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第5個字的詩句
并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翻感惠休并李郭,劍門空處望長安。 -- 出自唐·章孝標·題上皇觀
- 不道才堪并,多緣蹇共同。 -- 出自唐·顧非熊·送友人及第歸蘇州
- 連連貫珠并,裊裊遏云頻。 -- 出自唐·歐陽袞·聽郢客歌陽春白雪
- 欲取閑云并,閑云有去留。 -- 出自唐·喻鳧·題弘濟寺不出院僧
- 壽已將椿并,棋難見局終。 -- 出自唐·喻鳧·玄都觀李尊師
- 強與幽泉并,翻嫌細雨并。 -- 出自唐·劉得仁·賦得聽松聲
- 修心將佛并,吐論與儒通。 -- 出自唐·劉得仁·和范校書贈造微上人
- 只向江南并塞北,酒旗相伴惹行人。 -- 出自唐·段成式·折楊柳七首
- 才甘魚目并,藝怯馬蹄間。 -- 出自唐·段成式·和周繇見嘲(一作和周為憲廣陽公宴見嘲詩)
- 芳姿不合并常人,云在遙天玉在塵。 -- 出自唐·羅虬·比紅兒詩(并序)
- 誰與群峰并,祥云瑞露頻。 -- 出自唐·裴說·終南山
- 明莊節閔并罹殃,命在朱高二悖王。 -- 出自唐·周曇·六朝門三廢帝
- 位望誰能并,當年志已伸。 -- 出自·李中·獻喬侍郎
- 伴吟花莫并,銷瘴藥何如。 -- 出自·李中·和友人喜雪
- 委囑露華并細雨,莫教遲日惹風塵。 -- 出自唐·成彥雄·柳枝辭九首
- 減省雕梁并頭語,畫堂中有未歸人。 -- 出自唐·成彥雄·新燕
- 更奠子將并孺子,為君千載作知音。 -- 出自唐·孫元晏·齊·王倫之
- 吳人來王,并汾懾降。 -- 出自宋·趙湘·宋頌
- 讓美心方并,求疵意本同。 -- 出自唐·陳中師·瑕瑜不相掩
- 對月光宜并,臨池影不孤。 -- 出自唐·錢眾仲·玉壺冰
- (《病中》,并見《江表志》)至人無夢夢不到,天道惡盈盈有余。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畫虎》,并見《吟窗雜錄》)金莖來白露,玉宇起清風。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不共春蘭并,悠揚遠蝶來。 -- 出自唐·無可·菊
- 自有繡襦并甲帳,瑤臺不怕雪霜寒。 -- 出自唐·吳彩鸞·歌
- 德化三王并,威儀百代尊。 -- 出自元·王逢·題馬洲書院
- 星月晶光并,山河帶礪非。 -- 出自元·王逢·聞武昌廬州二藩王渡海歸朝
- 鸚鵡頻伽并孔雀。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幾多青赤并黃白。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不立三光并五獄。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多少凡毛并圣角。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誰論天爵并人爵。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如來大士并緣覺。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也有周秦并漢魏,齊梁晉宋唐宗。 -- 出自元·山主·臨江仙·閑向北邙山下過
- 追念前秦并漢魏,英雄文武金璋。 -- 出自元·山主·臨江仙·冷淡更闌交二鼓
- 古代王侯并將相,空留碑銘標名。 -- 出自元·山主·臨江仙 以上六首邙山偈
- 游歷都京并府郡,更兼縣鎮坊村。 -- 出自元·王哲·臨江仙·游歷都京并府郡
- 放盡山梅并岸柳。 -- 出自元·王哲·減字木蘭花·時當五九
- 遮藏臭腐并堆糞。 -- 出自元·王哲·漁父詠 詠假俏漢
- 原野山川并溪渚。 -- 出自元·王哲·解紅·凍云凝住
- 擺脫浮生并世事,這回前路赴蓬洲。 -- 出自元·王哲·望蓬萊·詞意悟
- 休想瑤臺并閬苑,六家珍寶出天 -- 出自元·王哲·無調名 與丹陽
- 云朋霞友,并歸蓬島瓊路。 -- 出自元·王哲·酹江月
- 好丑*妍并老少。 -- 出自元·王哲·書夜樂 鐘公云,鏡能照他人,不能照自
- *貼中間,并出霞光無價。 -- 出自元·王哲·河傳令
- 元弼前來并兄佐。 -- 出自元·王哲·漁家傲 兄去后贈侄元弼元佐
- 劈暗鑿昏,并出銀霞艷。 -- 出自元·王哲·蘇幕遮 秦渡墳院主僧覓
- 傷重寒風并熱冷,五般無復重侵。 -- 出自元·王哲·菊花天 嗽
- 休論汞鉛并卯酉。 -- 出自元·王哲·蘇幕遮 訓徒眾
- 四宵得得并無寒。 -- 出自元·王哲·憶王孫·四宵得得并無寒
- 貪戀氣財并酒色,不肯上、釣魚舟。 -- 出自元·王哲·集賢賓 鳴鶴馀音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