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在第7個字的詩句
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畫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無處著。 -- 出自宋·蘇軾·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
- 何處春風(fēng)吹曉幕,江南綠水通珠閣。 -- 出自宋·蘇軾·轆轤歌
-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 -- 出自宋·李清照·多麗·小樓寒
- 衷甲昔時聞楚幕,乘城前日記平?jīng)觥? -- 出自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 去年燕子來,簾幕深深處。 -- 出自宋·辛棄疾·生查子
- 嵩煙半卷青綃幕,伊浪平鋪綠綺衾。 -- 出自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
- 不羨君官羨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 出自唐·白居易·醉送李協(xié)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 八月涼風(fēng)吹白幕,寢門廊下哭微之。 -- 出自唐·白居易·哭微之二首
- 乘軒寧見寵,巢幕更逢危。 -- 出自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 何由問香炷,翠幕自黃昏。 -- 出自唐·李商隱·哀箏
- 炎威自避重重幕,清吹時生曲曲廊。 -- 出自宋·陸游·所居堂極涼雖三伏常有秋意也偶得長句
- 正如少陵入嚴(yán)幕,本自不用尚書郎。 -- 出自宋·陸游·題閻郎中溧水東皋園亭
- 獸爐凝冷焰,羅幕蔽晴煙。 -- 出自唐·杜牧·春思
- 香連日彩浮綃幕,溪逐歌聲繞畫樓。 -- 出自唐·杜牧·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樓書懷
- 楚和登臨,正是幕秋天氣,引疏砧,斷續(xù)殘陽里。 -- 出自宋·柳永·卜算子慢·江楓漸老
- 碎霜斜舞上羅幕,燭龍兩行照飛閣。 -- 出自唐·李賀·十月
- 郡齋北軒卷羅幕,碧池逶迤繞畫閣。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寄憶舊游,因作報白君以答
- 銀漢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 出自唐·劉禹錫·罷郡歸洛途次山陽,留辭郭中丞使君
- 泛觴驚翠羽,開幕對紅蓮。 -- 出自唐·劉禹錫·和東川王相公新漲驛池八韻
-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 出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高齋清晝卷帷幕,紗帽接蘺慵不著。 -- 出自唐·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yán)八侍御
- 賦詩析造化,入幕生風(fēng)飆。 -- 出自唐·岑參·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
- 寶檠銀釭,耀絳幕、龍虎騰擲。 -- 出自宋·歐陽修·御帶花·青春何處風(fēng)光好
- 卻思初赴青油幕,自笑今為白發(fā)翁。 -- 出自宋·歐陽修·答西京王尚書寄牡丹
- 云藏白道天垂幕,簾卷黃昏月上弦。 -- 出自宋·歐陽修·樓頭
- 別巢燕子辭簾幕。 -- 出自宋·秦觀·一斛珠·碧云寥廓
- 使君英妙開蓮幕,別駕風(fēng)流出粉闈。 -- 出自宋·秦觀·次韻裴秀才上太守向公二首
- 一霎好風(fēng)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 -- 出自宋·晏殊·浣溪沙
- 光樓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 出自唐·李世民·喜雪
- 卻將香霧寬裁幕,性燥和天總一漫。 -- 出自宋·楊萬里·過青陽縣,望九華山,云中不真。來早大露,
- 周郎昨贊元戎幕,夜眺秦川登劍閣。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周元吉湖北漕司志功堂
- 夏褰?jīng)鰸櫱嘤?span id="hdf9xcz" class="hong">幕,秋摘甘寒黑水精。 -- 出自宋·楊萬里·蒲萄架
- 從軍曉別龍驤幕,六騎先驅(qū)嘶近郭。 -- 出自唐·韓翃·送夏侯侍郎
- 葛衣香有露,羅幕靜無塵。 -- 出自唐·韓翃·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
- 銜書表周瑞,入幕應(yīng)王祥。 -- 出自唐·李嶠·雀
- 羽書資銳筆,戎幕引英賓。 -- 出自唐·李嶠·送駱奉禮從軍
- 沉沉青瑣重重幕。 -- 出自宋·范成大·菩薩蠻·彤樓鼓密催金輪
- 王孫沈醉狨氈幕。 -- 出自宋·范成大·虞美人·玉簫驚報同云重
- 風(fēng)光入網(wǎng)戶,羅幕生繡波。 -- 出自宋·范成大·春思
- 曉風(fēng)凄以寒,簾幕相紛披。 -- 出自宋·范成大·除夜感懹
- 愁多膽怯疑虛幕,聲不斷、暮景疏鐘。 -- 出自宋·周邦彥·月中行/月宮春
- 故人多在芙蓉幕,應(yīng)笑孜孜道未光。 -- 出自唐·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 擁旄出淮甸,入幕征楚材。 -- 出自唐·高適·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 駕肩傍隘道,張幕內(nèi)連楹。 -- 出自唐·李紳·到宣武三十韻
- 衣冠白鷺下,帟幕翠云長。 -- 出自唐·李隆基·千秋節(jié)宴
- 須令牧馬甘踰幕,更遣彎弓不射人。 -- 出自宋·黃庭堅·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 都城礙飛鳥,軍幕臥貔貅。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公定世弼登北都東樓四首
- 東君幸賜與,天幕翠遮紅繞。 -- 出自宋·黃庭堅·逍遙樂·春意漸歸芳草
- 樓閣人家卷簾幕,菰蒲鷗鳥樂灣洄。 -- 出自宋·黃庭堅·出迎使客質(zhì)明放船自瓦窋歸
- 玳筵離隔將軍幕,朱履頻窺處士星。 -- 出自唐·羅隱·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