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在第4個字的詩句
感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歲華頓感慨,雙鬢何許。 -- 出自宋·王易簡·齊天樂 客長安賦
- 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樓送目。 -- 出自宋·王易簡·慶宮春/高陽臺
- 坐間因感琵琶聲,為托微詞寫深訴。 -- 出自宋·雙漸·豫章逢故人歌
- 謝天地,感虛空,得遇仙師是祖宗。 -- 出自唐·呂巖·敲爻歌
- 復回奏,感恩頓首皆躬袂。 -- 出自宋·巫山神女·惜奴嬌·顯煥明霞
- 有美壯感激,無何遠棲遲。 -- 出自唐·呂溫·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六協(xié)律三十韻
- 勸君休感嘆,與予陶希夷。 -- 出自唐·呂溫·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六協(xié)律三十韻
- 豈是花感人,自憐抱孤節(jié)。 -- 出自唐·呂溫·道州城北樓觀李花
- 忠驅(qū)義感即風雷,誰道南方乏武才。 -- 出自唐·呂溫·題陽人城
- 老懷多感慨,訪古意無窮。 -- 出自宋·王炎·題白蘋亭
- 老懷易感淚汍瀾,塵世分明一夢間。 -- 出自宋·王炎·念舊
- 旅懷多感激,高樹又蟬聲。 -- 出自宋·王炎·過靈塔寺
- 君王多感放東歸,從此秦宮不復期。 -- 出自唐·沈亞之·夢游秦宮
- 恩重空感激,何門誓殺身。 -- 出自唐·姚鵠·感懷陳情
- 志乖多感物,臨眺更增愁。 -- 出自唐·田章·和于中丞夏杪登越王樓望雪山見寄
-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東西竟若何。 -- 出自唐·劉滄·汶陽客舍
- 萬方同感化,豈獨自南蕃。 -- 出自唐·鄭洪業(yè)·詔放云南子弟還國
- 此時懷感切,極目思無窮。 -- 出自唐·許棠·題秦州城
- 昔人懷感處,此地倍魂消。 -- 出自唐·許棠·青山晚望
- 招攜永感雙魚在,報答空知一劍存。 -- 出自唐·曹唐·長安客舍敘邵陵舊宴,寄永州蕭使君五首
- 鳴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隴頭嗚咽多。 -- 出自唐·黃滔·馬嵬二首
- 陳遺飯感,陶侃酒限。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南游何感思,更甚葉繽紛。 -- 出自宋·孟賓于·耒陽杜工部祠堂
- 故臣偏感咽,曾是嘆無三窮。 -- 出自唐·徐鉉·文獻太子挽歌辭五首
- 詩人多感物,凝思繞池塘。 -- 出自唐·徐鉉·賦得風光草際浮
- 此心多感激,相送若為情。 -- 出自唐·徐鉉·送劉山陽
- 群臣共感文明運,況是天言誡懋哉。 -- 出自唐·徐鉉·奉和御制歲日二首
- 詩人多感物,凝思繞池塘。 -- 出自唐·徐鉉·賦是風光草際浮
- 故臣偏感咽,曾是嘆三窮。 -- 出自唐·徐鉉·文獻太子挽歌詞五首
- 我歌空感慨,西北望神京。 -- 出自唐·慕容韋·度揭鴻嶺(漳州)
- 睿情幽感處,應使九泉聞。 -- 出自唐·葉元良·御制段太尉碑
- (《漳江感懷》)暮鳥歸巢急,寒牛下隴遲。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lián)句
- 景強偏感高僧上,地勝能令遠思開。 -- 出自唐·吳越僧·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共六首
- 道化隨感遷,此理誰能測。 -- 出自唐·吳筠·游仙二十四首
- 此嘆因感物,誰能識其端。 -- 出自唐·吳筠·苦春霖作寄友
- 一朝因感激,志學忘寢食。 -- 出自唐·吳筠·高士詠·玄晏先生
- 他鄉(xiāng)饒感激,歸望切祈求。 -- 出自唐·李夐·恒岳晨望有懷
- 騷人多感慨,況故國、遇秋風。 -- 出自元·李齊賢·木蘭花慢 長安懷古
- 對青燈、感慨幾興亡,今猶昨。 -- 出自元·舒遜·滿江紅 小莊有感
- 對良宵感舊,鬢發(fā)蕭蕭嘆潘岳。 -- 出自元·邵亨貞·八歸 庚辰七夕,與衛(wèi)立禮同用此調(diào)
- 蜄精嘗感夢,帝子或逢仙。 -- 出自元·王逢·贈別浙省黑黑左丞國寶自常州移鎮(zhèn)徽州三十韻
- 胞衣內(nèi),感成胎孕,形自結(jié)。 -- 出自元·三于真人·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
- 想卿懷感意,常是夢神京。 -- 出自宋·宋真宗·賜丁謂
- 客心易感須如是,回思故國三千里。 -- 出自宋·田錫·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于郡齋
- 受知益感恩顧深,吟賞請言清麗致。 -- 出自宋·田錫·酬宋湜賈黃中二學士菊花之什兼呈諸廳學士
- 憂緣物感淚沾纓。 -- 出自南北·謝惠連·燕歌行
- 栗林忽感雕陵鵲,云表初過代嶺鴻。 -- 出自宋·劉筠·小園秋夕
- 未知多感多愁客,何處偷尋甕底眠。 -- 出自宋·穆修·江南春
- 因君更感忠虔意,夕蘿翩翩繞帝闈。 -- 出自宋·宋庠·和吳侍郎自陜歸闕
- 撫卷一感傷,兩眼淚潸滴。 -- 出自宋·石介·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