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得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我之佛法是無為,何故今朝得有為。 -- 出自唐·利涉·譏韋玎吟以韋字為韻
- 留不住,去不悲,醯雞蜉蝣安得知。 -- 出自唐·虞有賢·送臥云道士(一作魚又玄,題云題柳公權書度
- 五十余年四海清,自親丹藥得長生。 -- 出自唐·嵩岳諸仙·嫁女詩
- 當默當言俱無任,塵埃何由得到身。 -- 出自宋·陳嶠·題公署
- 良匠用材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 -- 出自唐·周樸·福州神光寺塔
- 況人生為學,百年在幼,田家得計,一歲惟春。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壽可行弟,次其見壽韻
- 只今日投簪,經年閉戶,便自得天趣。 -- 出自元·許有壬·摸魚子·買陂塘旋載楊柳
- 問田間消息,年年氣象,更催得、秋成早。 -- 出自元·許有壬·水龍吟 喜雨用鄭彥章韻
- 公因題之曰圭塘款乃,是池得佳名矣。 -- 出自元·許有孚·摸魚子 并引 至正戊子秋,吾兄中丞公以賜
- 是午夢初回,余酲未解,七碗得真趣。 -- 出自元·許楨·摸魚子·買陂塘旋栽楊柳
- 僧窗半日閑中味,只有詩人得必 -- 出自元·李齊賢·鷓鴣天 鶴林寺
- 愛汝題詩枉問安,依依應念得無寒。 -- 出自元·華幼武·用道士韻寄彥忠
- 東南父老憂時切,落日扶藜得重攀。 -- 出自元·王逢·送王季德主事祠南鎮還京
- 緩步迥廓,黃昏淡月,那時相得。 -- 出自元·吳*·柳梢青 至正戊子孟冬,竹莊梅已蓓蕾,因賦
- 自在假身常鍛煉,逍遙真性得推移。 -- 出自元·王哲·望蓬萊·未入道
- 朱雀騰云方出眾,青龍駕霧得高 -- 出自元·王哲·得道陽
- 堪嘆世間迷誤,轉轉增隆,怎得*難。 -- 出自元·王哲·解愁
- 前篇詞意請消詳,這番兒,催得緊。 -- 出自元·王哲·折丹桂 重陽教化集卷之一
- 怪藤條臨濟,饑餐困臥,方會得、個中味。 -- 出自元·曹光輔·水龍吟 附見四印齋本天籟集卷上內。原題云
- 其于善行名言,豐功懋烈,誰得而廢之。 -- 出自元·胡祗*·木蘭花慢 題倪都運南塘蓮社廬山社蘭亭會后
- 想何如靜處,求田問舍,便辭得、功名了。 -- 出自元·張之翰·水龍吟 送程達之萬戶還宣城
- 只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應神機。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 贈鄭松溪
- 玄關悟、到此方知,盲聾耳目,得遇至人開剔。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運氣吞霞
- 搴芳逐具般游歲,潭叟矜夸得圣童。 -- 出自近代·陳三立·壽曾重伯六十
- 謾有兒童夸并駕,更無弟子得升堂。 -- 出自明·貝瓊·苕溪陸文寶挾筆過云間持卷求余言而一時縉紳
- 世間惟我最無愁,才是無愁得自由。 -- 出自宋·何應龍·無愁
- 任待凍云天欲雪,蒙頭不信得知么。 -- 出自宋·趙希逢·和紙衾
- 懷珍空自經三獻,受用何嘗得五車。 -- 出自宋·趙希逢·和禱富沙
- 車塵榾榾慣東西,因覽江山得勝奇。 -- 出自宋·趙希逢·和早春水西
- 掠水驚鴻,尋巢乳燕,云山記得曾相見,可憐踏盡去來枝,寒村漠漠無由面。 -- 出自當代·梁羽生·踏莎行 張丹楓
- 往者如斯隨逝水,后來人應得如心愿。 -- 出自當代·梁羽生·金縷衣
- 自笑無才趨幕府,也從車騎得乘閑。 -- 出自明·沈明臣·從大司馬胡公過睦州道中即事呈徐文長記室
- 鋌鹿偶然完首尾,爛羊多賴得公侯。 -- 出自清·黃遵憲·羊城感賦六首
- 因探易象知深旨,自喜吟高得化機。 -- 出自宋·田錫·幽居
- 見說麻姑頭總白,不知何用得長年。 -- 出自明·袁凱·朝天宮觀方道士所畫三山圖(三首)
- 明月照秋霜,今朝還故鄉;留得頭顱在,雄心誓不降。 -- 出自近代·蔡濟黃·無題
- 咫尺名山時入夢,偶逢佳節得登臨。 -- 出自近代·汪精衛·十四歲作重九游西石巖
- 去年誤作送君詩,卻又論文得幾時。 -- 出自宋·陳藻·送郭定夫往江西二首
- 吾妹嫁時狼狽甚,幸皆存活得年深。 -- 出自宋·陳藻·辛巳歲暮宴陸甥子由家
- 恰似叢林充化士,歷多世態得真禪。 -- 出自宋·陳藻·伯溫索詩賀令姊夫生朝
- 道理初從紙上求,因而處世得優游。 -- 出自宋·陳藻·閱世
- 造物恩私多嵬瑣,始知莊子得真機。 -- 出自宋·陳藻·讀莊子
- 不免舊溪高士笑,天真喪盡得浮名。 -- 出自宋·張詠·途中
- 多賴皇明燭幽遠,兩川無事得生還。 -- 出自宋·張詠·再任益州回留題劍門石壁
- 乘閑擬學沖霄術,九土茫茫得者稀。 -- 出自宋·釋智圓·書山中道士壁
- 而今若撰才名志,更有閑僧得入無。 -- 出自宋·釋智圓·讀孫郃集
- 城旦千條紛未舉,始知黃老得名言。 -- 出自宋·宋庠·受詔論次令文逾月綱條未舉
- 賢路塵消篋謗殘,蕭蕭衰鬢得生還。 -- 出自宋·宋庠·恩忝西掖垣
- 臘腳春槽細溜香,一杯何幸得君嘗。 -- 出自宋·宋庠·和謝酒
- 論筌自識忘筌意,失馬終為得馬祥。 -- 出自宋·宋庠·次韻和新命留臺吳侍郎自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