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常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戶外屨貧虛自滿,樽中酒賤亦常空。 -- 出自宋·王安石·送李質(zhì)夫之陜府
- 古老相傳見來久,歲年雖變貌常新。 -- 出自唐·劉禹錫·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
- 環(huán)回不得不差失,所以歲時無常豐。 -- 出自宋·歐陽修·答楊辟喜雨長句
- 口含鋒刃疾風(fēng)雨,毒腸不滿疑常饑。 -- 出自宋·歐陽修·答朱寀捕蝗詩
- 地靈川秀草木稠,郁郁佳氣蒸常浮。 -- 出自宋·歐陽修·葛氏鼎
- 十載歸來鬢未凋,玳簪珠履見常僚。 -- 出自唐·溫庭筠·寄河南杜少尹
- 生名師命其姓劉,自少軒輊非常儔。 -- 出自唐·韓愈·劉生詩
- 乘時陰黑止我屋,聲勢慷慨非常粗。 -- 出自唐·韓愈·射訓(xùn)狐
- 已是無聊,不如歸去,賞心樂事常難濟(jì)。 -- 出自明·唐寅·踏莎行 閨情
- 四月江南農(nóng)事興,漚麻浸谷有常程。 -- 出自明·唐寅·江南農(nóng)事圖
- 生滅去來相對代,為君題作有常鐘。 -- 出自宋·范成大·戲題無常鐘二絕
- 一邊載出一邊來,更衣不減尋常數(shù)。 -- 出自唐·王建·宮人斜
- 更和詩篇名最出,時傾杯酒戶常齊。 -- 出自唐·張籍·贈別王侍御赴任陜州司馬
- 知君寶此夸絕代,求之不得心常愛。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寇季膺古刀歌
- 憶昨相逢論久要,顧君哂我輕常調(diào)。 -- 出自唐·高適·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
- 知爾全身護(hù)昆閬,不矜揮尾在常山。 -- 出自唐·李紳·靈蛇見少林寺
- 爭得草堂歸臥去,共君同作太常齋。 -- 出自唐·皮日休·醉中偶作呈魯望
- 井邊蠹李螬苦肥,枝頭飲露蟬常餓。 -- 出自宋·黃庭堅·演雅
- 雨後月前天欲冷,身閑心遠(yuǎn)地常幽。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黃斌老晚游池亭二首
- 門外黃塵不見山,此中草木亦常閑。 -- 出自宋·黃庭堅·題凈因壁二首
- 少年讀書目力耗,老怯燈光睡常早。 -- 出自宋·蘇轍·夜坐
- 南歸閉門萬事了,病臥常多起常少。 -- 出自宋·蘇轍·施崇寧寺馬
- 平生勛業(yè)能自知,腹內(nèi)更有非常書。 -- 出自元·王冕·夏節(jié)士
- 狂客大難兼外監(jiān),方回小得勝常奴。 -- 出自宋·賀鑄·和錢德循書懷
- 拄笏看山猶故態(tài),量船載酒異常年。 -- 出自宋·賀鑄·留別彥上人
- 白鶴已飛泉自涌,青龍無跡洞常寒。 -- 出自宋·曾鞏·靈巖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
- 總無奇異處,只是天然,冷淡尋常舊家計。 -- 出自宋·朱敦儒·洞仙歌·今年生日
- 半生圖利圖名,閑中細(xì)算,十件常輸九。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勞勞亭
- 暖風(fēng)入煙花漠漠,白人梳洗尋常薄。 -- 出自唐·徐凝·白人
- 得非物產(chǎn)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 出自明·劉基·題群龍圖
- 龜年,莫停歌拍,怕舉頭皓魄不常圓。 -- 出自清·陳維崧·歌筵感舊
- 轉(zhuǎn)枕挑燈候曉雞,相君應(yīng)嘆太常妻。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太常寺宿齋有寄
- 魯觀書云方在候,潁川家慶非常。 -- 出自宋·無名氏·臨江仙·魯觀書云方在候
- 成耨禮,三事并卿尹,執(zhí)耒有經(jīng)常。 -- 出自宋·無名氏·十二時/憶少年
- 人才政事所急者,此間伊呂何常管。 -- 出自宋·無名氏·題石魚
- 冰姿素艷,自然天賦,品格真殊常別。 -- 出自宋·無名氏·?馬索
- 疑是蕊珠開夕宴,結(jié)成珠帳待常娥。 -- 出自宋·無名氏·義試詩·葡萄月
- 行哉使君負(fù)膽氣,蜀道雖險心常輕。 -- 出自宋·梅堯臣·送韓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 賀君有意事清簡,太守亦鄙尋常為。 -- 出自宋·梅堯臣·韓宗彥寺丞通判鄧州
- 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達(dá)觀師聞蟬
- 嘗聞穿山食此物,此物既大非常兇。 -- 出自宋·梅堯臣·赤蟻辭送楊叔武廣南招安
- 舉家食粥焉用怪,但愿漉酒巾常存。 -- 出自宋·梅堯臣·杜挺之新得知州將出京遺予薪芻豆
- 水流東海月西海,各去雖殊意常在。 -- 出自宋·梅堯臣·將離宣城寄吳正仲
- 兩鬢雪霜為小諫,六街泥雨趁常參。 -- 出自宋·王禹偁·再授小諫偶書所懷
- 伴夜月銀箏鳳閑,暖東風(fēng)繡被常慳。 -- 出自元·關(guān)漢卿·【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
- 竹徑有時風(fēng)為掃,柴門無事日常關(guān)。 -- 出自唐·朱慶馀·歸故園
- 從來又說,春臺登覽,人意多同,常是惜、春過了。 -- 出自宋·晁補(bǔ)之·洞仙歌·花恨月惱
- 此邦一年不榖食,賣魚取錢當(dāng)常職。 -- 出自宋·晁補(bǔ)之·五丈渠
-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 出自宋·晁補(bǔ)之·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
- 西掖北扉終須到,且嘲風(fēng)詠月常相謔。 -- 出自宋·趙長卿·賀新郎·世諦人多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