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在第2個字的詩句
巾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角巾藜杖經行處,知在云山第幾重。 -- 出自宋·曾鞏·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
- 羅巾挹損殘妝。 -- 出自宋·朱敦儒·清平樂·多寒易雨
- 欹巾望歸雁,伏檻聽新雷。 -- 出自宋·司馬光·山中早春
- 欹巾曲檻過鳴雨,苾步斜陽到塔棱。 -- 出自明·湯顯祖·前廣昌令胡君仲合白塔小飲
- 易巾果所宜,夢與形骸真。 -- 出自明·湯顯祖·赴帥生夢作(有序)
- 鹿巾藜杖葛衣輕,雨歇池邊晚吹清。 -- 出自唐·韋莊·雨霽池上作呈侯學士
- 山巾篸筍皮。 -- 出自南北·庾信·入道士館詩
- 葛巾久乖角。 -- 出自南北·庾信·示封中錄詩 二
- 頭巾掩面畏人識,以刀代牛誰與同。 -- 出自唐·戴叔倫·女耕田行
- 整巾起曳策,喜非車馬客。 -- 出自唐·權德輿·臥病喜惠上人、李煉師、茅處士見訪,因以贈
- 解巾州主簿,捧檄不辭遙。 -- 出自唐·權德輿·送岳州溫錄事赴任
- 角巾華發忽自遂,命服金龜君更與。 -- 出自唐·權德輿·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
- 脫巾花下醉,洗藥月前歸。 -- 出自唐·錢起·憶山中寄舊友
- 角巾高枕向晴山,頌簡庭空不用關。 -- 出自唐·錢起·題張藍田訟堂
- 葛巾不整倩人扶。 -- 出自宋·無名氏·定風波·痛飲形骸騎蹇驢
- 頭巾帶。 -- 出自宋·無名氏·結帶巾
- 幅巾聊去檢,不作楚人狂。 -- 出自宋·梅堯臣·同諸韓及孫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 青巾艑上郎,漆鬢顏如玉。 -- 出自宋·梅堯臣·寄光化退居李晉卿
- 葛巾蠟屐未能著,空羨青蒼重復重。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孫侔鴈蕩二首
- 葛巾輕服約登步,蔥{榷木換月}冷淘夸甚滫。 -- 出自宋·梅堯臣·至靈壁鎮於許供奉處得杜挺之書及詩
- 瓶巾過江去,遠托故人船。 -- 出自宋·梅堯臣·送叔昭上人附施屯田還宣城
- {左巾右祭}縷作翠柳,意先新陽生。 -- 出自宋·梅堯臣·和立春
- 綸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風。 -- 出自宋·晁補之·臨江仙·常記河陽花縣里
- 葛巾傾泛瀲,蠟屐上嵚嶇。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八弟西園課經二首二
- 練巾已堪岸,藜杖始一攜。 -- 出自宋·朱翌·告春亭詩
- 綸巾古貌塵寰表。 -- 出自宋·陳著·真珠簾·綸巾古貌塵寰表
- 角巾臨晚歲,拙語寄西風。 -- 出自宋·陳著·次前韻與舅氏竺九成求芋
- 羅巾今在手,日得隨妾身。 -- 出自唐·聶夷中·相和歌辭·雜怨三首
- 岸巾晝日聊相對,坐聽凝笳出繚垣。 -- 出自宋·宋祁·秋日射堂寓目呈應之
- 仙巾雨墊愁懷路,素壁塵凝憶問詩。 -- 出自宋·宋祁·送長兄游隨陽
- 幅巾會作淮南叟,白發相收一釣船。 -- 出自宋·張耒·離宿州后寄兄弟
- 角巾從倒側,疏懶欲如何。 -- 出自宋·張耒·夏日十二首
- 幅巾望寒山,長嘯對高柳。 -- 出自唐·李頎·裴尹東溪別業
- 搖巾北林夕,把菊東山秋。 -- 出自唐·李頎·寄萬齊融
- 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 -- 出自唐·李頎·不調歸東川別業
- 朝巾暮櫛不自省,老皮皴皺文縱橫。 -- 出自唐·薛逢·老去也
- 脫巾草坐踏地歌,花影落酒生紅波。 -- 出自宋·王令·快哉行呈諸友兼簡仲美
- 綸巾一幅無人識,勝業門前聽午鐘。 -- 出自宋·陳與義·衡岳道中
- 紗巾竹杖過荒陂,滿面東風二月時。 -- 出自宋·陳與義·寓居劉倉廨中晚步過鄭倉臺上
- 綸巾古鶴氅,日暮槲林間。 -- 出自宋·陳與義·洛頭書事
- 綸巾老子無遠策,長作東西南北客。 -- 出自宋·陳與義·欲離均陽而雨不止書八句寄何子應
- 幅巾朝帝罷,杖策去官忙。 -- 出自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 頭巾漉酒臨黃菊,手板支頤向白云。 -- 出自唐·雍陶·寄永樂殷堯藩明府
- 舊巾墊角風流在,何許杉篁暮雨時。 -- 出自宋·毛滂·郭別駕秋日行縣奉寄一首
- 角巾斜飄鬢毛出,筆墨顛倒衫袖烏。 -- 出自宋·劉過·寄竹隱先生孫應時
- 綸巾羽扇容與,爭看列仙儒。 -- 出自宋·張孝祥·水調歌頭·隆中三顧客
- 脫巾掛壁將書枕。 -- 出自宋·張炎·漁家傲·門掩新陰孤館靜
- 脫巾偏招相國,逢竹便認吾家。 -- 出自唐·包佶·顧著作宅賦詩
- 幅巾短褐對江云,閑把群經自計論。 -- 出自唐·朱長文·答人見慶除博士
- 綸巾不可戀,鶴版下關東。 -- 出自宋·夏竦·留題友人郊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