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庚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 -- 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 聞道神仙亦相過,只疑田叟是庚桑。 -- 出自宋·蘇軾·樓觀(秦始皇立老子廟于觀南,晉惠始修此觀
- 怳然親見古伯陽,袂屬關(guān)尹肩庚桑。 -- 出自宋·陸游·讀老子
- 處處喜晴過甲子,家家筑屋趁庚申。 -- 出自宋·陸游·豐歲
- 積雨恐侵春甲子,昏燈嬾守夜庚申。 -- 出自宋·陸游·春夕睡覺
- 每苦交游尋五柳,最嫌尸祝擾庚桑。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酬徐仲元
- 孰云已出不剽襲,句斷欲學(xué)盤庚書。 -- 出自宋·歐陽修·絳守居園池
- 風(fēng)卷蓬根屯戊己,月移松影守庚申。 -- 出自唐·溫庭筠·山中與諸道友夜坐聞邊防不寧因示同志
- 屈指不堪言甲子,披風(fēng)常記是庚申。 -- 出自唐·羅隱·京口見李侍郎
- 正節(jié)屆清明,蓂開七莢,夢葉長庚。 -- 出自宋·無名氏·木蘭花/玉樓春
- 年長每勞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 -- 出自唐·許渾·贈王山人
- 白首相期翰墨中,衰齡況是甲庚同。 -- 出自宋·韓元吉·熊子復(fù)惠十詩作長句謝之
- 協(xié)氣橫流太白嶺,祥光上屬長庚星。 -- 出自宋·曾豐·壽富陽宰
- 若為寄與江南客,枉是楊梅憶庚郎。 -- 出自宋·晁說之·梨花
- 絳縣人存疑甲子,論衡書就困庚辛。 -- 出自宋·周必大·王季海正言父宣義挽詞
- 不遠(yuǎn)上元新甲子,肯將短筆怨庚寅。 -- 出自宋·葛立方·春日野飲
- 畏壘大穰知不晚,三年端可笑庚桑。 -- 出自宋·王之道·和陳勉仲贈淮西漕吳介之二首
- 安知太白不在此,江東忽見長庚星。 -- 出自明·王叔承·采石磯吊太白
- 重見桐鄉(xiāng)敬朱邑,不須畏疊詫庚桑。 -- 出自宋·陳造·次韻張守勸農(nóng)二首
- 向純厚俗今不美,曾是登山號庚癸。 -- 出自宋·陳造·高頭市
- 已聞華封祝堯帝,豈但畏壘歌庚桑。 -- 出自宋·王之望·次韻陳庭藻赴天申燕詩二首
- 莫訝連宵清不寐,只緣守歲守庚申。 -- 出自宋·樓鑰·正月庚申朔
- 陰伏陽升直泰辰,當(dāng)年猶想降庚寅。 -- 出自宋·趙蕃·呈劉通判
- 徒空至德至大歷,田車竟絕維庚午。 -- 出自宋·趙蕃·叔文再用韻賦詩亦復(fù)用韻答叔文兼呈伯玉昆仲
- 勉取梁公舊衣缽,從今人說兩庚辰。 -- 出自宋·真德秀·泉州貢院舉梁八詠
- 中原格斗何時已,軍儲急須問庚癸。 -- 出自宋·程公許·喜雨上使君
- 七八再逢新甲子,十三重記舊庚申。 -- 出自宋·陽枋·癸守歲職兒桃源黃溪村居
- 歲經(jīng)絳人逾甲子,日逢皇覽揆庚寅。 -- 出自宋·李曾伯·壽蜀帥
- 心印親傳,雨巖來括,寅歲幸無庚子饑。 -- 出自宋·趙希汰·沁園春·持節(jié)浙東
- 追蠡有銘稽甲子,支祈無害念庚辰。 -- 出自宋·陳璧·游泗州龜山寺
- 文章子不減班掾,丘壑吾能過庚公。 -- 出自宋·徐瑞·寄芳洲先生
- 自算天年窮甲子,誰同雨夜守庚申。 -- 出自唐·周賀·贈道人
- 減食為緣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 -- 出自唐·徐夤·鬢發(fā)
- 擬就玄翁分半榻,閒聽秋雨守庚申。 -- 出自宋·樂雷發(fā)·延真道院
- 命薄不嫌增甲子,騷清猶可記庚寅。 -- 出自宋·劉黻·十月十三日
- 種柳醉翁書甲子,紉蘭騷客賦庚寅。 -- 出自明·李濂·解官歸汴初度日作
- 老去唯愁添甲子,年來不獨畏庚申。 -- 出自宋·陳棣·庚申日戲題
- 母死明年爾亦死,盜名猶謂再庚申。 -- 出自宋·方回·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 蓂生九葉慶垂弧,僉將瑞應(yīng)長庚宿。 -- 出自宋·阮文卿·壽趙仙尉
- 眾醉有誰知甲子,獨醒還自記庚申。 -- 出自宋·釋文珦·題逆賈
- 蚤向文科分甲乙,嘗於命歷校庚辛。 -- 出自宋·蘇頌·次韻王伯益同年留別二首·再次前韻
- 是中文字到蝌蚪,補(bǔ)亡應(yīng)得內(nèi)庚篇。 -- 出自宋·吳可·祠古堂詩
- 紀(jì)歲自應(yīng)書甲子,朝元誰共守庚申。 -- 出自元·丁鶴年·自詠十律
- 地遠(yuǎn)每憐蹤跡異,時違應(yīng)念甲庚同。 -- 出自明·金鑾·懷天界珵師
- 帳里流蘇閑甲乙,爐中寒火憶庚申。 -- 出自明·沈一貫·望西城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