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在第7個字的詩句
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始知壯士獨無愧,魯莊嵇紹何以為人為! -- 出自明·劉基·走馬引
- 浩嘆采薇歌,慚愧商山老。 -- 出自明·劉基·感寓(六首)
- 蓬蒿滿六合,慚愧真宰意。 -- 出自明·劉基·雜詩(三十三首)
- 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 出自唐·戴叔倫·梧桐
- 知郎未得去,慚愧石尤風。 -- 出自唐·戴叔倫·送裴明州(一本有郎中徵三字)效南朝體
- 雖然五湖去,終愧磻溪云。 -- 出自唐·陳陶·續古二十九首
- 禮承三公重,心愧二卿祿。 -- 出自唐·權德輿·仲秋朝拜昭陵
- 靜永環中樞,益愧腰下組。 -- 出自唐·權德輿·早夏青龍寺致齋,憑眺感物,因書十四韻
- 辭猶未已,色若愧恥,于是墮者止,偃者起。 -- 出自唐·陸龜蒙·戰秋辭
- 還鄉見鷗鳥,應愧背船飛。 -- 出自唐·李端·聞吉道士還俗因而有贈
- 報國寸心無自愧,呼天浩氣幾時平。 -- 出自宋·無名氏·題旌忠亭
- 今始一相遇,言愧少壯前。 -- 出自宋·梅堯臣·令狐秘丞守彭州
- 終資仁義師,焉愧道德藩。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李君讀余注孫子
- 幸賴白衣人,不愧采盈手。 -- 出自宋·梅堯臣·和江鄰幾有菊無酒
- 還將塵慮滌,自愧冠纓束。 -- 出自宋·梅堯臣·金山芷芝二僧攜茗見訪
- 誰驚二客論,不愧巨源妻。 -- 出自宋·梅堯臣·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與見過
- 且作異土玩,不愧西域筇。 -- 出自宋·梅堯臣·答祖擇之遺新羅墨
- 妾家鄧侯國,肯愧邯鄲姝。 -- 出自宋·梅堯臣·一日曲
- 君今轉遺重增愧,無君筆札無君才。 -- 出自宋·梅堯臣·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
- 竊比於老郊,深愧言過實。 -- 出自宋·梅堯臣·別後寄永叔
- 我不善書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遺。 -- 出自宋·梅堯臣·答宋學士次道寄澄心堂紙百幅
- 況念宿債窘,何愧賤士為。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南玉
- 奉親樂無涯,豈愧祿仕遲。 -- 出自宋·梅堯臣·送施縡秀才下第
- 人夸阿連少,吾愧士衡才。 -- 出自宋·梅堯臣·同希深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成親聯句
- 妻孥每寒饑,內愧劇剜憯。 -- 出自宋·梅堯臣·正仲見贈依韻和答
- 不嗟羈枕孤,不愧棲禽偶。 -- 出自宋·梅堯臣·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懷
- 進道期日隆,無愧金馬下。 -- 出自宋·梅堯臣·師厚生日因以詩贈
- 行應重對策,莫愧漢賢良。 -- 出自宋·梅堯臣·送裴節推歸京
- 吾嗟久為客,卻愧寄荊扉。 -- 出自宋·梅堯臣·晚日
- 竟無粱肉饌,其愧蕭家錄。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答吳長文內翰遺石器八十八件
- 青青謝栽培,豈愧凡草木。 -- 出自宋·梅堯臣·雨中移竹
- 修身與行道,多愧古時人。 -- 出自宋·王禹偁·十月二十日作
- 俯仰之間無所愧,任他人謗似神仙。 -- 出自宋·邵雍·小車吟
- 素業經綸無少愧,全功夫地不虛生。 -- 出自宋·邵雍·依韻和王安之少卿謝富相公詩
- 為謀須求心無愧,作事莫幸人不知。 -- 出自宋·邵雍·首吟
- 見過心可荷,知愧道非淳。 -- 出自宋·邵雍·依韻和三王少卿同過弊廬
- 一弦曾得嵇生愧,三復能令孔子尊。 -- 出自宋·晁補之·閻醇老作默齋
- 但令今可行,勿愧論少卑。 -- 出自宋·朱翌·十月旦讀子美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 俯仰乾坤了無愧,心如枯卉更誰刪。 -- 出自宋·朱翌·書事
- 不才持史筆,有愧但書廚。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何如今守馥,猶愧舊官呼。 -- 出自宋·朱翌·宣城書懷
- 何嘗語丁寧,但愧頭蓄縮。 -- 出自宋·朱翌·初直省宿
- 故人喜領客,內愧積腹臆。 -- 出自宋·陳師道·和黃充實春盡游南山
- 壽語相期滋我愧,醉吟多感有兒賡。 -- 出自宋·陳著·兒侄輩為燕老集石秀叔以詩來和之二首
- 趁筆聊示耳,深愧無精思。 -- 出自宋·陳著·次韻張子開次子試晬
- 終懷勸駕禮,肯愧鹿鳴聲。 -- 出自宋·陳著·乙卯鄉貢鹿鳴宴次韻制使陳方叔勸駕
- 拗境日增多活愧,囂塵天與一貧遮。 -- 出自宋·陳著·丙戌五月朔閒坐偶成
- 遠游必有方,無愧圣人語。 -- 出自宋·陳著·深出贅歸省再往婦氏家
- 我翁視此亦可愧,愧我蕪拙欠發揮。 -- 出自宋·陳著·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
- 有人無限思,慚愧仲長言。 -- 出自宋·宋祁·出城所見賦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