氏棣華桂叢亭各一首
- 有懷胡去國,無愧好還鄉。 -- 出自宋·洪咨夔·送秦祠監還蜀二首
- 我時作守輒自愧,每飯釜有羹堪轑。 -- 出自宋·洪咨夔·食糟行
- 作此欲招隱,翻愧林泉人。 -- 出自宋·蔡襄·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
- 薄游何所愧,所愧在閑居。 -- 出自唐·儲光羲·閑居
- 空遲偶詞賦,所愧比園廬。 -- 出自唐·儲光羲·朝邑蔡主簿期不會二首
- 吟之向禪藪,反愧幽松聲。 -- 出自唐·皎然·答蘇州韋應物郎中
- 投閣寂寥深自愧,抱關憔悴擬何如。 -- 出自宋·楊億·集賢宿直寄中書李梁二舍人
- 文陛彯纓空自愧,香山蠟屐與誰登。 -- 出自宋·楊億·梁大諫自鳳翔乞留臺寄詩言志次韻酬之
- 絕聞空獄奏,深愧片言人。 -- 出自宋·楊億·獄多重囚
- 會當還此笏,不愧葛天民。 -- 出自宋·葛立方·和新城旅店壁間韻
- 方詩終不稱,永愧賦瓊玖。 -- 出自宋·洪邁·次韻夢得見示長篇
- 遠師淵明意,不愧靈魂。 -- 出自宋·洪邁·題臨賦軒
- 林宗負全節,無愧冢中銘。 -- 出自宋·黃公度·挽張直講圣行二首
- 汗青他日傳,不愧柏舟詩。 -- 出自宋·黃公度·挽朱師禹母二首
- 越俎代庖真有愧,逢場作戲本無心。 -- 出自宋·黃公度·再用韻書懷
- 我雖以慈受,汝愧寧可雪。 -- 出自宋·李呂·戒蠅
- 鐘聲隔林寺,慚愧有幽棲。 -- 出自宋·劉子翚·次韻文殊五言
- 田蕪未能歸,慚愧通隱翁。 -- 出自宋·王之道·寄題魯如晦需堂
- 把玩乞菊章,頗愧前篇非。 -- 出自宋·王之道·和沈元吉與唐用崔乞菊
- 尚憐廣西弟,有愧顏家兄。 -- 出自元·楊維楨·覽古四十二首 其四十二
- 我歌古義烈,豈愧宮門剄? -- 出自元·楊維楨·姚家有牙將
- 尚憐廣西地,有愧顏家兄。 -- 出自元·楊維楨·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
- 憐君遠相寄,多愧野蔬粗。 -- 出自唐·齊己·謝人寄南榴卓子
- 心往跡未并,慚愧山上草。 -- 出自唐·獨孤及·早發若峴驛望廬山
- 已憐梁雪重,仍愧楚云繁。 -- 出自唐·吳融·花村六韻
- 縱然懷豹隱,空愧躡鹓行。 -- 出自唐·趙彥昭·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燕應制
-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 出自唐·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 仰天歌圣道,猶愧乏雕蟲。 -- 出自唐·盧僎·上幸皇太子新院應制
- 叨恩奉蘭藉,終愧洽薰風。 -- 出自唐·周利用·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 不隨淮海變,空愧稻粱恩。 -- 出自唐·張眾甫·寄興國池鶴上劉相公
- 幸承提佩寵,多愧琢磨功。 -- 出自唐·張惟儉·賦得西戎獻白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