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常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凌風傲雪冷幾時,翠色不改常清奇。 -- 出自宋·白玉蟾·畫中眾仙歌
- 遣懷把酒自酌月,無事捲簾常看山。 -- 出自宋·白玉蟾·陪王仙卿登樓
- 高人今居筆架山,蒼煙冥濛常風寒。 -- 出自宋·白玉蟾·挹爽
- 何當點開眾生眼,大千世界常光明。 -- 出自宋·白玉蟾·贈崧菴造墨
- 天雞一聲金闕啟,龍顏有喜常先睹。 -- 出自明·劉基·贈杜安道
- 閑吟定后更何事,石上松枝常有風。 -- 出自唐·權德輿·棲霞寺云居室
- 南史編年著盛名,東朝侍講常虛佇。 -- 出自唐·權德輿·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
- 堪嗟嘆,人身不識,自恁苦無常。 -- 出自宋·無名氏·滿庭芳·昨日花開
- 不如早悟,金銀過斗,難免無常。 -- 出自宋·無名氏·滿庭芳·昨日花開
- 豆粥萍齏,膾羹鱗脯,湖海人常折簡招。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冰壑平生
- 百花休恨開晚,奈韶華瞬息,常放教先。 -- 出自宋·無名氏·錦堂春/錦堂春慢
- 漸覺一日,濃如一日,不比尋常。 -- 出自宋·無名氏·轉調賀圣朝/賀圣朝
- 我時小卻避其銳,風愁雨怛常娥羞。 -- 出自宋·梅堯臣·寄維陽許待制
- 問公可憶羊叔子,雖在軍中常緩帶而輕裘,寄聲千里能信不。 -- 出自宋·梅堯臣·寄維陽許待制
- 兒孫誦習且盈耳,客來休論常山蛇。 -- 出自宋·梅堯臣·寄題知儀州太保蒲中書齋
- 其形方廣盈尺間,造化施工常不沒。 -- 出自宋·梅堯臣·詠歐陽永叔文石硯屏二首
- 方夸玉兔未詠此,依約似畏常娥猜。 -- 出自宋·梅堯臣·賦永叔家白鸚鵡雜言
- 須臾斷滅不復見,唯有明月常當空。 -- 出自宋·梅堯臣·高車再過謝永叔內翰
- 飛烏欲下蟾生時,斜光冷魄常相隨。 -- 出自宋·梅堯臣·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軒
- 慈父享年七十九,四人稚子常相逐。 -- 出自宋·邵雍·又一首
- 不知寒暑與朝暮,車輪馬跡常轔轔。 -- 出自宋·邵雍·長安道路作
- 誰云憂找大於山,亦是人間常式事。 -- 出自宋·邵雍·鮮歡吟
- 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 -- 出自宋·晁補之·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眼
- 火維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 出自宋·晁補之·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
- 任你塵囂滿眼前,定慧圓明常自在。 -- 出自宋·張伯端·采珠歌
- 中年患別多作別,早日諱窮常得窮。 -- 出自宋·陳師道·五子相送至湖陵
- 而今又客東風里,渾不似尋常。 -- 出自宋·趙長卿·眼兒媚·當年策馬過錢塘
- 終為巍巍大儒宗,可是錄錄常流士。 -- 出自宋·陳著·行路易送陳晟謀仕
- 試運金*,撥開朦膜,眸子尋常見。 -- 出自元·姬翼·金童捧露盤
- 正因恩厚心先醉,不待君王常滿杯。 -- 出自宋·宋祁·和晏太尉三月十三日錫慶院二首
- 九州一身恨自惜,使我顏色常鮮歡。 -- 出自宋·張耒·行路難
- 有錢買酒醉鄰畔,終日數口常在目。 -- 出自宋·張耒·江南曲
- 皇天雨露自有時,爾恨秋成常不早。 -- 出自宋·張耒·和晁應之憫農
- 一盜揚聲集市人,我憐市人常苦貧。 -- 出自宋·張耒·八盜
- 無言桃李終默默,得勢泥涂常浩浩。 -- 出自宋·張耒·長安仲春二首
- 徐子行年過五十,衣不披體常苦饑。 -- 出自宋·張耒·冬懷二首
- 論思獻納乃其職,況公之意常在民。 -- 出自宋·張耒·送翟公巽赴中書舍人
- 達人遇境貴不惑,世有尤物常難得。 -- 出自宋·張耒·再和馬圖
- 空庭落葉乍開合,十月苦寒常倒垂。 -- 出自唐·李頎·愛敬寺古藤歌
- 洄溪正在此山里,乳水松膏常灌田。 -- 出自唐·元結·說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華縣)
- 不知生時竟何謂,略不參類常木然。 -- 出自宋·王令·八檜圖
- 亭前行跡不破草,亭下野鳥常喧啾。 -- 出自宋·王令·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
-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區有意常能宣。 -- 出自宋·毛滂·登聞鼓詩
- 墨香紙滑霜兔勁,明窗妙意常空圓。 -- 出自宋·毛滂·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君扁舟攜詩見臨次韻
- 棣萼青春自一門,璇題白日常三接。 -- 出自宋·毛滂·呈蔡內翰
- 是耶非耶莽誰識,喬林石廟常秋色。 -- 出自宋·韓元吉·檢詳出示所賦陳季陵戶部巫山圖詩仰窺高作嘆
- 豈無一人似神女,忍使黛蛾常不伸。 -- 出自唐·鮑溶·章華宮行
- 轉腕摧鋒增崛崎,秋毫繭紙常相隨。 -- 出自唐·朱逵·懷素上人草書歌
- 念昔與君伯仲游,江翁梅老常接跡。 -- 出自宋·韓維·答貢甫酌騏驥池上見詒
- 楊群好古天下無,自信獨與常人殊。 -- 出自宋·韓維·又和楊之美家琵琶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