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第3個字的詩句
常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何當常對先生面,愿借飛鳧日往還。 -- 出自宋·王伯淮·呈德厚宮主先生
-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蓮今現幾千重。 -- 出自宋·王化基·送僧歸護國寺
- 底事常相忍,張家未是賢。 -- 出自宋·王景華·怡怡亭
- 老年常聚首,兄弟共怡怡。 -- 出自宋·王景云·怡怡亭
- 素琴常在御,朝陽鳴簫笙。 -- 出自宋·王洋·弦歌堂
- 但愿常教劉向在,不應異姓敢爭明。 -- 出自宋·王洋·尋趙安道舊居趙與予為昭武隔政交承窗前種竹
- 異時常病涉,舉邑僉矜詫。 -- 出自宋·王洋·安成令以長橋圖來且示王民瞻記喜其有成因短
- 端如常德靜,可警疾步貪。 -- 出自宋·王洋·曾谹父約游南巖短韻奉呈
- 莫恨常無辨,須防辯有魔。 -- 出自宋·王洋·贈辨侍者
- 夢寐常思山水國,登臨今到鳳凰池。 -- 出自宋·溫益·句
- 歸來常有江湖興,遙想鐘聲隔岸撞。 -- 出自宋·吳晦之·憶江湖舊游
- 自非常雛輩,安得參周旋。 -- 出自宋·吳育·承原父子以風凰篇況謹用來韻和酬
- 所以常惺惺,一室神明護。 -- 出自宋·五邁·常惺惺室
- 用拙常存守道心,偷閑片片抵千金。 -- 出自宋·夏龍五·題居室
- 山居常與白云俱,小筑東軒著藥爐。 -- 出自宋·逍遙子·白云庵四首
- 屏居常恨造門疏,覿面真如得異書。 -- 出自宋·謝伋·奉酬洪景伯
- 此心常與天地通,日月神明環內外。 -- 出自宋·徐僑·常自在歌
- 劉伶常備隨身鍤,陶令曾為自挽歌。 -- 出自宋·薛嵎·近買山范灣自營藏地與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塋
- 巖陰常候雨,松色不知春。 -- 出自宋·薛嵎·真隱寺呈延上人
- 平林常常談俚蠻,玉山之產升金盤。 -- 出自宋·楊長孺·句
- 好景常供詩料足,浮生每嘆客愁多。 -- 出自宋·楊公遠·初夏旅中五首
- 瓦盆常貯酒,雪水旋煎茶。 -- 出自宋·楊公遠·四用韻十首
- 頭容常正直,四體莫邪欹。 -- 出自宋·楊簡·蒙訓
- 天闕常時瞻北極,縣圖此處數西峰。 -- 出自宋·余芑舒·天門山
- 步月常相逐,臨溪元不流。 -- 出自宋·俞桂英·人影
- 田塍常滿雨常余,綠遍溪南我獨無。 -- 出自宋·虞似良·橫溪堂春曉二首
- 論事常山蛇,持身玉壺冰。 -- 出自宋·喻良能·留別王嘉叟檢正
- 五夜常自起,簡牘勤披尋。 -- 出自宋·袁燮·贈蔣德言昆仲三首
- 疊翠常回環,寒泉日傾注。 -- 出自宋·袁燮·游寶方山
- 耕織常年弛,干戈甚日停。 -- 出自宋·曾極·五代
- 臘雪常聞百厲銷,今年臘日雪飄飄。 -- 出自宋·張伯玉·臘日喜雪
- 水聲常夜雨,山氣即朝云。 -- 出自宋·張景脩·三賢堂
- 君子常時亦用權,要之此法豈容傳。 -- 出自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
- 所以常閉門,九年唯讀書。 -- 出自宋·張九成·辛未閏四月即事
- 所以常閉門,千載求知識。 -- 出自宋·張九成·庚午正月七夜自詠
- 詩人常說嶺頭梅,往往春風自此來。 -- 出自宋·張九成·庾嶺舊傳有梅往往詩人借此為江南春信予到此
- 無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綿。 -- 出自宋·張師錫·老兒詩五十韻
- 因乖常宴友,自驚久游客。 -- 出自明·張掞·冬齋積雨感懷
- 春來常是見花羞,終日簾垂懶上鉤。 -- 出自宋·張玉孃·春莊凝思
- 人茍常見之,應不指為瑞。 -- 出自宋·張至龍·演雅十章
- 峰巒常帶煙霞色,洞穴渾無斧鑿痕。 -- 出自宋·張志道·白石山
- 一日常百刻,轉若車輪忙。 -- 出自宋·章望之·夏晝
- 二物常汲汲,未嘗少徘徊。 -- 出自宋·章云心·古意十四首
- 逝川常東流,白日易西沒。 -- 出自宋·章云心·古意十四首
- 歲寒常卷珠簾雪,炎暑猶飛白簡霜。 -- 出自宋·趙崇璠·烏臺古柏
- 瑤草常春鶴不駐,松風猶似步虛聲。 -- 出自宋·趙瑞·玉虛宮隱真堂
- 臺近常陰遺法在,樓輝秋萼起人思。 -- 出自宋·趙時韶·余出留遠曾先生門墻因侍留耕先生座間出示有
- 有約常逾歲,相逢未有期。 -- 出自宋·趙希東·懷友李衜行
- 掃門常得風為帚,照夜從教月作燈。 -- 出自宋·趙彥鈕·同友人訪石室
- 徹彼常薦,罄此明誠。 -- 出自宋·真宗·真宗奉圣祖玉清昭應宮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