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川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高公炳群宿,大論傾長川。 -- 出自宋·韓維·次韻答和樂道侍讀給事
- 筑室清江西畔,巧占一川佳處,剩士日追游。 -- 出自宋·向子諲·水調歌頭·飄飄任公子
- 上觀云飛鳥,下看魚泳川。 -- 出自宋·包恢·酬袁守方秋崖遺寶帶橋詩以雇我老非題柱客
- 同時辭北極,共載入西川。 -- 出自宋·蘇泂·與趙監簿
- 誤觸紫清帝,謫下漢山川。 -- 出自宋·葛長庚·水調歌頭·誤觸紫清帝
- 到頭新歲月,行腳舊山川。 -- 出自宋·方岳·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 亂蟬鳴古柳,獨鶴下遙川。 -- 出自宋·方岳·寄魯山兄
- 樓臺對起,闌干重憑,山川自古。 -- 出自宋·施岳·水龍吟·翠鰲涌出滄溟
- 馬上過秋色,舟中到錦川。 -- 出自唐·姚合·送友人游蜀
- 醉艷酣千朵,愁紅思一川。 -- 出自唐·姚合·和李補闕曲江看蓮花
- 陽和潛發蕩寒陰,便使川原景象新。 -- 出自唐·姚合·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
- 風沙移道路,仆馬識山川。 -- 出自唐·姚合·送李琮歸靈州覲省
- 我夢何曾應,看君渡浐川。 -- 出自唐·姚合·送裴中丞赴華州
- 便遠揚名,名揚遠,出秦川。 -- 出自元·馬鈺·*心香 謝興平縣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學道
- 今生相應前生約,訪秦川。 -- 出自元·馬鈺·系云腰
- 岷峨最先見,晴光厭西川。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
- 岷峨最先見,睛光厭西川。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
- 今君吾鄉秀,固已見西川。 -- 出自宋·蘇洵·送任師中任清江
- 今君吾鄉秀,固已見四川。 -- 出自宋·蘇洵·送任師中任清江
- 空虛走雷霆,雨電晦九川。 -- 出自宋·蘇洵·題閻立本畫水官
- 一林燈影稀還見,十里川光澹欲無。 -- 出自明·李東陽·盧溝曉月
- 典禮煩咨岳,為舟億濟川。 -- 出自明·李東陽·胡忠安公挽詩(四十韻)
- 莫歸復相值,相從下平川。 -- 出自宋·并敘·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
- 片云低遠樹,晴日照斜川。 -- 出自明·憨山大師·舟行
- 不知腸斷夢,空繞幾山川。 -- 出自唐·柳中庸·秋怨
- 西流入羌郡,東下向秦川。 -- 出自唐·沈佺期·隴頭水
- 朝日斂紅煙,垂竿向綠川。 -- 出自唐·沈佺期·樂府雜曲·鼓吹曲辭·釣竿篇
- 崔昔揮宸翰,蘇嘗濟巨川。 -- 出自唐·沈佺期·哭蘇眉州崔司業二公
- 歲時宜楚俗,耆舊在襄川。 -- 出自唐·沈佺期·少游荊湘因有是題
- 積氣沖長島,浮光溢大川。 -- 出自唐·沈佺期·早發平昌(一作昌平)島
- 活計窮桑苧,枯腸老玉川。 -- 出自宋·劉克莊·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 若非古沂水,亦是小斜川。 -- 出自宋·劉克莊·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
- 亦嘗紬石室,終莫續銅川。 -- 出自宋·劉克莊·擷陽阡二首
- 斯文恃砥柱,諸老隨游川。 -- 出自宋·劉克莊·警齋侍郎舟和放翁五言過獎衰朽且示雄文二編
- 守曹參法曾傳髓,效玉川詩亦奪胎。 -- 出自宋·劉克莊·挽盧氏子考功
- 居常哂觸蠻,安肯分濟川。 -- 出自宋·劉克莊·警齋侍郎和放翁與茶山五言寄余次韻一首
- 古人高妙處,不過覽山川。 -- 出自宋·劉克莊·送陳霆之官連州
- 精博昔騎省,奇逸今師川。 -- 出自宋·劉克莊·再和仲晦監簿
- 氈毳分伊水,旌旗濕汴川。 -- 出自宋·徐璣·傳胡報二十韻
- 國似傅東魯,名能躐潁川。 -- 出自宋·徐璣·送太守傅尚書易鎮當涂二十韻
- 詩酒今彭澤,山林昔輞川。 -- 出自宋·曾幾·挽向伯恭侍郎三首
- 尚念吾鼻祖,永懷舊山川。 -- 出自宋·曾幾·次折仲古避寇潯州韻
- 帝將還二府,人已哭三川。 -- 出自宋·文同·正肅吳公挽詩二首
- 斷燒侵高壘,微陽入晚川。 -- 出自宋·文同·登邠州城樓
- 暑氣沉晚樹,晴光滿遙川。 -- 出自宋·文同·二里溪濯足
- 行將佩守符,復爾趨洋川。 -- 出自宋·文同·夏日閑書墨君堂壁二首
- 膰肉倘愛禮,豈遽涉汶川。 -- 出自宋·周必大·曾季飲少卿安序堂次朱希真韻
- 學得種芝法,疑君今稚川。 -- 出自宋·洪咨夔·老人賦鄭醫芝隱樓敬次韻
- 夕氣生遠嶼,倦懷寄平川。 -- 出自宋·洪咨夔·山行紀事
- 焚香長誦罷,風雨響山川。 -- 出自宋·洪咨夔·讀書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