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在第7個字的詩句
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太虛寂無騰,妙感何絪缊。 -- 出自宋·丘葵·觀物
- 尋春不用苦我感,有酒且須時一中。 -- 出自宋·丘葵·和所盤風字韻
- 一覽欲銷憂,萬感紛如昨。 -- 出自宋·任希夷·讀壬子以前詩
- 抑使后來者,有感于斯文。 -- 出自宋·沈繼祖·送閣學袁尚書帥蜀分得云字韻
- 非是我佛不靈感,故要樓臺一度新。 -- 出自宋·釋道濟·凈慈寺火災
- 牧犢采薪,見而感之。 -- 出自宋·釋文珦·雉朝飛
- 山川雖不改,傷感自難窮。 -- 出自宋·釋文珦·感舊
- 芳菲時節偏多感,無奈歸心逐塞鴻。 -- 出自宋·釋行海·癸酉春僑居無為寺歸云閣以十五游方今五十為
- 信心清凈通靈感,萬病俱銷釋業愆。 -- 出自宋·釋印肅·活人歌
- 現形說法應機感,笑指俱胝百草端。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得此已厚忝,銜感以成詩。 -- 出自宋·舒岳祥·借成喜杉棚成
- 獨涵睿澤在,尚感陽和恩。 -- 出自宋·宋無·建業懷古
- 周南舊老偏摧感,曾是初元奉策臣。 -- 出自宋·蘇頌·慈圣光獻皇后挽辭七首
- 禪扃掩映情多感,藥譜標題品最佳。 -- 出自宋·蘇頌·同賦山寺郁李花
- 應時豈是誠能感,作物宜同易畫坤。 -- 出自宋·蘇頌·和安上弟雨雪應禱絕句
- 客心牢落偏多感,天意融怡漸發春。 -- 出自宋·蘇頌·和富谷館書事
- 則知天地間,相感各以類。 -- 出自宋·孫復·中秋歌
- 茫茫家國偏多感,靜聽漁榔斷續聲。 -- 出自宋·王綸·秦郵晚泊
- 怵惕孝思霜露感,如山降福自穰穰。 -- 出自宋·王仲修·宮詞
- 太守若賢神自感,夜來入夢雪繽紛。 -- 出自宋·翁逢龍·祈雪
- 近來觸景多生感,老去浮名祗浪夸。 -- 出自宋·熊瑞·和胡文友冷齊口號四首
- 泉臺冥漠唯增感,人事安排已十分。 -- 出自宋·薛嵎·近買山范灣自營藏地與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塋
- 郊丘合祛,享意感通。 -- 出自宋·學士院·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 升陛奠玉,誠意感通。 -- 出自宋·學士院·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 仁智所觀自有感,物理天理常參稽。 -- 出自宋·楊祖堯·題漱玉軒
- 富貴難親貧易感,西來方憶曲江公。 -- 出自宋·姚清叔·瑯珰驛
- 應知不空者,物感自如雨。 -- 出自宋·姚舜陟·題常樂寺五云臺
- 寂寞蘭亭空有感,凄涼金谷竟誰夸。 -- 出自宋·余觀復·次韻春日
- 中年謝傅良多感,欲別能忘作惡無。 -- 出自宋·喻良能·送王節推夷仲秩滿赴闕
- 登臨不是多傷感,老卻胸中十萬兵。 -- 出自宋·袁太初·金陵懷古
- 長呈思往事,多感聽哀弦。 -- 出自宋·張師錫·老兒詩五十韻
- 斯圖重展玩,興感思無窮。 -- 出自明·張掞·題趙希遠萬松金闕圖
- 靜觀化道伸,良感幽貞利。 -- 出自宋·章粲·春日憶平陽郡博士大云心兄
- 一見高吟重興感,清名長在木陰濃。 -- 出自宋·章得象·題山宮法安院
- 同宗聞訃尤傷感,老淚無多暗損神。 -- 出自宋·趙時清·挽趙秋曉
- 靈徽匪遐,精誠感通。 -- 出自宋·真宗·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
- 悠悠念群動,百感忽我并。 -- 出自元·黃溍·夜興
- 淮陰古壯士,甚感漂母情。 -- 出自明·戴良·念姊
- 客里登臨俱是感,人間送別不宜秋。 -- 出自元·張昱·贈沈生還江州
- 少年勿動傷春感,喚取青娥對酒歌。 -- 出自元·李材·海子上即事
- 楚洲寒意動,忽感授衣天。 -- 出自明·蔡汝楠·九日登高
- 謫承明主惠,別感故交心。 -- 出自明·陳束·送李郎中謫守吳興兼簡毗陵王別駕予與李邦良
- 只今多少興亡感,湖水蒼茫背郭東。 -- 出自明·程漢·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 道同氣合志相感,雖曠百世如同僚。 -- 出自明·高得旸·錢舜舉寒林七賢圖
- 開秋思無限,重感獨歸人。 -- 出自明·皇甫涍·長安官舍對新月次韻答宜俯
- 勞生觸事易成感,使我泣下沾衣巾。 -- 出自明·九皋聲公·贈駱自然(代人作)
- 二毛聽切潘郎感,九辯哀催宋玉成。 -- 出自明·李士允·聞雁篇
- 忍談富貴徒增感,怕說酸辛只斷腸。 -- 出自明·李禎·至正妓人行(并敘)
- 省中習靜心多感,海上求仙路幾重。 -- 出自明·劉昌·和夏選部齊宿韻(四首)
- 舊游更向新年感,草色青青似杜陵。 -- 出自明·柳應芳·正月十五日同盛太古集雨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