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巾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山屐已教休泛蠟,柴車從此不須巾。 -- 出自明·唐寅·和石田先生落花詩(二十首)
- 馳驅京國罨頭塵,襤褸衣衫墊角巾。 -- 出自明·唐寅·漫興(十首)
- 青青百草云臺春,煙駕霓衣白角巾。 -- 出自唐·韓翃·贈別華陰道士
- 南過猿聲一逐臣,回看秋草淚沾巾。 -- 出自唐·韓翃·送客貶五溪
- 興罷歸來還對酌,茅檐掛著紫荷巾。 -- 出自唐·韓翃·又題張逸人園林
- 少婦比來多遠望,應知蟢子上羅巾。 -- 出自唐·韓翃·送襄垣王君歸南陽別墅
- 避濕違寒不出門,一冬未省正冠巾。 -- 出自宋·范成大·親戚小集
- 新年社甕鵝黃滿,勝醉田頭紫領巾。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同年楊廷秀使君寄題石湖
- 抖擻軒裳一哄塵,任教空翠滴烏巾。 -- 出自宋·范成大·香山
- 裹章束帶朝還暮,慚愧青鞋紫領巾。 -- 出自宋·范成大·晚步北園
- 重譯知書自貴珍,一生心愧蹋鴟巾。 -- 出自宋·范成大·蹋鴟巾
- 愁逢雜路尋車轍,賴有高林出酒巾。 -- 出自宋·周邦彥·楚村道中
- 椒漿湛湛桂座新,一雙長箭系紅巾。 -- 出自唐·王建·賽神曲
- 西去茫茫問歸路,關河漸近淚盈巾。 -- 出自唐·劉長卿·鄖上送韋司士歸上都舊業(司士即鄭公之孫,
- 沅水悠悠湘水春,臨歧南望一沾巾。 -- 出自唐·劉長卿·送劉萱之道州謁崔大夫
- 憐君此去未得意,陌上愁看淚滿巾。 -- 出自唐·劉長卿·送馬秀才落第歸江南
- 風竹自吟遙入磬,雨花隨淚共沾巾。 -- 出自唐·劉長卿·題靈祐和尚故居
- 何幸暮年方有后,舉家相對卻沾巾。 -- 出自唐·劉長卿·戲題贈二小男
- 夜讀程嬰存趙事,一回惆悵一沾巾。 -- 出自宋·文天祥·無錫
- 清邊堂上老將軍,南望天家雨濕巾。 -- 出自宋·文天祥·議糾合兩淮復興
- 湘浦更聞猿夜嘯,斷腸無淚可沾巾。 -- 出自唐·李紳·至潭州聞猿
- 嘆息光陰催白發,莫悲風月獨沾巾。 -- 出自唐·李紳·建元寺
- 高歌猶愛思歸引,醉語惟夸漉酒巾。 -- 出自唐·盧綸·無題
- 世外為交不是親,醉吟俱岸白綸巾。 -- 出自唐·皮日休·潤卿魯望寒夜見訪,各惜其志,遂成一絕
- 范丹出後塵生釜,郭泰歸來雨墊巾。 -- 出自宋·黃庭堅·孫不愚索飲九日酒已盡戲答一篇
- 安得田園可溫飽,長拋簪紱裹頭巾。 -- 出自宋·黃庭堅·同韻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二首
- 年年獻壽須歡喜,白發黃花映角巾。 -- 出自宋·黃庭堅·同韻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二首
- 寒光欲漲紅螺面,爛醉從歌白鷺巾。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伯氏謝安石塘蓮花酒
- 盈盤紫蟹千卮酒,添得臨岐淚滿巾。 -- 出自唐·羅隱·東歸
- 魏明未死虛留意,莊叟雖生酌滿巾。 -- 出自唐·羅隱·北邙山
- 琵琶洲遠江村闊,回首征途淚滿巾。 -- 出自唐·羅隱·干越亭
- 原上荻花飄素發,道傍菰葉碎羅巾。 -- 出自唐·羅隱·漂母冢
- 從此恩深轉難報,夕陽衰草淚沾巾。 -- 出自唐·羅隱·經張舍人舊居(一題作河中經故翰林張舍人所
- 朔雪胡沙試此身,青羅便面紫狐巾。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相送使胡
- 年來馮脫烏皮幾,客去時干漉酒巾。 -- 出自宋·蘇轍·題杜介供奉熙熙堂
- 聽誦長江近章句,喜逢澄觀已冠巾。 -- 出自宋·蘇轍·張惕山人即昔所謂惠思師也余舊識之於京師忽
- 青史世家它日事,新阡宿草倍沾巾。 -- 出自宋·蘇轍·王仲儀尚書挽詞
- 白石岡頭聞杜宇,對他人墓亦沾巾。 -- 出自宋·戴復古·清明感傷
- 勾鐮插腰背負薪,白頭半岸烏葛巾。 -- 出自元·王冕·過山家
- 嬌小溫柔播六親,蘭姨瓊姊各沾巾。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85
- 可須樽酒平生約,長望西州淚滿巾。 -- 出自宋·賀鑄·寓泊金陵尋王荊公陳跡
- 最宜靈運登山屐,不負淵明漉酒巾。 -- 出自宋·曾鞏·游天章寺
- 尊前忽聽當時曲,側帽停杯淚滿巾。 -- 出自宋·朱敦儒·鷓鴣天·唱得梨園絕代聲
- 更兼馬阮當朝,高劉作鎮,犬豕包巾幘。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宏光
- 會須筑室臨清洛,相與攜筇戴葛巾。 -- 出自宋·司馬光·長安送李堯夫同年
- 長竿短艇入煙雨,放歌酣飲欹烏巾。 -- 出自宋·司馬光·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感
- 寂寞階前見此君,繞欄吟罷卻沾巾。 -- 出自唐·韋莊·新栽竹
- 明日五更孤店月,醉醒何處淚沾巾。 -- 出自唐·韋莊·東陽酒家贈別二絕句
- 相看又見歲華新,依舊楊朱拭淚巾。 -- 出自唐·韋莊·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 多謝青云好知己,莫教歸去重沾巾。 -- 出自唐·韋莊·投寄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