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在第9個字的詩句
布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秋水觀,環繞滔滔瀑布。 -- 出自宋·章謙亨·摸魚兒·想先生
- 為蕭易成叢,滋蔓或布地。 -- 出自宋·衛宗武·和野渡家園雜興
- 望春彌柳際,流紅水布,暖谷天晴。 -- 出自宋·陳允平·八聲甘州·兩臺簾對卷
- 門前楊柳青,春風啼布谷。 -- 出自宋·陳允平·采桑行
- 羊祜折臂為三公,英布之相黥而王。 -- 出自宋·黎廷瑞·飲酒樂
- 香爐紫煙合,燦若金布地。 -- 出自宋·董嗣杲·重約游山
- 淮海三年客,山林一布衣。 -- 出自宋·董嗣杲·逢林舜舉
- 鶴仙業已成陳跡,瀑布聲中隱劍痕。 -- 出自宋·熊禾·石壁泉
- 英華粲發,聊將文教布龍藩。 -- 出自宋·胡德芳·水調歌/水調
- 羅生密葉交綠蔓,欲布清陰垂紫蕤。 -- 出自唐·崔元翰·雜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自生藤,感其得地因
- 蘋洲須覺池沼俗,苧布直勝羅紈輕。 -- 出自唐·張文規·吳興三絕
- 方其未達時,眇然一布韋。 -- 出自宋·王炎·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
- 應近嵩陽宿,潛聞瀑布聲。 -- 出自唐·鄭巢·送人赴舉
- 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 -- 出自唐·劉得仁·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
- 樹向寒山得,人從瀑布來。 -- 出自唐·劉得仁·題邵公禪院
- 野路正風雪,還鄉猶布衣。 -- 出自唐·儲嗣宗·送人歸故園
- 長日林中臥,風枝落布衾。 -- 出自唐·潘緯·夏日溪堂
- 何必天臺寺,幽禪瀑布房。 -- 出自唐·黃滔·題道成上人院
- 早晚搖輕拂,重歸瀑布中。 -- 出自唐·裴說·寄僧尚顏
- 嚴徐共待金門詔,愿布堯言賀萬家。 -- 出自唐·徐鉉·和元宗元日大雪登樓
- 合國諸卿相,皆曾著布衣。 -- 出自唐·尚顏·與王嵩隱
- 空惆悵,負清泉白石,布襪行纏。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次張孟功韻
- 萬一回天眷,均裁大布衣。 -- 出自元·王逢·送太常奉禮郎劉仲庸以二宮命使南省織金段龍
- 無形道體,運陽光、密布通微恢鄂。 -- 出自元·侯善淵·酹江月
- 老石苔衣凈,深山瀑布寒。 -- 出自宋·張弋·送胡道士歸康廬
- 輦下新朝服,山中老布衣。 -- 出自清·方文·會試榜發,久不得報,有懷同社諸子
- 宛丘之下為封部,宣布皇恩槐襦袴。 -- 出自宋·田錫·進瑞雪歌
- 青倪中開秀廬岳,瀑布灑入千峰寒。 -- 出自明·徐禎卿·唐生將卜筑桃花塢謀家無貲貽書見讓寄此解嘲
- 豈若高蹈身不與,裹布羹蔬藉溫美。 -- 出自宋·張镃·簡虞子建
- 橋南水北來還往,露布詩篇不必封。 -- 出自宋·張镃·次韻酬鄭唐老見寄
- 薄薄酒,勝齋蔬,粗粗布,勝無襦。 -- 出自宋·敖陶孫·續薄薄酒
- 又說廬山去,閑看瀑布來。 -- 出自宋·趙師秀·送倪道士之廬山
- 蠶月人家閉,春山瀑布多。 -- 出自宋·趙師秀·德安道中
- 夕陽岸上行枯葉,瀑布巖前聽拆冰。 -- 出自宋·趙師秀·送奭上人抄化
- 秀喦曰異哉,我本起布韋。 -- 出自宋·劉宰·送李季喦歸蜀
- 詩社尊黃發,侯門薄布衣。 -- 出自宋·樂雷發·道中逢老儒由蜀出
- 公袞殊相念,奇書寄布衣。 -- 出自宋·陳起·安晚先生送自贊太上感應篇帙首御題諸惡莫作
- 才憐金作屋,俄驚粟布地。 -- 出自宋·羅與之·桂花爛熳一夕敗於風雨呼僮落英以供香事戲作
- 歸到石橋日,應看瀑布吟。 -- 出自宋·王镃·送默然上人歸天臺
- 千人針變萬人坑,尺布何能召五丁。 -- 出自·馬一浮·千人針
- 詩人細評品,價出瀑布上。 -- 出自宋·孔武仲·三峽橋
- 昆侖西北星連海,瀑布高低漢倒流。 -- 出自明·汪道昆·九龍潭
- 高城哀柝兵戈側,短布單衣雨雪邊。 -- 出自清·朱士稚·臘月
- 懷錐不遇粵途窮,露布飛傳蜀道通。 -- 出自近代·黃興·致譚人鳳
- 賣藥偏成隱,相逢但布衣。 -- 出自明·王恭·梅江送林澤中還嶼南
- 院接石橋住,門臨瀑布開。 -- 出自宋·曹汝弼·贈僧
- 元佑升平超治古,誕布人文化寰宇。 -- 出自宋·陳棣·讀豫章集成柏梁體
- 巖面郡樓前,巖崖瀑布懸。 -- 出自宋·陳瞻·題朝陽巖
- 邂逅逢名世,如何尚布衣。 -- 出自宋·度正·昨蒙謂卿機宜學士佳章寵寄謹依元韻酬謝乞幸
- 臧獲修時事,分衣缺布紗。 -- 出自宋·方回·暑中閒詠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