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在第10個字的詩句
愧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我亦負罪臣,視彼才藻愧。 -- 出自宋·晁說之·感懷
- 惜哉計畫疏,為此山河愧。 -- 出自宋·晁說之·河中府古興寄劉壯輿
- 如或騎豬歸,鐵甲遮羞愧。 -- 出自宋·晁說之·恨契詩
- 健吏安知元結事,貪夫愧死伯夷風。 -- 出自宋·劉克莊·三寄簡叔
- 屋漏實臨之,斯言尚無愧。 -- 出自宋·曾幾·次范益謙遷居九江經過上饒見贈韻
- 蕉葉定成噲伍,梅花應愧盧前。 -- 出自宋·曾幾·荔子六言
- 奕葉鈞樞翰墨,寶章何愧諸王。 -- 出自宋·周必大·廣西漕屬呂君祖平以其六世祖文靖公及五世伯
- 向來蓬瀛上,視此毋乃愧。 -- 出自宋·洪邁·寄題分繡閣
- 依蓮暇,聯珠唱玉,應不愧金相。 -- 出自宋·王之道·滿庭芳·翠蓋千重
- 古學儻有成,終身保無愧。 -- 出自宋·張元干·九月一日與王季夷酌別為賦十六韻
- 笑言相答,個中吏隱無愧。 -- 出自金·段成己·大江東去 送楊國瑞西歸
- 獨傳迂叟印,不作俯仰愧。 -- 出自宋·陳造·次韻張守不欺堂
- 於世粗有益,就死可無愧。 -- 出自宋·陳造·病起四詩·四論報
- 貪功謂盜古不予,讀詩愧色浮清涯。 -- 出自宋·陳造·急筆次梁教韻
- 均是為貧人,噫嘻勿羞愧。 -- 出自宋·鄭剛中·寄題李監酒不俗閣
- 桑榆寄晚日,骨髓瑣深愧。 -- 出自宋·鄭剛中·聞杜鵑
- 一涼精神醒,終夕枕簟愧。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種久方來歸,對之顏有愧。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持弧褦襶子,雨汗亦良愧。 -- 出自宋·曹勛·小三郎試院高捷喜成四韻
- 頹波日不反,方跖尚當愧。 -- 出自宋·胡寅·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 治郡羨君端有術,救民愧我獨無方。 -- 出自宋·吳芾·和許守喜雨韻
- 有如汝所存,俯仰似無愧。 -- 出自宋·吳芾·送津兒之官麗水
- 靖退喜公今就第,奔馳愧我未歸田。 -- 出自宋·吳芾·寄周表卿
- 蒹葦已瑤樹倚,瓊琚仍愧木瓜投。 -- 出自宋·王之望·再和制帥
- 惟有一寸心,俯仰要無愧。 -- 出自宋·王之望·書懷
- 異日相從話功業,知無愧色沮剛腸。 -- 出自宋·曾協·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闕二首
- 賓閣顧予若嗟異,贈語愧乏珠瓊瑰。 -- 出自宋·李流謙·送張漢州赴召
- 望合碧云人未至,滯留愧客問行藏。 -- 出自宋·李流謙·蕪湖晚步
- 謫居幸三適,得此更慙愧。 -- 出自宋·樓鑰·白醉
- 當時蹉過足庵,卻來攻愧同龕。 -- 出自宋·樓鑰·題老融畫彌勒
- 平生習氣掃欲盡,只有愧處著力攻。 -- 出自宋·樓鑰·吳少由惠詩百篇久未及謝又以委貺勉次來韻
- 抗章嘆高絕,勇退尤知愧。 -- 出自宋·樓鑰·送劉德修少卿潼川漕
- 落筆君如王勃,屬辭我愧周墀。 -- 出自宋·郭應祥·西江月·歌扇潛回暖吹
- 雖不第甲乙,自謂儻無愧。 -- 出自宋·魏了翁·送二史三兄赴廷對
- 且俾殖利徒,聞風默知愧。 -- 出自宋·真德秀·浦城勸糶
- 要如羔羊直,委蛇自無愧,勿為碩鼠貪,躑躅乃多畏。 -- 出自宋·真德秀·會三山十二縣宰
- 豈尚方之工萃兮,反有愧于西京。 -- 出自宋·岳珂·徽宗皇帝秋賦御書贊
- 請雨賴公誠獨至,回天愧疚我德多涼。 -- 出自宋·陽枋·和楊提刑喜雨
- 猗歟靜壽翁,歸全可無愧。 -- 出自宋·王柏·挽郡博士待班劉公歌
- 只有歸去兮,陶公不爾愧。 -- 出自宋·王柏·和叔崇禽聲放言
- 余波剩沾丐,罔功有余愧。 -- 出自宋·李曾伯·戊申和嘉興守瑞麥行
- 物清我亦清,相對乃無愧。 -- 出自宋·衛宗武·賦西軒竹
- 儻使閱此書,是死有余愧。 -- 出自宋·衛宗武·韓延之
- 三極經綸須是學,一毫愧怍便非人。 -- 出自宋·王義山·和清江韓伯善
- 不見元城不泗州,令發愧汗直如流。 -- 出自宋·姚勉·和劉月湖縣尉
- 醉立海棠風,看山負慚愧。 -- 出自宋·董嗣杲·春游
- 他時勒堅珉,洋洋可無愧。 -- 出自宋·熊禾·三山先賢祠落成八首
- 希元人中豪,未識我深愧。 -- 出自宋·陳深·送許希元尉德清
- 一曲清歌,三千珠履,不愧非潘璧。 -- 出自宋·芮燁·念奴嬌·化工著意
- 僧閒眾所羨,農困吾甚愧。 -- 出自宋·王炎·勸農道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