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崔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掛名省壁定顯赫,續(xù)取科第仍崔嵬。 -- 出自宋·強至·送裴光世赴舉
- 茅屋關(guān)心句突兀,藜羹不糝胸崔嵬。 -- 出自宋·吳則禮·懷子蒼
- 楚翠亭邊花正開,道鄉(xiāng)臺下石崔嵬。 -- 出自宋·張栻·仲春有懷
- 龍化當(dāng)年去不回,空余古洞出崔巍。 -- 出自宋·李處全·蛻龍洞
- 秀嶺奇峰接釣臺,烏龍直馮更崔嵬。 -- 出自宋·呂希純·烏龍寺
- 秋霜何草不玄黃,蜀山戍削青崔嵬。 -- 出自宋·李廌·題郭功甫詩卷
- 昔年章圣奉玄寂,離宮萬堵臨崔嵬。 -- 出自宋·李廌·崇福宮
- 衹作文章希屈馬,不將門戶敵崔盧。 -- 出自宋·王灼·次韻答張乃直
- 崔嵬。 -- 出自宋·李彌遜·游龍?zhí)?/a>
- 文采至今獨未泯,耳孫氣象何崔嵬。 -- 出自宋·林季仲·謝李端明惠李翰林集
- 一醉劇談非為爾,自澆胸次有崔巍。 -- 出自宋·胡寅·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
- 一徑緣云徹一臺,玉樓銀闕冠崔嵬。 -- 出自宋·王之望·題上清宮
- 胸次如公無滯念,時時只合眺崔嵬。 -- 出自宋·姜特立·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豁望
- 紫禁晨曦拂曉開,南山秀色郁崔嵬。 -- 出自宋·李洪·初陪扈從
- 拔地千林俱秀潤,擎天一柱最崔嵬。 -- 出自宋·樓鑰·游洞霄宮
- 雪堂先生萬人敵,議論磊落心崔嵬。 -- 出自宋·樓鑰·次韻東坡武昌西山詩
- 胸中先自無塵埃,到此更覺心崔嵬。 -- 出自宋·樓鑰·石門洞
- 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 -- 出自宋·趙蕃·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
- 小休危亭帶曲折,未盡高塔當(dāng)崔嵬。 -- 出自宋·趙蕃·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
- 驟雨翻空何自來,飛流濺沫洗崔嵬。 -- 出自宋·趙蕃·雨中同曹尉王儦巖二首
- 作箋搜乞累朋友,往往猶吾嘆崔子。 -- 出自宋·趙蕃·近乏筆托二張求之于市殊不堪也作長句以資一
- 憑高所歷故已下,得君更覺爭崔嵬。 -- 出自宋·趙蕃·明日同數(shù)公復(fù)登山忽聞履聲乃審知也攜和詩三
- 孤潮夜卷四頭來,海門推出冰崔嵬。 -- 出自宋·葉適·月波樓
- 水骨苔痕洞穴開,龍騰波涌碧崔嵬。 -- 出自宋·曹彥約·次韻趙俞宣德石博山香臺
- 今茲送言暫相別,詩規(guī)筆誨紛崔嵬。 -- 出自宋·薛師石·送趙幾道赴臺州錄事
- 司馬家兒持酒杯,天星亦下澆崔嵬。 -- 出自宋·周文璞·金陵懷古六首
- 赤城醮盟三月齋,青云有梯攀崔嵬,星冠禹步旋斗魁。 -- 出自宋·程公許·寄謝碧云張高士
- 猿不聞呼僧已歸,翠煙依舊鎖崔嵬。 -- 出自宋·周端臣·靈隱山前即事
- 石磴斜蹊下水隈,玉虹噴雪掛崔嵬。 -- 出自宋·王柏·題山橋十首
- 上馬休憐翁矍鑠,酌罍聊賦彼崔嵬。 -- 出自宋·李曾伯·登湘南樓和方孚若韻
- 此桃種在清虛處,不斷塵埃笑崔護(hù)。 -- 出自宋·曾原郕·游金精次韻
- 小桃朱戶,題詩在否,尚憶去年崔護(hù)。 -- 出自宋·洪瑹·永遇樂·歌雪徘徊
- 須信中邊甜似蜜,吟詩未足報崔嵬。 -- 出自宋·王義山·甘露堂
- 一片荒碑立翠苔,空余基址郁崔嵬。 -- 出自宋·姚勉·南臺
- 西竺峰飛小朵來,閑僧曾共倚崔嵬。 -- 出自宋·陳允平·冷泉亭
- 似情多、何曾荀倩,便夢斷、不為崔徽。 -- 出自宋·尹濟翁·玉蝴蝶·幾許暮春清思
- 道逢明復(fù)與守道,拊肩攜手歌崔嵬。 -- 出自宋·王奕·和元遺山太山古句
- 帝命元臣選外臺,南州聲望久崔嵬。 -- 出自宋·蒲壽宬·送擇齋先生徐大監(jiān)赴建倉
- 滿眼秋光無盡意,三峰萬古碧崔嵬。 -- 出自宋·柴元彪·秋日江郎道中
- 好夢驚回頻輾轉(zhuǎn),壯心平盡復(fù)崔嵬。 -- 出自宋·黎廷瑞·淮南聞雁呈何復(fù)初同年
- 十姓胡中第六胡,文章官職勝崔盧。 -- 出自·***·盧發(fā)
- 別有朱門春澹蕩,不妨芝火翠崔嵬。 -- 出自唐·陳去疾·元夕京城和歐陽袞
- 子明龍駕騰九垓,陵陽相對空崔嵬。 -- 出自唐·霍總·郡樓望九華歌
- 千載三吳有高跡,虎丘山翠益崔嵬。 -- 出自唐·黃滔·寄蔣先輩在蘇州
- 城繞青峰錦繡圍,仙樓十二競崔嵬。 -- 出自元·梁寅·登吳山
- 更說甚悲歡,從教白首,心事付崔櫓。 -- 出自元·張伯淳·摸魚兒 次韻抱瓷
- 灰撒江河濤澎湃,骨落青山峰崔巍。 -- 出自當(dāng)代·現(xiàn)代無名·滿江紅 天安門詩抄
- 晦之子望俱命世,麒麟頭角爭崔崷。 -- 出自宋·石介·寄李縵仲淵
- 自矜萬頃臨一杯,涌起雪浪吞崔嵬。 -- 出自宋·項安世·有感
- 屈賈詞悲變弁凱,齊梁格靡陷崔綏。 -- 出自宋·項安世·又用韻酬贈潘楊二首