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第3個字的詩句
常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下客常才不足珍,誰為狗盜脫強秦。 -- 出自唐·周曇·春秋戰國門田文
- 李杜常挨托,孫劉亦恃憑。 -- 出自唐·王仁?!ず褪窈笾黝}劍門
- 迎僧常踏竹間蘚,愛月獨登溪上樓。 -- 出自·李中·思湓渚舊居
- 昔年常接五陵狂,洪飲花間數十場。 -- 出自·李中·思朐陽春游感舊寄柴司徒五首
- 巨浸常牽夢,云游豈覺勞。 -- 出自·李中·送王道士游東海
- 征賦常登限,名山管最多。 -- 出自·李中·貽青陽宰
- 仙山常獨往,騷客自忘憂。 -- 出自唐·徐鉉·送樂學士知舒州
- 民俗常如古,風光最稱秋。 -- 出自唐·徐鉉·送樂學士知舒州
- 陽和常借便,免與素心違。 -- 出自唐·徐鉉·侍宴賦是歸雁
- 雷霆常間作,風雨時往還。 -- 出自唐·韓垂·題金山
- 不學常流爭進取,卻憂門有二臺司。 -- 出自唐·孫元晏·齊·王僧虔
- 謝客常游處,層巒枕碧溪。 -- 出自唐·湯洙·登云梯
- 見《常州志》)萬蘊千牌次碧牙,縹箋金字間明霞。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楊女常將花月恨,并作可憐人。 -- 出自唐·越溪楊女·春日
- 淡然常有怡,與物固無瑕。 -- 出自唐·吳筠·高士詠·黔婁先生
- 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 -- 出自唐·吳筠·高士詠·原憲
- 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 -- 出自唐·鐘離權·題長安酒肆壁三絕句
- 門風常有蕙蘭馨,鼎族家傳霸國名。 -- 出自唐·張辭·上鹽城令述德詩
- 云雨常陪勝會,笙歌慣逐閑游。 -- 出自唐·尹鶚·何滿子·云雨常陪勝會
- 何如常對松巖老,萬事悠悠付一 -- 出自元·許有壬·鷓鴣天 次韻李沁州寄酒
- 恨尋常會面,當年無分,三千余里,此地相逢。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壽同館虎賁百夫長鄧仁甫
- 疏狂常與世情乖。 -- 出自元·許有壬·木蘭花慢 秦淮,次湯碧山教授韻
- 親病常憂懼,身奇解弟兄。 -- 出自元·王逢·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
- 器成常靜體無傾。 -- 出自元·王吉昌·風入松·乾坤營魄煉陽精
- 悟真常、靈明妙用,越驪珠、獨耀深淵。 -- 出自元·王吉昌·綠頭鴨·貌幽玄
- 至無常,有滿*金玉,救護無方。 -- 出自元·王吉昌·瑤臺第一層·暑往寒來
- 今古常情,多強侮弱。 -- 出自元·王吉昌·解愁
- 人心常許依清靜。 -- 出自元·王哲·漁家傲·跳出凡籠尋性命
- 因甚常眠黑鬼房。 -- 出自元·王哲·瑞鷓鴣·今朝細細問朱郎
- 卯酉常從子午,申庚聚、用坎迎離。 -- 出自元·王哲·滿庭芳 修行
- 日日常開方便門,慧照生靈炷。 -- 出自元·王哲·卜算子 妙覺寺僧索
- 走玉常催,飛金每促,更兼愁惱緊纏綿。 -- 出自元·王哲·綠頭鴨·嘆平生
- 竹攜常杖柱,侍自在、逍遙鐘呂。 -- 出自元·王哲·月中仙 自詠
- 道念常如相見悟,天元覺了死生超。 -- 出自元·劉處玄·望蓬萊·周亭去
- 霞輝常照體,何掛礙。 -- 出自元·劉處玄·感皇恩·道釋與儒門
- 性燈常照燭。 -- 出自元·王處一·歸朝歡·四大圓光攢一簇
- 圣真常照燭。 -- 出自元·王處一·歸朝歡·無限神光常圍簇
- 悟真常。 -- 出自元·王處一·江神子 進道
- 仙花常爛熳,不滅四時榮。 -- 出自元·王處一·滿路花 贈文山周先生
- 玉藏常收無根水。 -- 出自元·王處一·謝師恩 李悟真索
- 時時常*寶瓶香,朝朝每把心田掃。 -- 出自元·王處一·踏云行 贈文登王志明
- 常處常清常靜,休持論、返老童顏。 -- 出自元·王丹桂·滿庭芳·一點靈明
- 況真常道,時時默運玄功,湛然無為,澹然自 -- 出自元·王丹桂·秋霽 繼古韻述懷
- 日用常搜己過,居叢中、莫見他愆。 -- 出自元·王丹桂·滿庭芳 贈魏德純
- 光明常逗遛。 -- 出自元·王丹桂·長思仙 本名長相思 贈平山劉志常、神山劉
- 安閑常要性逍遙,悟其德遠歸真善。 -- 出自元·王丹桂·踏云行 贈楊德遠
- 三田常用鐵牛耕。 -- 出自元·王丹桂·憶王孫·三田常用鐵牛耕
- 風月常親。 -- 出自元·王丹桂·行香子 憶師父訓號白云子,名丹桂,字昌齡
- 四時常伴,草堂風月。 -- 出自元·王丹桂·秦樓月 詠竹
- 念念常歸清靜。 -- 出自元·王丹桂·玉爐三澗雪 贈平州菩薩堂劉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