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在第6個字的詩句
感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薄俗何心議感恩,諂容卑跡賴君門。 -- 出自唐·張祜·感春申君
- 又須寄與,多感多情,道此花開早,未識游蜂。 -- 出自宋·無名氏·折紅梅·隴上殘雪
- 喜賀我皇,有感蓬萊,盡降神仙。 -- 出自宋·無名氏·還宮樂
- 登山臨水昔感別,身作旅人安得宜。 -- 出自宋·梅堯臣·途中寄上尚書晏相公二十韻
- 試知不自量,感涕屢揮摻。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晏相公
- 廣騷常慕屈,感遇亦希陳。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
- 今朝更道舊,感愴各嚬眉。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
-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 出自宋·梅堯臣·冬至感懷
- 嘗觀陳伯玉,感遇三十篇。 -- 出自宋·梅堯臣·回陳郎中詩集
- 豈無異鄉感,感此微物遭。 -- 出自宋·梅堯臣·永叔內翰遺李太博家新生鴨腳
- 一過范陽應感慨,歸來圖畫彼山川。 -- 出自宋·梅堯臣·重送祖擇之北使
- 阮籍本真率,感慨壽不長。 -- 出自宋·梅堯臣·哭尹子漸
- 戊子夏再過,感昔涕交流。 -- 出自宋·梅堯臣·五月二十四日過高郵三溝
- 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學我辭家。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永叔都亭館伴戲寄
- 繁鳴雜螇螰,感愴情不皇。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吳沖卿秋蟲
- 老去對花多感嘆,春來耽酒少康寧。 -- 出自宋·王禹偁·和仲咸杏花三絕句
- 君恩詎可報,感淚涕丸瀾。 -- 出自宋·王禹偁·揚州池亭即事
- 偶來泉畔坐,感興題秋籜。 -- 出自宋·王禹偁·八絕詩白龍泉
- 紅藥篇章應感動,紫泥封檢未生疏。 -- 出自宋·王禹偁·賀范舍人再入西掖
- 燮調賴時相,感應由圣君。 -- 出自宋·王禹偁·和楊遂賀雨
- 蒼茫勞拂拭,感還似陶鈞。 -- 出自宋·王禹偁·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
- 去路不能無感舊,到官爭忍便忘情。 -- 出自宋·邵雍·送王伯初學士赴北京機宜
- 箋云:陰陽初感處,天地未分時。 -- 出自宋·邵雍·箋年老逢春八首·這般意思難名狀
- 稍知田家樂,感此歸意忙。 -- 出自宋·陳師道·秋懷十首
- 謝侯名家子,感慨形苦詞。 -- 出自宋·陳師道·和謝公定觀秘閣文與可枯木
- 冥鴻入層霄,感次萬里翼。 -- 出自宋·陳著·無題
- 新來多少愴感,心怕無情過馬,攀條驚著。 -- 出自宋·陳著·綺羅香·裊入風腔
- 耳畔如今,凄感又添多少。 -- 出自宋·陳著·綺羅香·霽曉樓臺
- 寂寂春光傷感處,瘦來不是沈東陽。 -- 出自宋·陳著·又次韻二首
- 別來坐成久,感激時拊床。 -- 出自宋·陳著·次韻張子華九日長詩
- 契稠無浪語,感舊還酸辛。 -- 出自宋·陳著·用前人示諸兒韻
- 酒散月明多感處,牛山故國正西風。 -- 出自宋·陳著·九月十日鄉人醵飲丹山分韻得東字
- 一番入寺一感愴,細讀古碑端憲文。 -- 出自宋·陳著·蒙齋習庵皆有詩在慈云閣沈端憲又有記文刻石
- 最是幽窗多感處,數聲唳月雁南征。 -- 出自宋·陳著·七月望郡庠賦秋聲詩且欲不犯題字及見所作良
- 公雖不求報,感應乃常理。 -- 出自宋·陳著·書范景山先丈逸事
- 爭芳多暖處,感舊獨幽人。 -- 出自宋·陳著·次韻史芝崖
- 兀坐僧窗增感慨,梁公已矣更誰人。 -- 出自宋·陳著·季秋入城郡入迎鮑王有感
- 窮愁五經笥,感慨八騶呼。 -- 出自宋·宋祁·言志
- 落成今日宴,感舊向來愁。 -- 出自宋·宋祁·滁州趙學士重修懷嵩樓
- 登高大夫事,感物古詩流。 -- 出自宋·宋祁·答翁愈賦卷
- 曩笑長者言,感恨歲時遽。 -- 出自宋·宋祁·感舊送虞曹楊員外
- 別離才幾日,感慨若為情。 -- 出自宋·宋祁·得伯逢書
- 賈誼揚生成感后,沈沙投閣兩銜冤。 -- 出自宋·宋祁·屈原祠
- 河里笛聲頻感慨,江南花樹剩凄涼。 -- 出自宋·宋祁·喜楊德華見過感舊成詠
- 臨觴曷不樂,感此盛與衰。 -- 出自宋·張耒·感春十三首
- 絺衣逼新涼,感此歲云暮。 -- 出自宋·張耒·秋懷十首
- 出處兩無策,感時空慨慷。 -- 出自宋·張耒·秋懷十首
- 歌罷興已闌,感嘆還搔首。 -- 出自宋·張耒·秋懷十首
- 悲歌忽不愜,感嘆涕盈衿。 -- 出自宋·張耒·秋懷十首
- 百年興廢增感慨,當時數子今安在? -- 出自宋·張耒·讀中興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