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在第7個字的詩句
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圣世未嘗違物性,飛潛初不間鳶魚。 -- 出自宋·劉克莊·八和
- 志潔真飲露者,性惡似漸滫來。 -- 出自宋·劉克莊·寄題趙尉若鈺蘭所六言四首
- 明時各遂飛潛性,去矣鞭鸞碧落中。 -- 出自宋·劉克莊·餞鄉(xiāng)守宋監(jiān)丞二首
- 鶯閉深籠防鷙性,蝶飛高樹遠危機。 -- 出自宋·劉克莊·貓捕燕
- 明時各適鳶魚性,在野尤和似在朝。 -- 出自宋·劉克莊·和居厚弟一首
- 不隨蒲柳變,索性待梅花。 -- 出自宋·劉克莊·霜菊
- 山林放去全渠性,町疃歸來獲此祥。 -- 出自宋·劉克莊·居厚弟詩將活鹿壽余次韻一首
- 高情分石芥,辣性似徂徠。 -- 出自宋·劉克莊·肅翁餉石門芥菜
- 莫觀于父子,天性有時移。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宜臼
- 因念物稟生,有性各異持。 -- 出自宋·文同·秋居覽景因感所事
- 今耄昔童無異性,世間寒暑任遷流。 -- 出自宋·周必大·本覺長老祖宏為老兄弟寫真求贊次七兄韻
- 剩買魚鹽便爾性,閒隨龜鶴稱吾真。 -- 出自宋·周必大·西美司書賦生瑇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
- 不值熙朝人遂性,果能獨樂此園不。 -- 出自宋·周必大·陳正仲提刑制勘甫畢首過小樓既出新詩仍惠手
- 會心須盡帙,適性莫多杯。 -- 出自宋·洪咨夔·寄題辛氏塵外樓
- 嗟鄰庶品各有性,拘憂適喜無間分。 -- 出自宋·蔡襄·答葛公綽求猿
- 達道見自性,自性即如來。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熾炭一爐真玉性,濃霜千澗老松心。 -- 出自唐·韓偓·奉和峽州孫舍人肇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時
- 若言此物無道性,何意孤生來就人。 -- 出自唐·皎然·洞庭山維諒上人院階前孤生橘樹歌
- 竹生自蕭散,云性常潔白。 -- 出自唐·皎然·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
- 野香襲荷芰,道性親鳧鹥。 -- 出自唐·皎然·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效曹劉體
- 詩情緣境發(fā),法性寄筌空。 -- 出自唐·皎然·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論涅槃經(jīng)
- 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 -- 出自唐·皎然·戛銅碗為龍吟歌
- 詩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靜。 -- 出自唐·皎然·答俞校書冬夜
- 忘歸親野水,適性許云鴻。 -- 出自唐·皎然·夏日集裴錄事北亭避暑
- 幻情有去住,真性無離別。 -- 出自唐·皎然·答道素上人別
- 獨鶴天邊俱得性,浮云世上共無情。 -- 出自唐·皎然·尋天目徐君
- 世上一種人,出性常多事。 -- 出自唐·拾得·詩
- 真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 -- 出自唐·拾得·詩
- 誰知野性真天性,不扣權(quán)門扣道門。 -- 出自唐·鄭谷·自遣
- 分安淡泊全真性,身厭輕肥已半生。 -- 出自宋·潘閬·游龍虎山贈天師
- 南海逸風多失性,東吳喘月不逢醫(yī)。 -- 出自宋·楊億·民牛多疫死
- 莫作動靜觀,止性元不流。 -- 出自宋·葛立方·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
- 馬蹄長道路,鹿性本山林。 -- 出自宋·黃公度·將歸
- 何法共叩微,歸性有順涂。 -- 出自宋·劉子翚·寄魏元履
- 新愁換盡風流性,偏恨鴛鴦不念人。 -- 出自宋·史達祖·鷓鴣天·搭柳闌干倚佇頻
- 野鷗出沒底心性,山禽飛舞猶威儀。 -- 出自宋·汪元量·閬州
- 一笑酬春聊適性。 -- 出自宋·王之道·減字木蘭花·彩幡金勝
- 洛陽風一變,枳性隨人心。 -- 出自元·楊維楨·覽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一
- 抱琴者誰子,夙性貪幽致。 -- 出自明·林鴻·同王六入西山尋白云僧
- 予生況多暇,所性樂山水。 -- 出自明·林鴻·同諸生登絓月蘭若
- 麋鹿自知諧野性,簪圭何用絆虛名。 -- 出自明·林鴻·畢公房
- 已從禪祖參真性,敢向詩家認好名。 -- 出自唐·齊己·酬蜀國歐陽學士
- 不隨喧滑迷真性,何用潺湲洗污聞。 -- 出自唐·齊己·答崔校書
- 飛鷹躍馬實快性,唇腐齒爛空巑岏。 -- 出自唐·盧仝·雜興
- 小時無大傷,習性防已后。 -- 出自唐·盧仝·寄男抱孫
- 鵬騰鰲倒且快性,地坼天開總是閑。 -- 出自唐·盧仝·揚子津
- 爭得巨靈從野性,舊鄉(xiāng)無此擘將歸。 -- 出自唐·薛能·西縣道中有短亭,巖穴飛泉隔江灑至,因成二
- 人看翻進退,鳥性斷西東。 -- 出自唐·薛能·龍門八韻
- 忘懷寄尊酒,陶性狎山家。 -- 出自唐·高正臣·晦日置酒林亭
- 今朝共游者,得性閑未歸。 -- 出自唐·盧象·家叔征君東溪草堂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