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崔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一舉使君三大白,奈何胸次郁崔嵬。 -- 出自宋·項安世·秋日陪使君飲章華臺
- 當代衣冠今寂寞,百年丘隴自崔嵬。 -- 出自宋·張嵲·寄題清孝庵
- 扁舟一笑凌浩渺,瘦筇結伴登崔嵬。 -- 出自宋·朱槔·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 詩書邀我忽半世,車轂前卻連崔嵬。 -- 出自宋·朱槔·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 伯仲之間竹與梅,魏姚聲價浪崔嵬。 -- 出自宋·陳傅良·蓮花
- 城外城中雪半開,遠峰依舊玉崔嵬。 -- 出自宋·章甫·郡圃殘雪
- 姑惡聲催雨不來,暑云空際只崔嵬。 -- 出自宋·張镃·靈源精舍小憩舊名龍泉有古井極甘洌
- 畏途攙空薄側掌,要離孤冢空崔嵬。 -- 出自宋·敖陶孫·長歌行
- 身自蓬萊頂上來,彩云深處見崔嵬。 -- 出自宋·劉宰·賦陳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
- 黃卷無端作睡媒,火云萬朵郁崔嵬。 -- 出自宋·林景熙·納涼
- 睡蛇未死驚起來,風吹野服冠崔嵬。 -- 出自宋·艾性夫·題陳摶題壁圖
- 按節波神逆水來,魚龍掀舞斗崔嵬。 -- 出自宋·艾性夫·觀潮
- 醉投青山上九曲,吳王故宮壓崔嵬。 -- 出自宋·孔武仲·次韻蘇翰林西山詩
- 未解驂龍追渺莽,何妨乘蹇歷崔嵬。 -- 出自宋·孔武仲·發王務二首
- 一自祥符禋祀后,太平頂上最崔巍。 -- 出自宋·查道·登岱
- 風卷岡頭似怒雷,曉來驅我上崔嵬。 -- 出自宋·陳杰·勸農同幕皆預即事四絕
- 惟余荒磎入煙霧,曾載轍跡行崔嵬。 -- 出自宋·陳杰·蘇東坡西山詩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覽愴然
- 舟逆急湍分寸上,奇峰細得看崔嵬。 -- 出自宋·陳宓·游武夷
- 自從天地開辟來,溪水清駛山崔嵬。 -- 出自宋·陳文蔚·右溪道中偶作
- 猗嗟東南俗脆弱,獨有閩嶺高崔嵬。 -- 出自宋·陳文蔚·送趙進臣持閩憲節
- 深恨盤礴千萬丈,寸土不受雙崔嵬。 -- 出自宋·程卓·游金焦二山
- 還有南山會人意,晚舟相對碧崔嵬。 -- 出自宋·戴表元·江村遇九日
- 經義字說蠱場屋,格天之閣高崔嵬。 -- 出自宋·方回·聞笛嘆
- 傍柳一橋相掩映,隔林雙塔共崔嵬。 -- 出自宋·方回·煙雨樓
- 二百年來拜遺像,堂堂直氣尚崔嵬。 -- 出自宋·方回·謁東坡祠
- 說詩命酒花當開,焉用舍是登崔嵬。 -- 出自宋·方回·離婺源過古薦注口張村三渡遂登五嶺
- 玉節攢蒼煙浩渺,群山裂翠壁崔嵬。 -- 出自宋·郭賁·登太山
- 默坐香爐煙起伏,喜聞靈洞石崔嵬。 -- 出自宋·黃榦·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 西望先生舊釣臺,無窮山色鎖崔嵬。 -- 出自宋·金履祥·題富陽嚴先生祠耕春堂
- 山到金盆共繞回,勢高群岫獨崔嵬。 -- 出自宋·金履祥·洞山十詠·高石巖
- 何年此峰獨飛來,群山讓秀中崔嵬。 -- 出自宋·李處權·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飛來峰
- 業廣惟勤今汝畫,覆簣不止須崔嵬。 -- 出自宋·李復·依韻和南子強
- 沙飛客眼展不盡,雉樓向我爭崔嵬。 -- 出自宋·李若水·開德天王臺詩
- 上方一目盡千里,勞筋未暇窮崔嵬。 -- 出自宋·李庭·游廣勝寺東巖
- 緩□笙歌下樓去,涼州重聽徹崔嵬。 -- 出自宋·林宗放·北樓次韻
- 老子暮年行腳倦,只宜窗裹看崔嵬。 -- 出自宋·陸文圭·絕句二首寄紹堂求巧石
- 忽然一片黑模糊,失鵒萬丈青崔鬼。 -- 出自宋·陸文圭·題立齋不礙云山亭
- 江漢西南萬里來,雙流合處聳崔巍。 -- 出自宋·彭天益·大別山
- 路有陰夷休跌蕩,山無今古只崔嵬。 -- 出自宋·錢厚·登玲瓏山賦呈章冠叟俞安伸陳安世
- 山空寂寥醫不來,蚍蜉大樹空崔嵬。 -- 出自宋·釋寶曇·書四祖大醫巖
- 要識先生真實地,龍門浪里碧崔嵬。 -- 出自宋·釋崇岳·題金山郭璞墓
- 舍利無端應念來,浮圖平地擁崔嵬。 -- 出自宋·釋道生·題長干塔
- 握不成團撥不開,德云幾度下崔嵬。 -- 出自宋·釋道印·頌古八首
- 一步一蓮隨寶足,人間天上獨崔嵬。 -- 出自宋·釋鼎需·偈二十首
- 激起硯池些子水,洗光幕阜翠崔嵬。 -- 出自宋·釋慧開·偈頌八十七首
- 雨過云凝曉半開,數峰如畫碧崔嵬。 -- 出自宋·釋重顯·道貴如愚
- 兔角龜毛眼里栽,鐵山當面勢崔嵬。 -- 出自宋·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 上苑玉池方解凍,湖光瀲滟映崔嵬。 -- 出自宋·釋祖先·偈頌四十二首
- 我愛巾山去復回,城中平地起崔嵬。 -- 出自宋·舒岳祥·戲述任翻詩句酬儲梅癯見和之作
- 吳晉豪華冷劫灰,竺乾金剎壓崔鬼。 -- 出自宋·宋無·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