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底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海瀾浩蕩連云白,江漢朝宗徹底清。 -- 出自宋·胡銓·熙春亭
- 一春弦管花間鳥,半夜笙歌水底蛙。 -- 出自宋·胡銓·辭朝
- 歲晚卻蒙崑體力,世業(yè)工修鞋底。 -- 出自宋·劉克莊·念奴嬌·少時獨步詞場
-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 出自宋·劉克莊·念奴嬌·小孫盤問翁翁
- 向畫圖上面,十分似個,見端門底。 -- 出自宋·劉克莊·水龍吟·兒童不識樗翁
- 向來寺寺總拘樁,今有不拘樁底寺。 -- 出自宋·劉克莊·鵲橋仙·去年無麥
- 山頭螭首猶蕪沒,那有人觀水底碑。 -- 出自宋·劉克莊·同鄭君瑞出瀨溪即事十首
- 金瓶爛熳簪姚魏,誰問幽蘭澗底花。 -- 出自宋·劉克莊·諸公和差須二詩不已又得二首
- 懸知五鬼為渠崇,不曉三彭有底仇。 -- 出自宋·劉克莊·三和友人有所思韻
- 南轅不涉貪泉境,歸去詩腸徹底清。 -- 出自宋·劉克莊·葉桂發(fā)助教從李用之秘監(jiān)于潮陽李持節(jié)使廣部
- 吾聞葬禮隨豐儉,布被珠襦到底均。 -- 出自宋·劉克莊·贈浦城陳貢士適
- 幽禽竟日引圓吭,脫袴催人有底忙。 -- 出自宋·曾幾·禽聲四首
- 雨聲竹屋曉來急,誤喜全家蓬底眠。 -- 出自宋·曾幾·江漲
- 飛來嶓冢橫空翠,流出滄浪徹底清。 -- 出自宋·曾幾·游滄浪亭詩
- 惟當{言左右尼}圖史,閑日底能消。 -- 出自宋·文同·閑居秋日書事
- 送秋容我無何飲,畦夏憐渠有底忙。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秋日禪房
- 史君筆斡萬牛回,腳底春風舌底雷。 -- 出自宋·洪咨夔·次徐隆慶壽詩韻二首
- 枕幃醖藉風流足,甘放朝來被底衙。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韻荼槱二絕
- 團欒方索日邊飯,契闊已成松底眠。 -- 出自宋·洪咨夔·除夜哭內
- 流蘇百子臥春風,萬慾難供無底壑。 -- 出自宋·洪咨夔·和趙青田燕坐
- 映巖日向床頭沒,濕燭云從柱底生。 -- 出自唐·方干·送孫百篇游天臺
-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氣應歸筆底來。 -- 出自唐·方干·雪中寄薛郎中
- 不知何物為心地,賽卻澄江徹底清。 -- 出自唐·貫休·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
- 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陰冰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 -- 出自唐·韓偓·冬至夜作(天復二年壬書戍,隨駕在鳳翔府)
-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 出自唐·韓偓·三月
- 聊歌一曲與君別,莫忘寒泉見底清。 -- 出自唐·皎然·春夜賦得漉水囊歌,送鄭明府
- 調和雅樂歸時正,澄濾頹波到底清。 -- 出自唐·鄭谷·兵部盧郎中光濟借示詩集,以四韻謝之(一作
- 莫嗟黑發(fā)從頭白,終見黃河到底清。 -- 出自宋·潘閬·句
- 從他流入香塵去,不礙源頭徹底清。 -- 出自宋·陳郁·題林月巖冷泉詩后
- 車欲行兮山路槎牙,舟欲行兮底著平沙。 -- 出自宋·葛立方·九效·鳴窮
- 禪翁笑擁兩朱輪,麈尾蒲團付底人。 -- 出自宋·黃公度·贈泉守趙表之二首
- 吾聞兩臂天下重,馬失四蹄將底用。 -- 出自宋·劉子翚·韓干畫馬闕四足龍眠榻而全之
- 我緣新病仍添懶,君不時來有底忙。 -- 出自宋·劉子翚·次六四叔韻
- 寒余芍藥闌邊雨,香落酴醿架底風。 -- 出自宋·盧祖皋·鷓鴣天·纖指輕拈小砑紅
- 歸時剩語騎鯨老,堅臥無如澗底松。 -- 出自宋·張元干·次韻奉送李季言四首
- 長松千樹擁前榮,虛籟還從樹底鳴。 -- 出自元·張翥·聽松軒為丹丘杜高士作
- 真僧出世心無事,戒得冰壺徹底清。 -- 出自明·林鴻·畢公房
- 只愁妙畫通神去,依舊能生釜底塵。 -- 出自明·王世貞·為錢叔寶題懸罄室
- 祇園桃李花如錦,只為游人特底生。 -- 出自明·王世貞·初自彭城山行聞鶯
- 今朝拓向溪藤上,猶覺秋聲筆底飛。 -- 出自明·徐渭·竹
- 掛向酒樓檐外邊,南市好燈值底錢。 -- 出自明·徐渭·十六夜踏燈與璩仲玉王新甫飲于大中橋之西樓
- 不知千古萬古人,葬向青山為底物。 -- 出自唐·齊己·日日曲
- 滄浪萬頃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 出自唐·齊己·寄谷山長老
- 和僧搶入云中峭,帶鶴驅成澗底孤。 -- 出自唐·齊己·寄顧蟾處士(好于山水)
- 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見底空。 -- 出自唐·吳融·秋池
- 珠釭綴日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晨。 -- 出自唐·盧藏用·夜宴安樂公主宅
- 蘋苔嫩色涵波綠,桃李新花照底紅。 -- 出自唐·萬齊融·三日綠潭篇
- 世人貪利意非均,交送窮愁與底人。 -- 出自宋·石延年·送窮
- 洞庭一夜落清霜,枝上新苞葉底黃。 -- 出自宋·強至·和人食橘
“底”同音字
- 坻
- 岻
- 彽
- 踶
- 鯳
- 棣
- 遞
- 遞
- 釱
- 地
- 墬
- 底
- 的
- 仾
- 低
- 俤
- 偙
- 僀
- 厎
- 呧
- 唙
- 啇
- 啲
- 嘀
- 嚁
- 坔
- 坘
- 埅
- 埊
- 埞
- 堤
- 墑
- 奃
- 娣
- 媂
- 嫡
- 嶳
- 帝
- 廸
- 弟
- 弤
- 怟
- 慸
- 抵
- 拞
- 掋
- 摕
- 敵
- 敵
- 旳
- 杕
- 枤
- 柢
- 梊
- 梑
- 楴
- 樀
- 氐
- 滌
- 滌
- 滴
- 焍
- 牴
- 狄
- 玓
- 珶
- 甋
- 眱
- 睇
- 砥
- 碲
- 磾
- 祶
- 禘
- 秪
- 笛
- 第
- 糴
- 糴
- 締
- 締
- 羝
- 翟
- 聜
- 腣
- 苐
- 苖
- 荻
- 菂
- 菧
- 蒂
- 蔋
- 蔐
- 蔕
- 藡
- 蝃
- 蝭
- 螮
- 袛
- 覿
- 覿
- 觝
- 詆
- 諦
- 詆
- 諦
- 豴
- 趆
- 蹢
- 軧
- 迪
- 逓
- 遰
- 邸
- 鉪
- 鏑
- 鏑
- 阺
- 隄
- 靮
- 鞮
- 頔
- 馰
- 骶
- 髢
- 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𠂖
- 𡰖
- 𤈥
- 𥿄
- 𦵦
- 𨑩
- 𪄱
- 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