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在第7個(gè)字的詩句
得在第七個(gè)字的詩句
- 嘗聞秦帝女,傳得鳳凰聲。 -- 出自唐·李白·鳳臺曲
- 若非是織女,何得問牽牛。 -- 出自唐·李白·白微時(shí),募縣小吏入令臥內(nèi),嘗驅(qū)牛經(jīng)堂下,
- 天命有所懸,安得苦愁思。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永華寺寄潯陽群官
- 真是為君飡不得,書來莫說更加飡。 -- 出自唐·李白·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
- 誰道□□,□系得人心。 -- 出自宋·蘇軾·江城子·膩紅勻臉襯檀唇
- 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龍西沒時(shí)。 -- 出自宋·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 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 -- 出自宋·蘇軾·峴山
- 伸眉一笑豈易得,神之報(bào)汝亦已豐。 -- 出自宋·蘇軾·登州海市
- 美人樂幽獨(dú),有得緣無慕。 -- 出自宋·蘇軾·雨中過舒教授
- 一朝傳兩翅,乃得黏網(wǎng)悲。 -- 出自宋·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 解顏一笑豈易得,主人有酒君應(yīng)留。 -- 出自宋·蘇軾·和蔡準(zhǔn)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
- 公卿故舊留不得,遇所得意終年留。 -- 出自宋·蘇軾·和蔡準(zhǔn)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
- 臨風(fēng)揚(yáng)揚(yáng)意自得,長使宋玉作楚詞。 -- 出自宋·蘇軾·渚宮
- 臨風(fēng)揚(yáng)揚(yáng)意自得,長使宋玉作楚辭。 -- 出自宋·蘇軾·渚宮
- 初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又似煮彭?越,竟日嚼空螯。 -- 出自宋·蘇軾·讀孟郊詩二首
- 予在岐下,亦嘗得食一枚。 -- 出自宋·蘇軾·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 真態(tài)香生誰畫得,玉如纖手嗅梅花。 -- 出自宋·蘇軾·四時(shí)詞
- 感時(shí)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
- 嗟我復(fù)何為,相得歡有余。 -- 出自宋·蘇軾·送岑著作
- )等是浮休無得喪,粗分憂樂有閑忙。 -- 出自宋·蘇軾·景純復(fù)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父同年之契一言
- 公侯欲識不可得,故知倚市無傾城。 -- 出自宋·蘇軾·次韻僧潛見贈
- 惟應(yīng)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 出自宋·蘇軾·和李太白(并敘〔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今刪
- 西南固多士,君得二子余。 -- 出自宋·蘇軾·送鄧宗古還鄉(xiāng)
- 所亡嗟無幾,所得不啻酬。 -- 出自宋·蘇軾·和劉長安題薛周逸老亭周最善飲酒未七十而致
- 軒然就一笑,猶得好飲力。 -- 出自宋·蘇軾·聞公擇過云龍張山人輒往従之公擇有詩戲用其
- 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兇年。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老非懷土情相得,病不開堂道益尊。 -- 出自宋·蘇軾·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shí)臥病退院
- 一笑相逢那易得,數(shù)詩狂語不須刪。 -- 出自宋·蘇軾·與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
- 何當(dāng)血肉身,安得常強(qiáng)健。 -- 出自宋·蘇軾·無題?此為白居易詩?
- 相望五百里,安得自其牖。 -- 出自宋·蘇軾·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余與可既歿追和其韻
- 復(fù)推元祐冠,蓋得永昭全。 -- 出自宋·蘇軾·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 天邊鴻鵠不易得,便令作對隨家雞。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
- 真態(tài)生香誰畫得,玉如纖手嗅梅花。 -- 出自宋·蘇軾·四時(shí)詞四首
- 我詩為閑作,更得不閑語。 -- 出自宋·蘇軾·徐大正閑軒
- 夢中神授心有得,覺來信手筆已忘。 -- 出自宋·蘇軾·贈寫御容妙善師
- 我久臨池?zé)o所得,愿觀遺法快沉冥。 -- 出自宋·蘇軾·寶墨亭
- 吾儕一醉豈易得,買羊釀酒従今始。 -- 出自宋·蘇軾·送顏復(fù)兼寄王鞏
- 紛紛少年場,猶得見此老。 -- 出自宋·蘇軾·哭刁景純
- 喜聞新國政,兼得故人書。 -- 出自宋·蘇軾·和孫叔靜兄弟李端叔唱和
- 江湖涉浩渺,安得與之偕。 -- 出自宋·蘇軾·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長官到晚不及見復(fù)來
- 誰從五竺國,分得一枝來。 -- 出自宋·蘇軾·慈云四景娑羅樹
- 寒松無時(shí)花,安得插髻鬟。 -- 出自宋·蘇軾·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yùn)判
- 知君非金石,安得長托附。 -- 出自宋·蘇軾·和陶神釋
- 邊風(fēng)事首虜,所得蓋ㄠ麼。 -- 出自宋·蘇軾·送蔣穎叔帥熙河
- 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 -- 出自宋·蘇軾·送小本禪師赴法云
- 臣等忝與賤工,得親壯觀。 -- 出自宋·蘇軾·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
- 殷勤竹林詠,猶得比晁山王。 -- 出自宋·蘇軾·初貶英州過杞贈馬夢得
- 無華豈易識,既得不自隨。 -- 出自宋·蘇軾·送程之邵簽判赴闕
- 佳本盡從方外得,異香多在月中聞。 -- 出自宋·蘇軾·萬菊軒
- 黃家小兒名拾得,眉如長松眼如漆。 -- 出自宋·蘇軾·贈山谷子?此詩當(dāng)為陳師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