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在第5個字的詩句
感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客心知易感,路遠奈愁何。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王幾道涂次杏花有感
- 盛衰開落感殘杏,暮春無事羨游絲。 -- 出自宋·梅堯臣·永叔寄詩八首并祭子漸文一首因采八詩之意警
- 華發我何感,洛陽年少時。 -- 出自宋·梅堯臣·和王待制清涼院觀牡丹賦詩
- 豈無異鄉感,感此微物遭。 -- 出自宋·梅堯臣·永叔內翰遺李太博家新生鴨腳
- 天清天順感其和,嘉禾駢枝立如股。 -- 出自宋·梅堯臣·贈陳孝子庸
- 不出只愁感,出游將自寬。 -- 出自宋·梅堯臣·正月十五夜出回
- 如何異鄉感,卻出解空人。 -- 出自宋·梅堯臣·答來上人春日即事
- 豈無懷抱感,為壽酌春醠。 -- 出自宋·梅堯臣·送滕寺丞歸蘇州
- 霜露每懷感,江山空復情。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答達觀禪師穎公
- 周公誠自感,聊復賦鴟鴞。 -- 出自宋·梅堯臣·巧婦
- 祗為憂民感上玄,玉京今日集群仙。 -- 出自宋·王禹偁·壽寧節祝圣壽
- 當時受賜感君恩,藏於篋笥傳子孫。 -- 出自宋·王禹偁·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
- 白發多悲感,皇華倦送迎。 -- 出自宋·王禹偁·官舍偶題
- 早是人多感,那堪春又歸。 -- 出自宋·邵雍·病酒吟
- 我獨抱深感。 -- 出自魏晉·劉楨·贈徐干詩
- 平生不遇感知己,過此身外誰能攀。 -- 出自宋·晁補之·復用前韻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紙貴傳都城之句且
- 楚人方復感時節,申旦不寐同秋蟲。 -- 出自宋·晁補之·秋夜古風
- 風摵摵而感軒兮,雀啾啾而赴楹。 -- 出自宋·晁補之·遐觀棲辭
- 一丘一壑感歸心,過盡青山幾茂林。 -- 出自宋·晁補之·移筭山五杉歸植里弟
- 旅懷終易感,倏起別離情。 -- 出自宋·陳師道·夜雨
- 負笈重來感舊游,流年衰鬢兩經秋。 -- 出自宋·陳師道·再到錢塘呈會宗伯益
- 不因噬指感懷切,肯學嘔心搜句新。 -- 出自宋·陳著·長孺因吾二詩有負米分鄰之語因又次韻餞其歸
- 文脈絲垂感慨深,奎躔今直鄮山陰。 -- 出自宋·陳著·黃子羽山長為不及同山行次余東發別余韻見寄
- 多年只多感,岌岌舊門庭。 -- 出自宋·陳著·次韻齡叟見寄
- 老來危跡感秋蓬,萬事都歸馬耳風。 -- 出自宋·陳著·次韻梅山弟感春
- 后死只多感,獨來能幾時。 -- 出自宋·陳著·到西山懷趙景文似諸孤
- 眼中宿草感懷長,聽徹啼鵑送洛陽。 -- 出自宋·陳著·次韻應誠則次楊君貴來求乃父長卿墓銘
- 棲棲南北感勞生,邱隴田園系客情。 -- 出自當代·錢鐘書·秣陵雜詩
- 張劉觀水感瀾生,不似人心慣不平。 -- 出自當代·錢鐘書·偶書
- 此懷誠自感,何賴怨高秋。 -- 出自宋·宋祁·七月二十七日
- 潘郎最多感,庭樹莫先秋。 -- 出自宋·宋祁·學舍直歸晚霽三首
- 平時猶有感,爾日固迴腸。 -- 出自宋·宋祁·思歸
- 索居易興感,幽抱邈誰晤。 -- 出自宋·宋祁·夜直省舍
- 腸回初有感,耳熱遂成歌。 -- 出自宋·宋祁·覽中丞尚書譙陳二郡新詩
- 廨樹藏環感,因君寄九迴。 -- 出自宋·宋祁·龐秘校掾九江兼歸汝南迎侍
- 公意周盈感,留杯盡夕陽。 -- 出自宋·宋祁·三司晏尚書西園玩菊
- 要是凋年感,能回倦客腸。 -- 出自宋·宋祁·四望亭
- 菱花照鬢感流年,始覺空名盡偶然。 -- 出自宋·宋祁·筆次
- 撫物能無感,年華及始衰。 -- 出自宋·宋祁·寥寥
- 雖懷遲暮感,獨秀亦云異。 -- 出自宋·張耒·秋懷十首
- 人生苦多感,花柳自年年。 -- 出自宋·張耒·春望
- 登臨自多感,何必寄他鄉。 -- 出自宋·張耒·舟行即事二首
- 志士朝聞感歲華,田家候爾知寒事。 -- 出自宋·張耒·寒鴉詞
- 我為離居感身世,援琴西望獨悲歌。 -- 出自宋·張耒·送江瞻道之汝陰尉
- 客思閑易感,歸心去莫招。 -- 出自宋·張耒·潤州書事
- 慷慨誰為感。 -- 出自魏晉·陸機·贈馮文羆詩
- 悲情觸物感。 -- 出自魏晉·陸機·赴洛道中作詩
- 慷慨逝言感。 -- 出自魏晉·陸機·贈弟士龍詩
- 逢秋正多感,萬里別同袍。 -- 出自唐·許渾·曉發天井關寄李師晦
- 因秋倍多感,鄉樹接咸京。 -- 出自唐·許渾·九日登樟亭驛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