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巾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象簡豈同青竹杖,廌冠爭勝白綸巾。 -- 出自宋·魏野·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
- 空余樽酒追隨地,同社凄涼淚滿巾。 -- 出自宋·韓元吉·挽知泰州宋公大夫詞
- 霜清三港追隨地,丹旐飄然淚滿巾。 -- 出自宋·韓元吉·王中奉漢老挽詞
- 天長路遠何時到,側身望兮涕沾巾。 -- 出自宋·劉過·多景樓醉歌
- 應逢墊角諸生笑,欲效林宗卻整巾。 -- 出自宋·劉過·過無錫見李元德祭酒
- 虬髭蝟鬢虎精神,大袖披披二尺巾。 -- 出自宋·劉過·贈趙道卿
- 一局殘棋了項秦,五湖西子白綸巾。 -- 出自明·袁宏道·淮陰侯祠(淮陰云:“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江郭早須騎馬出,旋呼稚子覓頭巾。 -- 出自明·袁宏道·久雪忽晴喜而有作
- 彩衣幾度醉江濱,今日重來淚滿巾。 -- 出自唐·朱長文·秋月乘興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長橋夜泊南岸旦游
- 男兒多少酬恩地,不欲東風淚滿巾。 -- 出自宋·夏竦·送人之淮西
- 微吟疏笑見真野,昔之靖節今冠巾。 -- 出自宋·韓維·答和鄰幾元夕圣俞及予過之
- 未回山簡池頭馬,空愧陶公頂上巾。 -- 出自宋·韓維·觀音精舍期鄰幾未至
- 知君未放狂心歇,興在陶公漉酒巾。 -- 出自宋·韓維·寄致仕李洵大夫
- 百圳黃香十月春,東籬佳節誤陶巾。 -- 出自宋·蘇泂·庭前菊
- 沒固無聊生亦爾,忍令行路獨沾巾。 -- 出自宋·蘇泂·悼剡姊
- 最憶蔣陵西曲路,春風相伴兩烏巾。 -- 出自宋·蘇泂·所憶
- 晴妍已有溪村興,牛下柴車或可巾。 -- 出自宋·方岳·元日
- 月滿長汀晚沐新,一涼猶下耐冠巾。 -- 出自宋·方岳·次韻鄭省倉
- 雨過苔磯片月新,黃琉璃簟岸綸巾。 -- 出自宋·方岳·次韻鄭省倉
- 老農具榻茅茨底,準擬先生欲岸巾。 -- 出自宋·方岳·行田
- 紅酣紫膩不勝春,肯上先生墊角巾。 -- 出自宋·方岳·胡登仕送花
- 稽答信死罪,慚報亦有以:昔歲黃巾沸,偶式鄭公里;豈期姜桂性,遽攖魑魅忌;青天大白日,橫注射工矢。 -- 出自清·梁啟超·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
- 病中憂恐莫能測,起坐無語涕滿巾。 -- 出自宋·蘇洵·自尤
- 溪山蕭散青芒履,風月夷猶烏角巾。 -- 出自宋·真山民·閒居漫賦
- 星辰晝下尚書履,風日晴宜進士巾。 -- 出自明·李東陽·十九日恩榮宴席上作
- 角逐名場今已久,依然一幅舊儒巾。 -- 出自清·李鴻章·赴試途中有感
- 豪家但知貴錦被,陋巷誰復傳案巾? -- 出自清·曾國藩·題唐本說文本部應莫朗亭孝廉
- 河上紛紛皆折角,不如一一是黃巾。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郭林宗
- 關山萬里遠征人,一望關山淚滿巾。 -- 出自唐·柳中庸·涼州曲二首
- 莫恨流星墮渭濱,出師未捷已沾巾。 -- 出自明·高啟·讀史十首 孔明
- 顧我婆娑徒悵望,柴車霜雪未堪巾。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郭帥和楊使者張茶馬溪莊詩
- 何妨戲作蜂腰句,要看時宜折上巾。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郭帥和楊使者張茶馬溪莊詩
- 我久飄零本憔悴,為君今日恨輪巾。 -- 出自宋·晁說之·落花學義山
- 敗軍污蔑誰哀念,敢謂勤渠問解巾。 -- 出自宋·晁說之·奉楊公近蒙答四六狀極為精麗
- 舉軍追恨成何事,可笑將軍走解巾。 -- 出自宋·晁說之·請休致後閑書
- 至今七夕後二日,康家送女紛紅巾。 -- 出自宋·晁說之·楊班湫神恩加廣應公以其誥祭之
- 五百里程陪搭斛,四千錢費各沾巾。 -- 出自宋·徐元杰·送郡守
- 恨不來為清夜飲,月中香露濕烏巾。 -- 出自宋·劉克莊·梅花
- 可憐樵唱并菱曲,不逢御手與龍巾。 -- 出自宋·劉克莊·最高樓·周郎後
- 已把朝冠掛神武,終身一幅華陽巾。 -- 出自宋·劉克莊·三和
- 翁與梅花即主賓,月中縞袂對烏巾。 -- 出自宋·劉克莊·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
- 老覺為僧差省事,韓公何必強冠巾。 -- 出自宋·劉克莊·再和宿囊山三首
- 臨歧但祝俱黃發,莫把華簪換角巾。 -- 出自宋·劉克莊·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
- 直氣雄辭俱已矣,西風懷友一沾巾。 -- 出自宋·劉克莊·哭趙百微少蓬二首
- 官吏但知行白簡,壯丁多去入紅巾。 -- 出自宋·劉克莊·喜仲晦除江西憲二首
- 公卿各趁黃麾仗,賓客誰看烏角巾。 -- 出自宋·劉克莊·戊午元日二首
- 暮歸尚有清狂態,亂插山花滿角巾。 -- 出自宋·劉克莊·上巳
- 此去青油煩檄筆,向來赤壁要綸巾。 -- 出自宋·劉克莊·送林子敬粹武昌
- 繡裳蟬冕叢憂愧,得似先生折角巾。 -- 出自宋·劉克莊·癸丑記顏
- 惟應喚醒茅檐叟,長駕柴車戴幅巾。 -- 出自宋·劉克莊·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