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在第7個字的詩句
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獨歌還太息,幽感見馀聲。 -- 出自唐·張說·岳州夜坐
- 使人對之亦自感,平時乃此窮途號。 -- 出自宋·王令·寄王正叔
- 棄置不復收,嘆感退自旋。 -- 出自宋·王令·對月憶滿子權
- 豈知虎與狼,義感功反集。 -- 出自宋·陳與義·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聞賊革面
- 流年賦分長多感,盡日長思立短亭。 -- 出自宋·寇準·和人春暮
- 病來不飲空凄感,獨繞東籬詠菊花。 -- 出自宋·寇準·九日不飲
- 神女夢靈因賦感,屈平魂怨待招回。 -- 出自宋·錢惟演·宋玉
- 四時催老秋偏感,萬事縈心夜更勞。 -- 出自宋·魏野·和臧奎秋夜書懷
- 宦情老去秋多感,官事忙時夜始閒。 -- 出自宋·韓元吉·夜坐有感寄子云
- 聞說井闌沙語,感念石壕村事,傾耳發(fā)驚霆。 -- 出自宋·劉辰翁·水調歌頭·夜看二星度
- 日月開明,風云感會。 -- 出自宋·張孝祥·踏莎行·時雨初晴
- 自顧摧頹羽,偏感南北情。 -- 出自唐·鮑溶·歸雁
- 居人無故老,倍感別日多。 -- 出自唐·鮑溶·經舊游
- 初因無象外,牽感百憂里。 -- 出自唐·鮑溶·悲湘靈
- 不知無聲淚,中感一顏厚。 -- 出自唐·鮑溶·夏日華山別韓博士愈
- 律以和應,神以感通。 -- 出自唐·包佶·祀風師樂章·迎神
- 莫看白發(fā)興千感,好共朱幡醉一春。 -- 出自唐·朱長文·次韻司封使君和給事寒食城外感事
- 不離荒苑處,偏感異鄉(xiāng)情。 -- 出自宋·徐照·蟬
- 劃地成、宋玉傷感,三閭憔悴。 -- 出自宋·葛長庚·賀新郎·倏又西風起
- 昏黃後,對青燈感慨,白酒悲歌。 -- 出自宋·葛長庚·沁園春·暫聚如萍
- 兩種汞鉛,黃婆感合,如如真虎真龍。 -- 出自宋·葛長庚·滿庭芳·兩種汞鉛
- 到處經行多舊感,等閒談笑亦奇芬。 -- 出自宋·方岳·再用韻酬退庵侍郎
- 儻若攜云光訪,感激難言。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邀姚公書
- 超興非有本,理感興自生。 -- 出自魏晉·慧遠·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
- 守靜不因時物感,西風荒草自蛩聲。 -- 出自宋·陳普·烈女秋
- 二儀交感成祥感瑞,八卦剛柔被俗牽。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遭逢只是因緣感,費力無成枉用忙。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周知物理通還感,俯仰從來有順違。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真鉛歸一體,交感自長生。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丹沙玉石氣所感,融結萬狀非磨鐫。 -- 出自宋·楊時·假山
- 二者無心一有感,自然成聲關在通。 -- 出自宋·曾豐·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
- 靈承上帝,精意感通。 -- 出自隋·佚名·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 宮帷既敞,協(xié)氣感通。 -- 出自隋·佚名·紹熙四年加上壽圣皇太后尊號八首
- 祀呈承明,柔祗感格。 -- 出自隋·佚名·郊廟朝會歌辭方皇樂歌
- 大君有命,財?shù)?span id="vaj11kx" class="hong">感條。 -- 出自隋·佚名·元符祀感生帝五首
- 樂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 出自隋··封泰山樂章·舒和
- 禮以備物,樂以感神。 -- 出自隋··郊廟歌辭·褒德廟樂章·進德
- 索句深宵人寄感,傾杯對坐客多情。 -- 出自·郁達夫·中秋口號
- 目覽臺城墟,心感君王世。 -- 出自宋·張俞·陪孫之翰太傅登成都樓
- 瑞容驚不散,冥感信稀聞。 -- 出自唐·令狐楚·青云干呂
- 歡言方未終,悲感還復始。 -- 出自明·高啟·門有車馬客行
- 相送師歸忽多感,飛云亦戀舊依松。 -- 出自明·高啟·吳僧日章講師赴召修蔣山普度佛事既罷東歸送
- 吏隱兩非空百感,涂窮浪跡亦何哉。 -- 出自宋·晁說之·有感
- 逋亡今五月,百感若為情。 -- 出自宋·晁說之·書事
- 半是苔邊徒有感,全收芋處肯生憎。 -- 出自宋·晁說之·和圓機題草蟲
- 豈但姻婭舊,有感風義敦。 -- 出自宋·晁說之·送公望
- 清時難但已,有感如霜鍾。 -- 出自宋·晁說之·謝程致道監(jiān)丞以秋夜直舍二詩相視并簡蘇在廷
- 漠漠暮云詩興感,依依何日酒樽同。 -- 出自宋·徐元杰·餞江東繡使庸齋趙玉堂二首
- 屢效淵明歸去感,不求赫赫聲名馳。 -- 出自宋·徐元杰·送上饒皇甫宰
- 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 -- 出自宋·劉克莊·沁園春 夢孚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